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朱元璋的1首诗很有名气,谁知是照抄别人的,原作者是南宋名将
让梦想起飞42730806

朱元璋的《不惹庵示僧》与南宋名将曲端的《温泉寺》存在相似之处。

朱元璋《不惹庵示僧》详情

诗句解读:“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此句极为豪迈且霸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朱元璋在战争中的赫赫战功以及战争的惨烈程度。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率领军队驰骋沙场,经历无数战斗,宝剑因沾染了众多敌人的鲜血而腥味尚存,展现出他作为军事统帅的强大气场与果敢决绝。“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则刻画了一个场景,在不惹庵中,僧人因不知眼前之人是朱元璋这般的英雄豪杰,只是不停地询问他的姓名,从侧面烘托出朱元璋的身份不凡与气势凌人,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深处对自身成就的一种骄傲与自负。

创作背景:朱元璋在与陈友谅进行鄱阳湖大战并取得胜利后,来到金陵附近的般若寺借宿。当时的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规模浩大的战役,这场战役对他的霸业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或许在他的心中,胜利的喜悦、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等诸多情绪交织。而和尚不识他的身份并询问姓名这一事件,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的导火索,使得他有感而发,挥笔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心境,也借此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与伟大抱负。

曲端《温泉寺》详情

诗句解读:“曾统山西十万兵,腰间宝剑血犹新”,同样有着雄浑的气势。曲端作为南宋名将,统领山西的十万大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腰间的宝剑刚刚经历战斗,血迹尚未干涸,深刻地反映出他在军事生涯中的英勇表现以及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山僧不识英雄客,俣必叨叨问姓名”,这里描绘出他在温泉寺遇到僧人时,僧人因不知他是英雄人物而反复询问姓名的情景,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曲端的英雄形象与独特气质,也隐隐透露出他对自身身份与功绩的一种自信与豪迈之情。

创作背景:曲端奉宋高宗之命,沿嘉陵江北上抗金。在行军途中,路过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的温泉寺。当时南宋正处于与金国的紧张对抗局势之中,曲端肩负着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重任。在这样的征程中,他暂歇于温泉寺,心中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有对自身军事使命的坚定信念。而寺庙中的经历让他有所感触,于是在寺庙崖壁上刻下此诗,既可能是一时的感怀之作,也可能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以及对自身身份的一种宣告。

朱元璋的诗与曲端的诗在整体意境、表述风格以及所塑造的情境方面都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朱元璋或许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创作灵感与曲端的诗作产生了重合;又或许是他曾知晓曲端的诗,并在特定的情境与心境下进行了借鉴与再创作。但无论如何,这两首诗都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有趣的话题,也让我们得以一窥不同时代英雄人物在相似情境下的心境与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