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国要做好最充足的打算: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或要做三件事
趣知史馆

时至今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三年中,有关俄乌两方谁能获胜的声音此消彼长,争论不休。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俄罗斯胜率更大。一旦俄罗斯获胜,国际局势必然发生相应变化。对此,中国该如何应对呢?且看下文!

外交斡旋,必不可少

俄乌战争初期,不少国家都认为乌克兰有获胜的可能。因为那时的乌克兰背靠欧美国家,有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看起来胜率颇大。

即便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足够强劲,但是,仍有国家乐于唱衰俄罗斯,以此鼓动乌克兰强化持续作战之决心。

令人们没有料想到的是,特朗普的上台彻底改变了美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他多番表态坚决反对俄乌战争继续下去,并主动向俄罗斯示好。

美国的态度转变,必然会促使欧洲国家的态度同样发生转变。不知不觉间,乌克兰已渐渐丧失了绝大部分的外援力量。

可想而知,没有了其他国家在背后支持,乌克兰的垮台只是时间问题。届时,俄罗斯将赢得这场“同根之战”的最后胜利。

俄罗斯的胜利,将在外交方面对中国、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不言而喻,倘若俄罗斯获得胜利,其国际影响力势必进一步增强。

影响力更大的俄罗斯,还需要中国这个“雪中送炭”的朋友吗?或者说,强大起来的俄罗斯,还能够与中国继续平等相处吗?

历史的经验告诉中国,和俄罗斯谈情谊是万万不可的。如果俄罗斯真的能够获胜,中国这位“好友”随时都会被其抛弃,甚至“反咬一口”。

毕竟,没有一个国家在强大之后不想要压制竞争对手的发展,也没有一个国家在发展之中会忽视利益的得失。

从目前美国方面的表态来看,拉拢俄罗斯之意十分明显。如果与美亲密交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俄罗斯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考虑至此,中国就必须在外交方面有所注意,与俄罗斯保持安全的距离,避免类似建国初期苏联撤回援助所造成的不利局面再次发生。

此外,中国还应在哪些方面引起注意呢?与外交紧密相关的,且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国防。

国防警觉,理所应当

如果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获得胜利,中国的边疆局势将会发生一些不容忽视的变化。这对于中国而言,究竟是好是坏呢?

一方胜利,则意味着一方失败。在胜者面前,败者向来都是毫无尊严可言的。乌克兰若是失败,就会迎来灭顶之灾。

到那时,乌克兰这个国家能否继续存在都是一个疑问。辛苦作战多年才获胜的俄罗斯,势必不会轻易放过乌克兰。

加之两国历史时期的渊源,俄罗斯大概率会将乌克兰置于其完全统治之下。这也就意味着,乌克兰与中国接壤的地带将会被俄罗斯管辖。

这样一来,俄罗斯就会与中国有更多的边疆接触地带。接触的范围越大,俄罗斯对中国国防的影响就会越大。对于这一点,中国国防必须要引起警觉。

当然,仅仅是防御是完全不够的。中国国防想要做的更好,强大稳定的军事实力是基础性条件。所以,中国军事需要谋求更大的发展。

如何才能够提高中国军事水平呢?这需要军队人员与军事设备的高度协调与均衡发展。任何一方的欠缺,都会拉胯中国军事前进的速度。

就军队人员素养提升来说,加大相关培训力度是必要的。培训不仅止于文化素养的提高,更要关注道德修养的增强。

就军事设备发展来说,需要增加科研投入。先进的武器装备在作战时,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前段时间在军事展览上红极一时的“机器狼”,让人们更为深刻的看清了现代战争的交锋已不在受限于军人数量的多寡,而是可以依靠机器。

通过对双方军事实力的预估,人们甚至在战争尚未发生之时就能够窥探谁胜谁负,进而直接避免大规模的流血牺牲。

想要发展军事,经济支持是少不了的。那如果俄罗斯获胜,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经济合作,谋求多元

就当下的情况来说,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是非常深入且契合的。中国向俄罗斯供应俄方所需的工业品,而俄罗斯向中国供应中方所需的能源。

中俄两方在经济合作中,都处于各取所需的状态。既然两方都有利益可图,合作规模自然是越大越好。

经过中俄两国的共同努力,中俄经济捷报频频传入人们的耳朵。在2024年,中俄贸易总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44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达1293亿美元,而中国出口俄罗斯商品总额是1155亿美元。中国在与俄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

如果中国继续增加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逆差规模是否会扩大呢?逆差扩大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能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要强于工业品的。这也就是说,中国对俄罗斯的依赖是要胜于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的。

如果俄罗斯获胜,进而恢复与西方国家的工业贸易,对中国工业品的依赖还将降低。那时,中国想要维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就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因此,推动经济合作多元化,尤其是能源合作的多元化,已是中国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合作愈多元,中国经济便会愈稳固。

结语

综而述之,俄罗斯获胜会对中国构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挑战。但,有挑战即有压力,有压力未尝不是动力。

只要做好准备,相信中国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并且有所收获。俄乌战争早日落下帷幕,世界也可早日迎来和平,让我们一起静待战止之时吧!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