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回,警幻仙子曾将宝玉形容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吓得宝玉忙不迭解释,说自己是乖宝宝,而警幻仙子的解释很令人信服。
她说,贾宝玉只是意淫,是天分中生成的一段痴情,是精神上的,还有一类人,就是我们惯常所认为的皮肤之滥淫的蠢物,这类人才是真正的风流纨绔子弟。
在曹公笔下,在红楼梦的世界里,哪些人是沉溺于皮肤之滥淫的蠢物呢?估计很多人都会说:贾赦、贾珍、贾琏、薛蟠等,他们不仅会玩,玩的还花,从来不舍得让自己闲着。
就说贾琏,那是个一离了凤姐就要生事的,毕竟还是年轻啊,精力旺盛,当凤姐有时间跟他周旋的时候,贾琏很会见缝插针,大白天的时间都不放过的。
而当凤姐没时间跟他周旋,而平儿又因为畏惧凤姐,不敢兜揽他时,无处释放的贾琏,只能自己想办法,原文说他找身边清俊小厮出火,还真是饥不择食啊。
当然,这在古代,尤其像贾府这样的豪门贵族,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就像不少富家子弟,都好男风一样。贾琏似乎不好男风,他只是要发泄。
当然,更多时候,贾琏还是尽量想办法找能够得着的女性,比如多姑娘、鲍二家的、尤二姐、秋桐等人,这也让一直忙着家务的妻子王熙凤防不胜防。

贾琏送黛玉回南时,凤姐曾叮嘱半路来取衣物的小厮昭儿,让他别勾着琏二爷认识混账老婆。这说明王熙凤对贾琏的出轨是知情的,但是却也是没办法的。
不是王熙凤没办法治贾琏,或者不能当场捉奸拿不到证据,而是那个时代对男性就是很宽容,男子是可以三妻四妾的,是可以沾花惹草的,是可以到处偷腥的,这不犯法,顶多有点不道德。
贾琏出轨鲍二家的时,王熙凤不就当场抓住了吗,但那又能怎样呢?那个时代,她不仅不能起诉丈夫出轨然后离婚让丈夫净身出户,甚至贾母都劝她忍着。
贾母自己也说了,世人打小都是这么过来的,言下之意就是,贾琏偷腥是很多男人都会犯的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没有太过分,没有说要休掉你,要停妻再娶,你就大度点吧。
甚至于,以那个时代的社会观念来看,贾琏和王熙凤婚后只有一个女儿巧姐,一直没有儿子,这对作为荣国府长房长孙的贾琏来说,自然是危险的,王熙凤作为嫡妻,是有义务为家族延续香火的。
如果王熙凤一直生不出儿子,她即便再不情愿,也要帮着丈夫纳妾,以保障荣府长房后继有人。所以,贾琏出轨这事儿,虽然确实不对,甚至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个渣男。
但是,在红楼梦的时代,王熙凤既没有生出儿子,又不让平儿跟贾琏在一处,贾琏别说生儿子了,连一个男人的基本需求都无处解决,他只能去外面找。

这也是贾母劝凤姐忍让的主要原因,作为祖母,她何尝不了解自己的孙子,又何尝不了解这个孙媳?你把他看得越紧,你越醋妒,他就越会挑战你的底线,越会弄出点事给你看啊。
你看贾政,除了王夫人,还有赵姨娘周姨娘两个姨娘呢,你看贾赦,一屋子小老婆,你看贾珍,姬妾成群,他们有了正常的需求,是能够及时得到排解的,即便如此,像贾赦、贾珍之流,还不知足呢,不是买小老婆,就是养娈童。
再看看贾琏,他未免有点可怜了。王熙凤忙于家族事务,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应酬贾琏,而平儿又因凤姐之威,对贾琏的求欢一直是拒绝的,这时候你是贾琏,你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正人君子,他也许就忍了,做个模范丈夫,不能因为妻子和小妾不让自己碰,就成了自己出轨的理由啊。
但贾琏本身是富家子弟,身上有着贵族子弟都有的纨绔和风流本性,况且年轻压不住火,既然家里妻子和小妾都不让碰,那我出去找乐子总行了吧?
贾琏在外头找人,不是像父亲贾赦那样,看上了某个丫鬟,就威逼利诱,想尽办法,非要弄到手。看上了几把扇子,为了弄到手,就不惜弄的人家破人亡。
贾琏这个人,好色是真的好色,出轨也是铁定的事实,而且不止一次,王熙凤后来得的下红之症,甚至就跟他的风流有直接关系。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贾琏这个人,不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甚至还是个颇有些良知和底线的有情有义的真爷们。
贾赦看到石呆子的扇子,想据为己有,就让贾琏去想办法,贾琏不是那种以权势压人的纨绔子弟,他跟石呆子好说歹说,石呆子死活不同意,他也没办法。
没想到贾雨村得知此事,三下五除二把石呆子打了个半死弄进牢里,将他的扇子夺了过来。贾琏也因办事不力被贾赦打了一顿,但他宁可挨顿打,也不愿意为了几把扇子,做出那样伤天害理的事来。
贾琏从林之孝那里得知旺儿求了凤姐,要把王夫人身边的丫鬟彩霞说给自己不成器的儿子。当他知道旺儿之子吃酒赌博无所不为时,就认为这样的人不配给他说老婆,还得锁起来打一顿才好。
单这两件事,就能看出来,贾琏除了私生活有些乱,在为人处世上,他的三观很正,甚至不乏良知和正义感,对于巧取豪夺,仗势欺人,欺男霸女这样恶劣的事,他是看不惯的,在能力范围内,他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即便贾琏出轨,也从来没有强迫,而是双方自愿,而且他不是那种占了便宜抹抹嘴就走事后死活不认的,他一般会给对方一些财物作为补偿,甚至也会付出真情。
需要提醒的是,关于贾琏出轨,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判断,而应该用那个时代的标准去评判,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贾琏一个人身上。

你像多姑娘,即便他不跟贾琏,也是整个贾府延揽英雄的角色,但多姑娘这个人又跟贾琏有共通之处,她也并不是那样一味偷人的风尘女,她也有狭义的一面。
即便是鲍二家的,从其赞平儿为人,建议贾琏将平儿扶正以及后来上吊自缢可知,她虽然德行有亏,但也是个颇有些正义感和刚性的女子,她的原型很可能是曹公借鉴金瓶梅中的宋蕙莲。
这也是曹公写人的妙处,一个人坏并不是坏的一无是处,如果他身上也有闪光点,曹公并不会因为他坏,就连其身上的闪光点一并使其泯灭,而是会客观地陈述出来。
反之,如果一个人好,曹公也并不会因其好就将其塑造成一好百好的角色,甚至奉若神明,他身上有污点,曹公一样不会替其遮掩,也不会无缘无故放大,而是仍会客观地陈述出来。
这样一来,好人不是彻底的好,坏人不是彻底的坏,好中有坏,坏里有好。这才是最真实的人,就像贾琏一样,他固然好色风流,婚内出轨,是个今人眼中的渣男,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他是贾府子孙中办事能力最强的,也是最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的男人。
所以,我们读红楼会发现,在一段婚姻关系中,作为丈夫的贾琏,虽然渣,但他并不令人讨厌,甚至在读者眼中,还有着不错的口碑,至少在那个时代来看,贾琏这样的男子,从没有靠权势欺压良家妇女,更没有为非作歹泯灭良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