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新来的关系户工资比我高一倍,我愤怒辞职,一年后公司却因她倒闭
清风明月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我叫周意,在星辉传媒已经工作了整整六年。还记得刚入职时,公司只有一间破旧的办公室,十来个人挤在一起办公。那时候,连空调都是我们自己掏钱买的,每个人出一点,安装费还是我找朋友打折才省下不少。

六年来,公司每一个重大项目,都离不开我的付出。去年那个为某知名品牌做的营销方案,连续熬了一周的夜才赶出来,最后创造了两千万的营收。

再比如上个月刚上线的短视频账号,从选题策划到剪辑制作,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现在粉丝都二十万了,公司准备重点运营这个账号。

可以说,公司从当初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年营收破亿的规模,我付出的心血数不胜数。

就连刘总都说过:"周意就是我们公司的活字典,什么都懂,关键时刻顶得上五个人用。"

然而,这些付出似乎在新人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周哥,这个策划案我实在写不出来,能帮我改改吗?"胡晓莹又一次站在我工位旁,涂着鲜艳指甲油的手指不停地敲着我的桌子。

"现在在忙年度大项目,要不你先自己试试?"我努力压制住内心的不耐烦。

"可是下班时间快到了嘛~"她撅着嘴,"我今晚约了闺蜜吃饭,必须准时走的。再说了,你经验这么丰富,改起来肯定很快的。"

我抬头看了眼时间,才下午四点。这已经是这周第五次帮她改方案了。作为一个入职仅三个月的新人,胡晓莹的工作态度和能力都令人担忧。

前两天客户会议,她竟然就因为"化妆花了太长时间"迟到了半小时。可她总能用撒娇和示弱的方式获得同事们的帮助,仿佛这些工作天生就该由别人代劳。

"好吧,发给我吧。"我叹了口气。每次看到她那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就觉得一阵烦躁,但碍于同事情面,还是得帮忙。

那天下午,一个意外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周哥,帮我去财务拿一下工资单呗,我在开会。"胡晓莹发来微信。

我走进财务室,小张递给我一叠文件:"周哥,这是晓莹的工资单和报销单据。对了,这个月的团建费用明细表,还是麻烦你帮忙整理一下。"

"好。"我习惯性地应承下来。六年来,但凡公司里有点麻烦事,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我。

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张纸从文件夹里滑落。当我弯腰捡起时,那个刺眼的数字瞬间像一把刀子捅进我的心窝——18,116元。

我的手开始颤抖,眼前一阵发黑。这个数字,比我工作六年的月薪还要高出整整一万块。我,一个陪伴公司走过风风雨雨的老员工,月薪才八千多;而她,一个整天游手好闲、处处需要别人帮忙的新人,居然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

"怎么可能...这特么怎么可能!"我死死攥着那张纸,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六年来无数个加班的深夜,无数次放弃周末和假期,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那些熬夜改方案的辛苦,那些为了项目四处奔波的劳累,那些为了赶工期带病坚持的日子,就这么一文不值?

回到座位,我机械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那个数字。六年来,我从策划、文案到视频制作,样样都要精通。每天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节假日也经常被临时召回处理紧急项目。而我的工资,到现在也才八千出头。

"周哥,方案我看完了,有几个地方还是不太明白。"胡晓莹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抬头看着她精致的妆容和光鲜的穿着,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她能毫不在意地买限量版包包,为什么能每天打车上下班。

"抱歉,我现在有点忙。"我冷淡地回应。

"啊?可是下午就要交稿了..."她露出委屈的表情。

我强压着内心的怒火:"你自己想办法吧。"

看着她失落离开的背影,我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这六年来的工作记录。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02

那天晚上,我一夜未眠。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那个刺眼的数字:18,116。我反复问自己:六年的忠诚和付出,就这么不值一提吗?

第二天一早,我直接推开了总经理刘明远的办公室门。

"刘总,我要跟您谈谈。"我的声音有些发抖,但态度异常坚决。

刘明远正在喝着星巴克,头也不抬地说:"周意啊,什么事这么着急?等我处理完这个邮件。"

"不用等了,"我将手中的工资条重重拍在他桌上,"您能解释一下这个吗?"

刘明远瞥了一眼工资单,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公司的薪酬信息是保密的,你这样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规定。"

我冷笑一声:"您就只看到我违反规定,看不到这其中的不公平吗?我在公司干了六年,事事冲在前面,拿着八千的工资。而胡晓莹呢?入职三个月,天天找人代班,工资却比我高这么多?"

"周意,你要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刘明远放下咖啡杯,一脸不耐烦,"胡晓莹是名校毕业,现在这些优秀的应届生都很抢手,我们必须给出有竞争力的薪资。"

"名校毕业?"我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她的方案每次都要我帮忙改,连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这就是您说的优秀?"

"你这就不懂了吧?人家有潜力啊!"刘明远换上了一副循循善诱的口吻,"再说了,周意,你也是老员工了,应该更懂得体谅公司。现在公司正在发展期,各项支出都很大..."

我打断他的话:"所以就该牺牲我们这些老员工的利益?刘总,我要求涨薪,至少要和胡晓莹持平。"

"涨薪?"刘明远脸色一变,"周意,你要知足。现在这个行情,八千多的工资也不低了。你看看外面,多少人连工作都找不到。"

我感觉一阵天旋地转,这哪里是在和员工谈话,分明是在施舍。六年的付出,在他眼里就这么一文不值?

"刘总,那我申请离职。"我咬着牙说。

"别冲动,"刘明远笑了,那种居高临下的笑容让我觉得恶心,"回去好好冷静冷静,别因为一时想不开就做傻事。"

就在这时,HR主管乔娜推门而入:"刘总,新一批校招生的offer已经..."

看到我在场,她愣了一下,急忙道歉要退出去。

"没事,周意正要走。"刘明远挥了挥手,仿佛在赶一只苍蝇,"记住,薪资的事到此为止。"

我转身离开办公室,却在门外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这些老员工就是不知好歹,当初招他们时工资低,现在反倒成了我们的包袱。"刘明远毫不掩饰地抱怨。

"是啊,现在市场这么好,我们确实应该多招些新人。"乔娜阿谀奉承地说,"像胡晓莹这样的,虽然工资高点,但好歹有背景,将来对公司也有帮助。"

我站在门外,浑身发冷。原来在他们眼中,我们这些老员工不过是可以随意压榨的廉价劳动力,而那些所谓的"优秀应届生",不过是他们攀附权贵的工具。

六年来,我第一次有了想哭的冲动。不是因为受了委屈,而是为自己这么多年的真心付出感到不值。原来我眼中的事业,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场你情我愿的剥削。

03

我其实一直把胡晓莹当做需要帮助的后辈。毕竟在职场起步时,谁都会遇到困难。记得我刚来公司时,也是前辈们手把手地教我,所以我总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那天中午,我去茶水间接水。胡晓莹的座位就在路过的转角处,她去开会了,但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还亮着。

本不该看的,但屏幕上跳动的微信对话框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你去开会了吗?周意那个老实人又帮你改方案了?"

"那当然,我都摸透他的性格了,故意装可怜他就会帮忙,太好骗了![狗头表情]"

"你可以的!这招真绝,平时装傻充愣,有事就撒娇求他帮忙[坏笑]"

我站在那里,手中的水杯差点摔在地上。一种从未有过的耻辱感席卷全身,脸上火辣辣的疼。原来我自以为的关照和提携,在她们眼里竟是如此可笑的愚蠢。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可悲的样子,那些以为是在培养新人的付出,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我踉跄着回到座位,打开了公司的共享文件夹。

这些年,我为公司准备的所有方案、创意、培训资料...统统在里面。现在看来,这些凝聚着我心血的文件,对他们来说,大概也只是一个免费劳动力的工作成果罢了。

我深吸一口气,点击了"全选",然后是"删除"。看着进度条慢慢走完,我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

打开Word,我快速写完辞职信,发送完邮件,我开始收拾办公桌上的物品。那些曾经觉得珍贵的纪念品,现在看起来是多么讽刺,六年的感情,就这样轻易地被割断。

第二天早上,我收到了HR的邮件回复: "收到您的辞职申请,请注意:须赔偿键盘损耗费用50元,须赔偿办公椅磨损费用100元,须补缴社保个人部分..."

看着这些可笑的"费用清单",我反而笑了。这不正印证了他们的嘴脸吗?直到最后一刻,他们关心的依然只是如何从员工身上榨取最后一分钱,我把邮件转发给了劳动监察部门。

04

离职一周后的下午,我正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看书,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打开一看,全是前同事发来的消息。

"周哥,你看朋友圈了吗?胡晓莹做的那个品牌视频火了!"我点开朋友圈,果然看到刘明远和胡晓莹在公司群发了好几条信息:

"恭喜胡晓莹的作品《都市青年的一天》突破500万播放量!这就是我们星辉传媒的实力!"

"感谢公司的信任和栽培,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胡晓莹下面一水的恭喜评论。

我冷笑一声,这个作品的策划案不就是我之前写的吗?甚至连分镜头都是我画好的,她不过是照搬过去而已。

十分钟后,刘明远又发了条朋友圈:"年轻就是有冲劲!短短三个月就创造了公司历史最高播放量,这就是我们要的优秀人才!@胡晓莹"

"刘总过奖了,都是团队的功劳"——胡晓莹回复道。

看到这些虚伪的互捧,我把手机扔到一边,仅仅过了一个小时,手机又开始狂响。

我赶紧打开微博,"星辉传媒抄袭""富太太买流量""数据造假"等词条已经冲上热搜。

一位自媒体博主曝光了胡晓莹的真实身份:某资本大鳄的小姨子,年入千万的富太太,根本不缺工作。她入职星辉传媒,只是为了完成她老公跟她打的赌——证明自己三个月内能在职场上出人头地。

更要命的是,有人发现她这个爆火的视频,不仅抄袭了国外某知名创作者的作品,而且播放量全是买的。甚至在视频的某些画面中,还暗示了一些违法的理财产品广告。

两个小时内,各大平台纷纷下架了星辉传媒的所有内容。合作伙伴纷纷发声明与公司划清界限,股价暴跌,多个大客户要求退款。

刘明远慌忙删除了之前的朋友圈,发了一条官方声明:"对于近期网络上出现的相关言论,本公司将进行详细调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看到这一切,我突然感到一阵轻松。那些曾经以为重要的东西,在时间面前显得如此可笑。我打开微信,给多年的好友王姐发了条消息:"出来喝酒?"

在酒吧里,王姐好奇地问:"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会这样?"

我摇摇头,端起酒杯:"我只是知道,那些靠关系、靠虚假包装起来的东西,终究会在某一天现出原形。"

一个月后,星辉传媒正式宣布破产。听说刘明远和胡晓莹都被立案调查了。而我已经在一家新公司开始了工作,年薪比之前翻了一倍。

坐在新公司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我时常会想起在星辉的那些日子。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够大度,不该因为一个薪资问题就删库跑路。

但在我看来,一个连最基本的公平都无法维护的公司,就像一座建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光鲜亮丽,却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