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在2025年已经悄然走过两个月之际,各国2024年的经济成绩单纷纷出炉。
从数据上看,美国2024年GDP预计超中国10万亿美元,仿佛再次稳固了其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
可令人意外的是,美媒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公然宣称中国才是经济第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美国在名义GDP上遥遥领先,为何国内却一片唱衰?中美经济实力究竟该如何客观比较?

10万亿差额,咋回事?
2024 年,美国 GDP 达到了 29.1 万亿美元,而我国 GDP 约为 18.75 万亿美元。这一对比,差距似乎一目了然,美国比我们高出10万亿美元还多。
多年来,国际上通用GDP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中美在统计方法上一致,都是计入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名义 GDP。

长期以来,美国稳居全球 GDP 榜首,我国则紧随其后,是毫无争议的第二大经济体。
但仅看这 10 万亿的差额,就判定中美经济差距巨大,未免太过草率。
国家发展的关键还得看 GDP 增速,这些年我国经济增速一直在 5% 上下,美国却长期在 2%-3% 徘徊 。

单从增速来讲,要不了多久,我国就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 GDP 的领跑者。过去十年,我国 GDP 实现翻倍,从接近 10 万亿人民币一路飙升至 133 万亿人民币左右,这样的增速,美国望尘莫及。
而且,美国 GDP 的水分那是全球出了名的。用注水的 GDP 和我国相对保守的计算方法作比较,本就不公平。要是从两国商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来看,我国经济规模或许更具优势。

美国GDP,水分知多少?
要弄清楚美国GDP的水分,得先明白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区别。简单来说,名义 GDP 包含经济通货膨胀因素,算出的是账面总产值;实际 GDP 则剔除了通胀影响,是实打实的干货。
全球计算一般采用名义 GDP,水分也就由此而来。美国这些年通胀率居高不下,医疗保健和房地产领域物价飞涨,让普通人苦不堪言。
2023 年,美国年均通胀率超 4%,而我国一直控制在 2%以内。通胀越高,名义GDP 涨得越快,即便实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没增加多少,数字上也显得经济规模变大了。

为了让GDP数字好看,美国在统计上可谓绞尽脑汁。许多信贷消费和金融服务这类非生产性 GDP都被算进去了,可这些并未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不过是资金在不同人群口袋间流转罢了。
美国军费支出也是水分满满,虽算进GDP,却没直接创造财富,军事预算还一涨再涨,给 GDP 总量添了不少水分。
美军采购配件价格离谱,一个小轴承动辄10万美元,上千美金的咖啡在军中屡见不鲜,可这种支出既提升不了民众生活水平,也无法推动经济长远发展。

2020-2021年,美国 GDP 从 21 万亿跳涨到 23 万亿,名义增长率近乎两位数,可当时美国经济惨不忍睹,全靠通胀和大规模财政刺激撑着。
新冠疫情期间,美联储大放水,数万亿美元流入市场,名义 GDP 立马飙升,可这种增长毫无根基,美国经济如今就像个膨胀的大气球,看似庞大,实则空心。所以,对比中美经济,不能只盯着名义 GDP,它包含太多短期波动和虚高因素,无法反映真实经济情况。

在小编看来,美国这种过度依赖通胀和不合理统计拉高GDP的做法,就像是在沙滩上建高楼,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根基不稳。
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比如通胀失控、财政刺激难以为继,这虚假繁荣的泡沫随时可能破裂。而我国一直稳扎稳打,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这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

挤掉水分,公平对比咋做?
GDP虽有水分,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活动规模。不过,它存在自身缺陷,像通胀水平、物价结构不同,各国资金消费侧重点也不一样,仅看名义GDP,就失去了比较的公平性。这时,购买力平价(PPP)就派上用场了。
PPP 的核心很简单,就是看同样的钱在不同国家能买到啥。在美国一杯咖啡 3 美元,在我国20元人民币,通过汇率换算,就能看出民众基本生活水平,能降低单纯按汇率计算 GDP 产生的失真现象。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 PPP 数据,我国购买力平价 GDP 在 2016 年就已超过美国 ,且这几年差距还在逐渐拉大。2023 年,按 PPP 计算,我国 GDP 已是美国的 120% 左右。

从实际购买力看,我国经济规模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我国一向低调,国内报道较少提及这一数据,可它才是真正反映两国经济实力对比的真实数据。
用PPP计算能消除物价差异影响,让GDP对比更公平真实,也就是说我国人民手里的钱比美国人更值钱,货币在本地市场购买力更强,这就是按PPP计算我国 GDP 能超过美国的原因。
但购买力平价也有局限性,它更多考虑国内市场购买力,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活动中,汇率 GDP 地位依旧重要。所以,国家经济对比是综合指标,不能只看GDP或PPP,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不能因一个指标就过度恐慌或骄傲。

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中美之间也有着巨大差异。美国服务业占比大,金融、医疗和法律服务等高附加值行业是经济支柱,但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大量低端制造业外包,如今连高端制造业也在转移,只剩高利润的金融和科技产业,企图借此收割全球。
而我国以制造业和基础建设为根基,全产业链布局完善。疫情期间,美国口罩生产都成难题,我国却能凭借强大制造能力迅速恢复生产,保障国内外供应。

如今,我国在新能源和电动汽车、5G 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成绩斐然,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反观美国,电动汽车领域或许只剩特斯拉。我国在产业链布局上更加全面完善,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在我看来,PPP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去审视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它让我们看到,不能被名义 GDP 的数字所迷惑,实际购买力才是衡量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且,我国在产业结构上的优势,决定了我们在面对各种经济挑战时,有着更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美国若不解决制造业空心化问题,未来经济发展恐将面临更多困境。

结语
名义GDP数字固然重要,但无法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经济实力。美国GDP掺杂不少水分,高通胀和非生产性GDP成分,让名义GDP比较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我国经济增速全球领先,虽名义GDP暂时落后,可实际经济表现已在多方面超越美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光看GDP数字,更要看谁能掌握核心技术,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持续深化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巩固制造业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相信在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必将迈向更高台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4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8%,GDP为29.1万亿美元,那我国呢?
新浪财经 2024-11-04
中美经济对比,为什么还要看名义GDP?
金融界 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