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加扎拉战役——隆美尔的杰作
微尘

加扎拉战役——隆美尔的杰作

1942年5月26日至6月21日

“只有在沙漠中,战前从理论上学到的装甲战原则才能得到充分应用和深入发展。只有在沙漠中,大规模的装甲部队才能进行真正的坦克战。”——埃尔温·隆美尔

广袤开阔的空间和稀少的居民区,一直赋予了沙漠战争独特的特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意大利利比亚沿海沙漠地区展开的战役,对于那些信奉坦克作战和闪电战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这些战役提供了施展机动作战的机会,以及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之间近乎纯粹形式的协同作战。正是在这个战场上,埃尔温·隆美尔,这位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之一,赢得了他作为装甲战胜利者的赫赫威名。

1942年5月26日至6月14日,在利比亚东部加扎拉以南地区进行的这场战役至关重要,因为这是隆美尔对英国第八集团军取得的最伟大胜利。他率领的德国非洲军团,联合大量意大利部队,与英国、英联邦及盟军部队交战,并决定性地击败了对手,而这些部队当时正盘踞在雷区后方坚固的防御阵地中。此外,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兵力、坦克数量和火炮数量上都略占优势。如果不是因为正统战术要求进攻方需具备3:1的优势(这正是蒙哥马利6个月后在阿拉曼进攻隆美尔之前所要求的条件),这一点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从这个角度来看,隆美尔的胜利简直堪称奇迹。然而,也应该记住,这场胜利几乎失之交臂,而且在战役的危急关头,有12个小时的时间里,隆美尔甚至考虑过投降。

英军的计划

对于隆美尔来说,英国第八集团军绝非易与之辈。该集团军不仅在1940年末和1941年初战胜过意大利军队,而且在1941年末的“十字军行动”中,还将战线过长的德国非洲军团击退至阿盖拉。1942年5月,由于在1月被隆美尔的迂回包抄战术逼退,第八集团军部署在托布鲁克(由其第2南非师驻守)周围。然而,隆美尔在加扎拉防线看似精心规划的防御工事面前被迫停下了脚步。从海岸向南延伸至比尔哈凯姆要塞,近60英里长的雷区(被称为“雷区沼泽”)旨在保护第八集团军的沙漠侧翼不被包围。

第八集团军约有10万人,其主力部队集中在各个“防御箱”中,这些“防御箱”是由步兵和炮兵组成的独立据点。在北部,有第1南非师,接着是英国第50(诺森伯兰)师,一直延伸到阵地中部的西迪穆夫塔防御箱。由约瑟夫·皮埃尔·科尼格少将指挥的一支旅级规模的自由法国部队驻守在比尔哈凯姆,然而,这两个防御箱之间20英里的雷区沼泽却没有炮兵掩护。

此外,英国指挥官尼尔·里奇中将忘记了早期沙漠战争的教训。他的前任指挥官之一,理查德·奥康纳爵士中将,曾认识到在自己和敌人之间保持一支深入的侦察部队的必要性,而里奇却几乎把所有步兵都部署在了前线。他的坦克部队,第1装甲师和著名的第7装甲师(“沙漠之鼠”),被部署在主阵地右后方不远处,但它们并没有很好地融入防御体系,也无法与其他兵种进行最有效的协同作战。尽管中东地区总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爵士将军(大家都称他为“奥克”)进行了改革,但情况依然如此。

“十字军行动”虽然最终取得了成功,但也证明了将装甲部队和步兵分别编组在不同师级单位的做法缺乏灵活性,因此奥金莱克将它们拆分成了自给自足的旅级战斗群,并配备了自己的工兵和支援炮兵。到加扎拉战役开始时,至少从理论上讲,一个装甲师由一个装甲旅和两个摩托化步兵旅级战斗群组成,其意图是效仿德国成功的战术,将装甲部队和反坦克武器结合起来。

然而,第八集团军缺乏有效的战术理论来指挥这些新型部队,步兵和装甲部队只能各自为战。里奇缺乏想象力的部署,与笨拙的指挥结构如出一辙。他将特里格卡普佐公路以北的区域划归第十三军管辖,由威廉(“严厉的人”)·戈特中将指挥。在这条线以南是第三十军,由威洛比·诺里男爵中将指挥,他既要指挥防御箱内的部队,又要指挥两个装甲师,这种安排并不理想,而且部队部署分散,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奥金莱克主张将装甲部队集中在代号为“骑士桥”的防御箱周围,但里奇没有采纳这一建议。两位英国指挥官都意识到,隆美尔很可能会从第八集团军的左翼或沙漠侧翼进行迂回包抄,但他们预计隆美尔会沿着特里格卡普佐公路进攻他们阵地的中部。

德军的计划

德军的进攻代号为“忒修斯行动”。正如隆美尔元帅在5月1日的作战命令中所阐述的那样,他的计划是彻底摧毁当面之敌,并随后占领托布鲁克。1941年,这座要塞曾抵挡住了德军长达8个月的围攻,而夺取它对于隆美尔进攻埃及的宏大计划至关重要。轴心国部队约有9万人,包括561辆坦克,不过其中228辆是意大利制造的,英国人称之为“移动棺材”。隆美尔的333辆德国坦克,即“ Panzerkampfwagen”(PzKw,意为“装甲战斗车辆”),包括220辆三号坦克,其余大部分是装备短管火炮的四号坦克,这些火炮在支援步兵方面更为有效。

此外,还有这两种型号的升级版,被称为“特殊型”,其长75毫米的火炮使它们具有更强的穿透力,但在战役开始时,隆美尔只有4辆四号坦克“特殊型”和14辆三号坦克“特殊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德军在装甲方面并没有人们常认为的那种决定性的质量优势。英军在装甲数量上拥有巨大优势——849辆坦克——尽管其中只有167辆是美国制造的新型M3“格兰特”坦克,这种坦克装备了一门75毫米火炮,性能优于三号坦克。

在沙漠战争中,空中作战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德国空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是隆美尔的直接上级,他敏锐地意识到必须为非洲装甲集团军提供汽油、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指挥对马耳他岛发动了密集的轰炸行动,马耳他是英国的一个岛屿基地,对轴心国从那不勒斯到的黎波里的补给线构成了威胁。轰炸的结果让凯塞林在4月11日过早地宣称:“马耳他作为一个海军基地,已无需再考虑。

”在加扎拉战役前夕,运抵隆美尔部队的补给大幅增加。1942年1月,非洲军团接收了6万吨燃料;到4月,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5万吨。此外,5月26日,凯塞林能够调集约260架飞机来支援隆美尔的进攻。而英国沙漠空军只能集结190架飞机,而且事实证明,其装备的美国制造的P-40“小鹰”战斗机和霍克“飓风”战斗机,性能不如新型的梅塞施密特Bf 109F战斗机。因此,在整个战役期间,德军能够保持相当大的空中优势。

战役的开局

5月26日下午,隆美尔发起了进攻。由路德维希·克鲁威尔中将指挥的克鲁威尔战斗群(克鲁威尔本人曾是非洲军团的指挥官),由第十军和第二十一军下辖的四个意大利步兵师组成,进攻了特里格卡普佐公路以北的英国和南非军队阵地。这是一次佯攻,目的是让敌人误以为克鲁威尔的部队是主要进攻方向。

事实上,隆美尔已经率领1万辆车辆向东南方向进发。大约晚上9点,根据预先约定的暗号“威尼斯”,隆美尔指挥部队绕过了第八集团军的南部侧翼。在迂回行动的内侧,依次是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摩托化师、阿里埃特装甲师,然后是德国的机动部队:第21装甲师、第15装甲师,以及在最右翼的第90轻装师。第90轻装师携带了飞机螺旋桨,以制造更多的尘土,让英国人误以为他们也是一支坦克部队。

5月27日早上6点30分,阿里埃特装甲师突然袭击了毫无防备的印度第3摩托化旅,尽管一开始受到了一些抵抗,但在第21装甲师几辆坦克的支援下,印度第3摩托化旅被击溃。一小时后,第90轻装师与第7摩托化旅(第7非洲师的一部分)遭遇,该旅本应与第22装甲旅的156辆坦克协同作战,但由于步兵和装甲部队没有一起训练,协同作战根本没有实现。在北部,第32陆军坦克旅的进攻遭到了德国装甲部队的侧翼攻击,在70辆“玛蒂尔达”和“瓦伦丁”步兵坦克中,只有20辆在这次攻击中幸存下来。

6月5日下午,德军发起了反击,由第21装甲师和阿里埃特装甲师从北部,第15装甲师从南部实施钳形攻势。当晚,梅瑟维少将的指挥部再次被攻占,印度部队的指挥和控制完全陷入混乱;第22装甲旅无法提供任何支援,因为它已经撤回到营地过夜。该旅也遭受了重创,损失了60辆坦克。第二天,第15装甲师穿过比尔哈马德,切断了英军的退路:3100名俘虏、96门火炮和37门反坦克炮落入德军手中。第八集团军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巡洋坦克(从300辆减少到132辆),70辆步兵支援坦克中损失了50辆。隆美尔对局势的评估是,里奇错过了在第21装甲师前方形成一个“施韦尔punkt”(进攻的关键点)的绝佳机会。

英军在一个方面确实取得了成功,那就是对德军补给线的袭击。6月8日,在南非装甲车和侦察部队的支援下,英国皇家第8坦克团的四个部队攻占了意大利的阵地。同一天,第2步枪旅的一支步兵纵队摧毁了40多辆卡车、4辆坦克和7门火炮。尽管这些行动很重要,但与遏制隆美尔所需的行动相比,它们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骚扰。由于倒霉的英军进攻被彻底击退,隆美尔得以将注意力转向消灭比尔弗拉希姆孤立无援的自由法国部队。

比尔哈凯姆的危机

从6月2日到6月9日,德军对比尔哈凯姆阵地发动了1300次空袭,仅最后一天就有120次。隆美尔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因为他认为比尔哈凯姆精心准备的据点“几乎能抵御空袭和炮击”。6月6日,有效的地面进攻开始了,就在隆美尔从“大锅”中突围的那天,德军两次在坦克支援下的步兵进攻都被击退。6月8日,第90轻装师和的里雅斯特师,联合第15装甲师,并在容克斯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猛烈攻击支援下,终于开始突破这个阵地——隆美尔称其为“我身边的刺”。第二天的进攻过后,仅在一个防守营的阵地前就留下了250名轴心国士兵的尸体。但到6月9日结束时,科尼格清楚地意识到比尔哈凯姆再也守不住了。

尽管如此,隆美尔还是不愿意用坦克强攻这个阵地,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会遭受重大损失。6月11日,科尼格策划了一次突围行动,最终只有500人落入德军手中,不过装备损失惨重。自由法国部队如此坚定地坚守阵地,为他们的盟军赢得了时间。现在能否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呢?尽管隆美尔已经迂回包抄了第八集团军的侧翼,但对英国人来说,并非一切都已失去。他们仍然占据着一个坚固的防御阵地,从原来加扎拉防线的北部延伸,沿着特里格卡普佐公路,从“骑士桥”防御箱向东延伸20多英里,一直到西迪雷杰兹。

这个阵地进行了纵深防御,后方还有托布鲁克的守军,不过关键的是,自六个月前收复托布鲁克以来,该镇的防御工事一直没有得到修复。此外,德国非洲军团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其兵力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一些步兵单位甚至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德军有160辆坦克,意大利军有70辆坦克,不过轴心国的炮兵几乎完好无损,而且由于缴获了大量英军火炮并分发给各部队,其炮兵力量还得到了增强。

战役的结束

对于战役的下一阶段,隆美尔决心故技重施。他再次打算彻底消灭敌人。6月11日下午,第90轻装师向南移动,在埃尔阿德姆以南7英里处扎营过夜,而第15装甲师则跟进到纳杜雷特埃尔贝舍瓦斯克。英军的新计划是,由第2装甲旅和第4装甲旅向东南方向突破,进攻比尔埃勒古比,这样当第15装甲师进攻埃尔阿德姆时,他们就能从侧翼攻击该师。但6月12日,当英军装甲部队还在集结时,就遭到了第21装甲师和阿里埃特装甲师从北部的攻击,以及第15装甲师从南部的反击。尽管第22装甲旅前来支援,但还是被德国坦克重创。其他装甲旅随后被包围并被歼灭。虽然具体数字不确定,但似乎在6月12日上午,英军大约还有250辆巡洋坦克和80辆步兵坦克;到第二天,这些数字分别减少到了50辆和30辆,第4装甲旅只剩下15辆坦克,第2和第22装甲旅加起来也只有50辆坦克。

6月12日,奥金莱克从开罗飞往前线,从里奇手中接过了直接指挥权,但他为时已晚,无法挽回局势。对第八集团军有利的几乎唯一因素是德军极度疲惫,到6月13日晚些时候,德军的进攻开始动摇。加扎拉防线已经无法坚守。奥金莱克制定了一项新的防御计划,以阿克罗玛为中心,防止托布鲁克被攻占,而这条防线以西的第八集团军部队实际上被抛弃给了敌人。

6月14日晚,原防线北部的南非部队沿着巴尔比亚大道撤往托布鲁克。第50(诺森伯兰)师的部分部队实际上突破了当面的意大利军队,穿过沙漠,逃到了埃及。对于其余的英军部队来说,托布鲁克只是一个虚幻的避难所。他们混乱地撤到了一个没有得到维护、无法进行有效防御的阵地。与前一年守军坚守了8个月的情况不同,这次的形势证明是无法挽回的,到6月21日,托布鲁克沦陷。大约3.5万名英国和英联邦军队(包括1.3万多名南非人)被俘,同时被缴获的还有大量火炮、弹药,尤其是对德国非洲军团的持续机动作战至关重要的燃料。

战役之后

隆美尔的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尽管在5月29日,这场战役几乎失败,而且他本人也曾准备投降,但隆美尔还是成功扭转了局势,给第八集团军造成了其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他在6月21日发出的信号体现了他的指挥风格:“致非洲装甲集团军的全体部队……托布鲁克要塞已经投降。所有部队将重新集结,准备进一步推进。”五天后,他抵达了阿拉曼,这是埃及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1942年夏天是隆美尔在北非军事生涯的巅峰时期。他自己总结了英国人无法击败他的原因,他问道:“如果你让敌人一个接一个地击溃你的部队,那么拥有总体优势又有什么好处呢?你的敌人能够在单个行动中,在决定性的地点集中优势兵力。”这就是他所奉行的战争的本质:闪电战。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