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人爱潮汕2”,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潮汕人爱潮汕”的宗旨:让更多的人了解潮汕非遗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今日精彩话题】
全球共有2816人上胡润富豪榜,广东就有216位上榜。而潮汕地区的汕头、揭阳两市就有80人上榜,占广东37%。

从上面的数据上看,潮汕地区尤其汕头48个最多,比广州都多,甚至揭阳都有32个,所以说潮汕人善于做生意的说法,还是有出处的。
虽然潮汕地区这些富豪大部分家业没有在潮汕地区,但他们(或其先辈)都是从潮汕地区走出去的。世界上最富的人群,如亚洲首富李嘉诚、中国内地首富黄光裕,甚至泰国、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的华人首富,都出自于潮汕地区。
这是因为潮汕人有悠久的海外移民历史,遍布东南亚等世界各地。海外潮汕人社会与本土侨乡社会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潮汕可以利用海外的资源和信息,开展跨国贸易和投资。
潮汕人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富豪呢?这与潮汕地区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在潮汕地区有这样的一句话:再穷不去打工,再饿不要饭。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只要脑袋想得通,早晚变富翁。

也就是说,很多潮汕人宁可要饭也不愿意打工,明知创业艰苦也要自己创业当老板。所以,潮汕地区是“老板”最多的地区。全世界拥有“东方的犹太人”这个称呼的,除了温州人,就是潮汕人了。
潮汕人宁可摆地摊,也不愿意自己打工与潮汕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七山两水一分田”的潮汕地区,使潮汕人耕田如绣花,也逼得他们精耕细作。这样也熏陶出他们随和执著,把小生意做成大品牌的耐性。同时,潮汕人多地少,迫使很多潮汕人从小就到外地打拼。他们就像十多年前农民工进城一样,他们没有技术,也没有人脉关系。想要生存下来,他们就只能做一些当地人不愿意做的小生意——摆地摊。
即使潮汕人打工,也是为了积累做生意的本钱。无论是经营一家小商店、还是在路边租一个临时的摊子,在潮汕人的眼中都是发家致富的方式之一。

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潮汕人,只要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经商的潮汕人。从摆地摊到连锁店,潮汕人无所不从、无所不能。他们可以骑着三轮车当起“走鬼”,到处都是潮汕人的“档口”;他们也可以在路口不影响别人的地方、甚至是垃圾堆旁边摆上货物做起自己的“梦想”。
潮汕人不拘一格,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在商业活动中,他们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例如,潮汕人在零售业、餐饮业、制造业等领域都进行了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潮汕人从不在乎自己卖的是什么,只要有销路,潮汕人都会卖。他们可以今天卖海鲜,明天卖烧饼,甚至把几种不同类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出售。在不断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经商模式和商品。

潮汕地区这么多人选择经商主要是经商思维在潮汕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习惯的养家方式是做生意,而不是打工赚钱。
以前有一个外地的企业高管,他的年薪30-50万在他家的亲戚,那可以横着走。但是来到老婆的娘家——潮汕地区,娘家人似乎对他这样年薪的打工非常不屑。因为在潮汕人心目中只有自己经商才有可能成为“富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喜欢走出潮汕去创业,而不是在潮汕地区,这也造成成为富豪的潮汕人的家业极少是在潮汕地区。如果有持续阅读“潮汕人爱潮汕”文章的朋友一定还记得昨天的内容吧,这也是潮汕人喜欢到外面创业的原因。
除此之外,潮汕人从幼年就懂得努力奋斗。如潮汕俗语“钱银出苦坑”,体现了潮汕人通过刻苦耐劳积累财富的精神。像李嘉诚幼年随父逃难到香港,靠出卖劳动力积累原始资本。

潮汕人也善于把握机遇。潮汕人具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市场机会并果断出击。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潮汕人抓住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纷纷投身于商业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见,潮汕人的富有也不是天上的风刮来的。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只是作为分享,并无商业化行为!】
——END——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我要上头条##夏日生活打卡季##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