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是每个老人的愿望。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到2023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增加至78.6岁。
可以看到,现在长寿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如果我们假设80岁为长寿,一万人中有多少人能活到80岁?寿命长短与遗传基因有关吗?

一万人中,有多少人能活到80岁?
以2023年的北京市为例,全市常住人口为2185.8万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69.8万人。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北京每一万人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20人。

其实早在1869年,瑞士生物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米歇尔首次从细胞中分离出DNA,人类就已经能够认识到,DNA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美国一研究机构调查了两万多名女性,发现一位母亲如果她能活到90岁以上,那么她的女儿活到90岁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25%。但如果是父亲高寿的话,和女儿并没有太明显的相关性。

所以他们认为基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影响人的寿命,母亲对子女寿命的影响可能略大于父亲,而且这种遗传与线粒体有关。
线粒体是细胞中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它们拥有自己的DNA,并且线粒体DNA只能由母亲传给孩子,这种规律被称为“母系遗传”。

人的寿命长短与基因遗传有关?
为了探寻人类寿命与DNA的关系,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团队专门进行了一项被称为“”DNA甲基化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在DNA甲基化的过程中,随着生物年龄的增长某些特定的基因会受到影响。

他们把研究数据与美国的基因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人类最大的自然寿命大约为38岁,与早期人类的寿命基本符合。在两千年前,受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影响,人类寿命大约为20岁。
但如今我国的平均寿命已过77岁,上海广州北京的平均寿命更高,分别能达到83.63岁,82.68岁,82.51岁。这又是为何?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在增长,但这样的变化跟DNA的关系并不大。实际上,除了遗传与环境,人类寿命会受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机构也认为人的寿命,只有15%才与基因遗传有关,还有7%与气候影响,8%与医疗条件,10%与社会因素,60%与个人方式等条件有关。

哪些人更长寿?
一项对9万多名中老年女性进行10年的调查显示,睡眠时长适中、作息规律的人更长寿。此外,哈佛大学的研究也发现拥有健康睡眠要素,像是每晚睡眠7至8小时,每周入睡困难次数不超过两次等,人整体死亡率较低。

美国一所大学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联合调查了超2.4万的参与者。发现与每天规律三餐的相比,每天只吃一顿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升高83%。

除此之外,运动频率、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会影响着寿命的长短,所以说想要长寿,关键还是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