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蒋经国去世后,私生子章氏兄弟要“归宗”,蒋孝严:要等
冰点历史

蒋经国晚年疾病缠身,据说光病历堆起来就有一两米厚。到1987年,蒋经国便不得不坐上轮椅。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大量出血,并引发休克和呼吸衰竭,终年78岁。

蒋经国去世后,蒋孝武不止一次地向章孝严、章孝慈兄弟俩谈到,让他们“归宗”的事。但蒋孝武还说,要他们兄弟等一等,理由很合情。

很多史料记载,蒋经国是个情种。在他的一生中,不断有桃色新闻传出。而他官方的太太,始终都只有蒋方良一个。两人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孩子们的名字都是蒋介石起的,如果按着年纪大小连起来读,就是“文、章、武、勇”。

蒋经国为何不换妻?不是没想过,而是被蒋介石压下去了。在20世纪50年代初,蒋经国看上了一位从大陆来台湾的著名京剧花旦。他很喜欢,两人交往很和谐。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有一天,蒋经国找到父亲,壮起胆子提出要和蒋方良离婚,然后和那位花旦结婚。蒋介石听后,气愤不已。他现身说法,表示身处高位的人,婚姻不能儿戏。当年他离婚是为了“革命”,而蒋经国想要“离婚”,纯属胡闹!其实,蒋介石离婚,并非为了“革命”,而是为后面的争权夺利,积累原始“资本”。

在蒋介石的重压下,蒋经国放弃了休妻的打算。但他还是没断掉与外面女人的“藕断丝连”。其中,章亚若不仅当了蒋经国的“情人”,还生下了两个儿子。章亚若虽然长相清纯,但并非少女。在认识蒋经国以前,不到20岁的她,就已经生过2个小孩。

当年,蒋经国担任国民党赣南行政专员时,章亚若被分配到蒋经国主办的一个培训班学习,成为了蒋经国的学生。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当蒋方良去重庆看望公婆的时候,章亚若就来到专员公署,伺候蒋经国的起居饮食,同时在那儿过夜。

就在两人你侬我侬之时,蒋经国的生母被日军飞机炸死了。蒋经国对生母十分敬爱,从苏联回国后,第一时间就是去拜访了生母。蒋经国听闻此噩耗后,心情极度悲伤。而此时,陪伴在他身旁的,只有温柔体贴的章亚若。

章亚若的母家,都知道这门“地下情”。每次蒋经国来章家拜访,总是先去看望章老太太。章老太太很欣赏这位“女婿”,每次都会亲自把他送到章亚若的房间。不久,章亚若怀孕了。为了避人耳目,蒋经国便把她安置到广西桂林。

虽然彼此的距离远了,但爱意却不减。两人频繁写信,还特意把名字换成“蒋慧风”和“蒋慧云”,一看就是“情侣名”。写信也不是长久之际,蒋经国便假借“出差”为名,偷偷地去看望章亚若。为了避人耳目,蒋经国还会特意用化妆手法改变造型。

1942年春节前后,章亚若生下了一对健康的双胞胎。因为章亚若所住的地方是丽狮路的住宅,她便叫大的“丽儿”,小的“狮儿”。章亚若把这一喜讯告诉蒋经国后,他赶紧跑来了桂林。见到孩子后,章亚若要蒋经国分一分,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或许是父子连心,蒋经国准确地区分开来了。

不久,章亚若的姐姐章亚梅,来桂林伺候妹妹。看着两个小外甥,长得很瘦小,便说:“像小猫咪一样。”蒋经国听到后,笑着给孩子们又起了两个小名“大猫,小猫。”因为蒋经国叫多了,别人也跟着这么叫了。长大后,两人就以“大毛、小毛”自称。

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蒋介石知道儿子随了自己,只要他能在明面上做到位,私底下便不管那么严。蒋介石给两个孩子取名,以“孝”排辈,叫“孝严、孝慈”。还是为了名声,两个孩子不能姓蒋,只能姓“章”。生下孩子不久,章亚若就突发疾病死在了桂林的一所医院。

母亲死后,章氏兄弟就跟着章老太太生活了。章老太太对两个外孙十分照顾,把后半生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两兄弟身上了。毕竟是父子关系,蒋经国在章氏兄弟的事业上,颇为照顾。

蒋氏兄弟早年对章氏兄弟,很有看法,可以用“愤懑不平”来形容。双方步入中年后,很多事情都已看开。尤其是蒋经国去世后,蒋氏兄弟和章氏兄弟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章氏兄弟都很有出息,他们把自己看作是蒋家人,一直维护蒋家在台湾的权力和利益。

这也有了蒋孝武让章氏兄弟“归宗”一事,但他告诉章氏兄弟不能急。他说:“母亲(蒋方良)身体不好,这件事做了,肯定会引起媒体的广泛讨论。到时候怕对她精神造成打击。所以,要等,等到母亲百年后再处理。”

章氏兄弟是很想“归宗”的,他们想要为自己和母亲证明。但蒋经国刚去世,这时候就急着“归宗”,确实也不合适。兄弟俩便说:“这件事的发展,越自然越好,不要为难任何人。”

章氏兄弟一直没有忘记葬在大陆的母亲坟墓。1989年,章氏兄弟以私人的身份,委托朋友赵桂林,前往大陆为他们母亲修坟。11月初动工,坟墓修缮的很用心,光设计和研商就花了近半年时间。在墓碑上,有题字:“男孝严、孝慈叩立”。

章氏兄弟是蒋经国的私生子,但因出色的才能,最终为自己和他们的母亲,争到了面子。有人曾问兄弟俩说:“如果你母亲还在,你会怎么做?”一兄弟回答:“我会跪在母亲面前,对她说,您儿子为您争了气。”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