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可是个大变革之年,延迟退休正式落地实施啦!这一消息可是在社会上掀起了惊涛骇浪,每个人都在关心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尤其是养老金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对于 1969 年出生的男性朋友来说,延迟退休后他们的养老金到底怎么算?又能拿到多少呢?

在延迟退休实施之前,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是 60 岁。但从 2025 年开始,情况就不一样啦!以 1969 年出生的男性为例,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是固定的 60 岁,而是至少为 61 岁 1 个月。就像 1969 年 5 月份出生的男性,他的退休时间变成了 2030 年 7 月,法定退休年龄为 61 岁 2 个月。这退休年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养老金的计算。
很多朋友都好奇,养老金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其实,延迟退休实施后,养老金计算方法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依旧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部分人还有过渡性养老金。不过,延迟退休带来了两个关键变化,一是缴费年限增加,二是养老金计发月数不同。
假设这位 1969 年 5 月出生的男性,工龄达到了 35 年,这意味着他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也就不存在过渡性养老金,他的养老金就只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加而成。

我们再来设定一些具体数据,他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 0.8,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 16 万元,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为 9000 元。至于养老金计发月数,因为人社部还没有公布最新的计发月数表,我们暂且假设 61 岁 2 个月退休按照 62 岁来计算,计发月数为 125 个月。
根据公式,基础养老金 = 9000×(1 + 0.8)÷2×35×1% = 2835 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16 万 ÷125 = 1280 元。那么,他每月能拿到的养老金就是 2835 + 1280 = 4115 元。
人社部还同步出台了弹性退休办法,这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对于这位 1969 年出生的男性来说,他可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或者弹性延迟退休。
如果他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最早可以在 60 岁退休。但这样一来,他的缴费年限就会少 1 年 2 个月,养老金计发月数变为 139 个月。按照这样的变化,他拿到的养老金大概率会低于 4000 元。这就是少缴社保带来的直接影响,虽然提前退休能早点享受生活,但养老金待遇确实会打折扣。

要是他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最晚可以继续延迟 3 年退休,也就是在 64 岁 2 个月退休。到那时,他的工龄能达到 38 年,多了 3 年的缴费时间。按照上述缴费水平,不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能达到 18 万元左右,养老金计发月数也变为 101 个月。最终他拿到的养老金预计能超过 5000 元。这就是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生动体现,多工作几年,养老金待遇明显提升。
从 2025 年延迟退休实施后,1969 年出生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也相应增加。像工龄 35 年的男性,只要缴费水平不是太低,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一般能超过 4000 元。而且,弹性退休政策给了大家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不同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养老金待遇。是选择早点退休享受悠闲时光,还是晚点退休换取更高的养老金,这是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作者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