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引用的名言基本都是错的
文/肥猪满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不是这句话时常被我们引用?而且你要辩解,你说兴亡不兴亡和你啥关系?尽管事实上,和你蛋毛儿关系也没有,这才是事实。但是,你只要稍有异议,那你就是叛徒你就无耻你就不可救药你就应该去死,你想想一个如此不爱国的人,你还活个什么大劲对吧?你只要有丝毫之异议,那就给你扣上一顶不爱国的帽子。
事实上,这句话的出处,可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的出处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先生的《日知录·正始》中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句话啥意思?大体啊,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兴亡,是皇帝和他的那群乱臣贼子们的事儿,和老百姓有个蛋关系啊?人家老顾说的很清楚: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你们这群整天喝酒吃肉的皇帝大臣们,保国者是你们,我们光脚的,不管谁当皇帝,我们还是老百姓,因此说和我们有个毛蛋关系啊?
结果干了,清末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把这句话给提炼了,就变成我们今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先生把你也给拉下水了,这么大的事儿,说和你有责任。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其实现在互联网发达,诸如此类的话,被更多人知道。这句话就是【以德报怨】。常规而言,您觉得这句话对吧?【以德报怨】,我害你,你帮助我害你是吗?这是不是叫以德报怨啊?这句话不管放在哪儿,都是绝对不对的难道不是吗?
实际上,这句话是四句话,而不是一句什么以德报怨,这纯属是害人不浅,真的。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宪问》,就是孔子的学生问老师孔子,说“以德报怨,何如?”孔子曰,就是孔子回答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啥意思?就是学生问孔子,说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你个孽畜,我怎么教你的?你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你都以德报怨了,那怎么报答对你好的人?怎么报答对你有德的人?对你有怨和对你有德的人你都一样对待吗?那不成好坏不分了吗你个二货?这就叫“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于是乎学生问,那咋办?孔子说简单啊,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可以了。
“以德报德”不用解释,但是“以直报怨”啥意思?我不认同那些专家教授的理解,他们的理解都是带有某些意识形态的。我的理解,“直”就是直,直接,直给,直击。这就叫直。你也可以理解为正直公平公道正直公开。这就是直,其中包括对那些对你无德对你不好的人,你直接怼他。这才叫:“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再比如啊,中国人常说的,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首先万恶淫为首我就不认,当然了“淫“也看你怎么理解。万物如果不淫,早都绝种了难道不是吗。包括百善孝为先,我也不认,我认为应该是百善爱为先比孝为先更有内涵。孝带有强制的意思,你就得孝,否则就是不孝。而爱,则是自然流露,严格说,爱比孝重要。而且爱自然就孝,但是孝,则未必爱。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百善孝为先“的原文啊,他最初的原文是:“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再后来,过了一些年,逐渐的演变成:“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其实完整的这个“百善孝为先“版,才是最真实的版本。孝,发自内心,你有心就可以了,时时想着爹娘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就可以了。这个不能比谁给父母的钱多,要这么论,那穷苦人家,没他妈的孝顺的人,这叫“论心不论迹”。而“万恶淫为首”,要“论迹不论心”。要看行动而不是看他咋想的。我眼前一美女飘过,我脑子里立刻就有一幅我和她的春宫图对吧?你要这么看待这件事,你不能想和某美女有春宫图,那么人世间,说白了就没好男人,可以说啊,一个没有,太监除外。
我本人啊,一直说天赋的问题,比如说几乎所有的艺术家,包括作家,大部分其实不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我认为天赋远比努力重要。
我记得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这句话我们用来鼓励孩子,是不是常用啊。意思是你得努力,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对吧?
我们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很奇怪,引用名言,你得引用完整的,你不能引用一半啊?比如顾炎武的那个,你光说匹夫有责了,你咋不说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呢?
而这句:“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先生说的,但是他后面啊,还有半句呢,是这么说的:“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爱迪生”。看了吗?爱迪生啥意思?天赋最重要,你光有汗水那就是汗水,你99%的汗水也不如那1%的天赋,否则,你的99%的汗水,一点用没有。
我说的直白点,就是很多的努力啊,如果和天分比起来,那真的一文不值。你不是干那个的,音乐家画家作家科学家,你不是干这个的材料,你再努力,一点用没有。
OK就到这,感谢大家!
21062025肥猪满圈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