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小伙砸火车车窗后续:警方介入,小伙被带走,网友却一边倒!
慧心引力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7月2日晚上,从义乌开往金华的K1373次列车上,有一个黑衣上身的男人,手里拿着安全锤“哐当”一声,砸碎了火车玻璃。

而这一下却赢得了整车人的欢呼,甚至有人称其为”英雄“,到底发生了什么?

男子为何要砸碎玻璃

事发当天,列车开到了金华市东孝乡的时候,突然之间一声巨响,火车脱轨了,这可让车厢上的人非常惊慌。

列车长也赶紧解释,是与一辆货运列车发生了侧面冲突,没有大事,让乘客放宽心,但是车上却出现了断电、断水、断空调,的情况。

现在的天气离开了空调,就非常难受,更何况在一个不能开窗的铁皮里面,一节列车就有100个人左右,车厢内的温度一度达到38℃,这无异于一场酷刑。

有人说为何不下车?事发的地点并不是站台,如果下车将会更加的危险,所以乘客就只能待在车厢里面。

随着温度的升高,汗水像溪流一样浸透每个人的衣衫,黏腻的皮肤紧贴着座椅,由于空气不流通,窒息感开始蔓延。

胸闷、头晕,人们大口喘着气,却只能吸入愈发浑浊的灼热,老人靠在椅背上目光涣散,孩子的哭声变得微弱,绝望像病毒一样在密闭空间里快速传染。

他们唯一的诉求卑微而简单:打开车门,通通风,他们再三承诺,绝不乱跑,绝不添乱,可开了门出现问题,谁也负责不了,门依旧纹丝不动。

这时候一个黑衣服的男人拿着安全锤走向了车窗,直接将车窗敲碎了,外面的空气进来之后,车内的乘客舒服了很多。

大家也为这个男人的举动恍惚,甚至周围的人直接唤起了“英雄,英雄”,看到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也是赶紧上前,双手张开拦在窗前。

一直到事故发生3个多小时后,列车才正常运行,最后终点站改成了长沙,但是官方承诺可以免费退票。

男子有没有被追责

事情发生之后,很多人都在说列车员真的是不讲人情,万一真的被热出事了怎么办?

其实列车员并非冷漠的恶人,他身上的制服同样被汗水浸透,在乘客的哀求和上级的指令之间,他像个快被压垮的陀螺。

他口中反复念叨的“规定”,而规定的核心要义是“绝对安全”,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擅开车门都是红线,更何况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铁路上。

当那名黑衣男子举起安全锤时,他瞄准的其实是这堵墙,这一锤无疑是“破坏公物”,是“公然违规”,但当规则的死板执行,开始直接威胁到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时,规则本身的神圣性便出现了裂痕。

事情发生之后,也有律师表示,该男子的行为可以判定为紧急避险,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铁路那边也比较通情达理,并没有追究其责任,只是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批评教。

英雄还是莽夫?

事件发酵后,砸窗的男子被迅速贴上两极化的标签,一方视他为“平民英雄”,他们说,这才是紧急避险,这才是血性。

甚至有人联想到了郑州暴雨的时候,地铁的惨状,感慨当时就是缺少这样敢于打破常规的人。

而另一方则视他为“规则破坏者”,有人发出了灵魂的拷问,万一玻璃碴伤了人怎么办?万一有人趁乱跳车怎么办?如果人人都凭感觉行事,公共秩序岂不崩溃?

秩序的价值,不应被一时的不适所绑架,“英雄”与“莽夫”争论不休,但是双方说的话也都不无道理。

但说实话,或许我们都站得太远了,撕下“英雄”或“莽夫”的标签,他到底是谁?他可能只是一个被逼到极限的普通人。

他不是蓄意挑战权威的革命者,在那个人声鼎沸、空气稀薄的车厢里,他的行为或许与勇敢或鲁莽都无关,那更像是一种求生的本能。

当讲道理无用,当等待变得无望,当身体的忍耐抵达临界点,那一锤或许只是一个被困的生物,为了获得最基本的呼吸权利,做出的最直接反应。

参考资料

齐鲁壹点2025-07-03《火车停运三个多小时,乘客因闷热砸窗,铁路公安:并未拘留,仅对其批评教育》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