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俄海军副司令被炸死,普京怒对亲信部门大清洗,别成第二个伊朗
照理拍案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俄海军副司令被炸死,普京动怒,对亲信部门大清洗,别成第二个伊朗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过去的7月初,俄罗斯海军副司令、刚刚被普京亲自提拔不久的米哈伊尔·古德科夫少将,连同他身边的十几名高级军官,在距离莫斯科不算太远的库尔斯克州一个前线指挥所里,被乌克兰的“海马斯”火箭炮一锅端了。这事儿可不得了,创下了俄乌开打以来俄军被干掉将领的最高军衔记录。古德科夫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战功卓著的“俄罗斯英雄”,正负责关键的登陆作战计划。

这次精准打击暴露了俄军好些大窟窿。首先就是情报安全跟筛子似的。人家乌克兰那边连具体坐标都能摸得门儿清,据说里面少不了“内鬼”的影子,再配上北约的卫星、波兰的雷达,甚至是以色列搞出来的那种通过分析社交媒体轨迹锁定目标的系统,才能打得这么准。其次呢,俄军打仗那套老方法也得改改了,高级将领还老往危险的前线跑,本来古德科夫这次去是协调重要攻势的,结果自己成了活靶子。更丢脸的是,乌克兰那边一个挺有名的电报频道,居然行动前一天就差不多预告了这事,俄罗斯自己负责安全的部门愣是没当回事。

这打击地点本身就够让莫斯科心里发毛的——库尔斯克州可是正经的俄罗斯本土腹地,离首都才五百公里。这场景莫名有点眼熟。你想啊,普京之前乘专机视察这个地方的时候,飞机不也差点让无人机给撞上?两件事搁一块看,只能说俄罗斯的安全防线,可能已经被渗透得够呛,里里外外都不让人放心了。

这事儿其实不是孤例,它是乌克兰搞的所谓“斩首战略2.0”计划里最新也最大的一个战果。他们现在学聪明了,就跟过去以色列对付伊朗核科学家和高级指挥官那套一样,专挑你军队指挥系统的关键人物下手。这种打法破坏力惊人,因为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很难替代。掰指头算算,从去年到现在,这么不明不白挂掉的俄军中将、少将加起来都有十好几个了。

乌克兰人在暗地里下的功夫更细思极恐。他们路子非常野,啥招都用。比如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去收买俄罗斯能源公司的人,就为了搞到军列的准确运输时间。弄个小型爆炸装置在网上就能买到零件组装起来。袭击用的无人机也可能混杂着民用技术组装而成。资金流转就用线上混币器来掩盖痕迹。搞出来的是一张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渗透网”,几乎没法根除。这种玩法,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时代对传统防御模式的碾压。

克里姆林宫里这下肯定是炸开锅了。古德科夫被炸死的消息传出还不到两天,普京总统就刷刷签下好几道人事调整令。这是过去十年来俄罗斯安全系统动静最大的一次人员清洗,涉及内务部、紧急情况部、司法部等好几个关键部门的头头脑脑。据公开报道,这次有12个人升了官,也有9个人被免了职。

为啥动这么大干戈?背后明显连着最近的几桩糟心事儿。第一件就是去年轰动一时的瓦格纳兵变,当时雇佣兵都快冲到莫斯科了,安全部门反应慢吞吞,里面到底有没有人“默契地”不作为,始终是个问号。第二件就是今年六月乌克兰搞的“蛛网行动”,那次可真是损失惨重,俄罗斯境内几十架宝贵的军机被远程打掉了,给整出来七十多亿美元的窟窿,情报和安全部门绝对难辞其咎。

新上任的内务部长据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特权,可以直接调动精锐的国民近卫军去对付可能发生的“内部叛乱”,还能监视官员的加密通讯。这些动作的核心,就一个字:防内鬼。普京现在最怕的,恐怕是瓦格纳那种事重演,或者再被乌克兰人从内部捅一刀。

话说回来,普京亮出“手术刀”,也是俄罗斯整体困境越来越深的一个标志。现在前线战事胶着,国家这架大机器是真有点吃不消了。经济上压力山大,卢布这半年哗哗贬值超过两成。军费开支像个无底洞,已经吞掉了今年预算的八成五。国内老百姓日子也难过,养老金拖欠、公务员工资发不出来。前线士兵和后方家属的不满情绪也在积累,开始出现集体抗议事件。为了补充兵员,甚至找了朝鲜帮忙,几万朝鲜士兵准备来支援,但想想看,之前来的朝鲜部队已经伤亡了四成,这支援能有多可靠,会不会引发新的人道问题,都让人捏把汗。

所以说,现在普京搞的这次清洗,是一步险棋,也是被逼无奈。新的安全班子要是能干点,能堵住那些无孔不入的渗透漏洞,那就算喘过一口气。但要是动作太猛、范围太大,搞得人人自危,谁都不敢拍板做决定,那说不定反而会加速失控,重走当年苏联大清洗的老路,这就太讽刺了。

古德科夫将军的葬礼上盖着俄罗斯国旗,庄严肃穆。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的人事任命书正火速发往全国各地安全机关。这场内部肃清与外部暗战的较量,看得人心情复杂。它清楚地说明了现代战争的玩法已经彻底变了。决定胜负的不再是你有多少坦克大炮,甚至不全在你前线将士有多勇猛,而在于谁能掌控信息流,能在对方核心圈子里安插自己人,能在那看不见的网络世界里布下杀招。

从三年前在战壕里真刀真枪的拼杀,到现在悄无声息地把刀架到对方高官的脖子上;从瓦格纳那次震惊世界的叛乱,再到眼下对安全部门内部痛下狠手的调整——所有这些都在不断提醒我们:大国较量的最终战场,很可能已经从血肉横飞的疆场,转移到了人类最复杂也最脆弱的领域:信任。当普京凝视着那份新出炉的安全团队名单时,他内心真正需要寻找的答案或许只有一个:在这个数据互联、人人都可能是潜在敌人的数字时代,忠诚这两个字,真的还能靠权力的铁腕去塑造吗?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