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巴西要抓住机会!”巴西总统卢拉公开放话!巴西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二,要取代中国成为美国供应商,这是准备背刺中国?
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我国打出“稀土牌”,自2025年4月起,稀土出口管制进一步加码,这就让美西方国家异常难受,很多行业受到波及。美国全球求购稀土,巴西准备趁虚而入,想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稀土供应商。稀土储量丰富的巴西,真能取代中国满足西方对稀土的需求吗?

巴西稀土储量,全球第二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是全球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紧随我国之后的是巴西,稀土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3%以上。
在中美博弈日趋深入和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制,不希望自己辛苦精炼出来的稀土,最终流入美国成为对付我们的武器。

相对于美国的无理制裁,我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可以说是非常克制,美西方国家需要使用稀土的零部件,运到我国进行加工,就不受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
这意味着,美西方想要进口纯稀土是不可能的,但一些需要用到稀土的零部件,可以运到中国进行加工,这些零部件加入稀土后可以再出口,不受限令限制。
中美两国博弈,稀土成为重要手段。就在中国加强对稀土出口管制的时候,巴西却突然跳出来,打乱中国的计划。

巴西总统卢拉公开表示,要抓住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机会,扩大巴西稀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好能取代中国成为美西方的供应商。
巴西的稀土储量大约只有中国储量的一半,看起来差不少,但巴西已经是全球稀土储量第二大国,还真有取代中国的天然禀赋。

对中国而言,巴西如此做法无疑是一种背刺,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时候,巴西却帮着美国来搞中国,白瞎了中国和巴西两国之间的友谊。
但对巴西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机会,一方面可以提升巴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赚外汇,给萎靡不振的巴西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巴西总统的表态,正中美国下怀。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正加大对巴西的投资,提升其稀土开采能力,首座大型稀土矿已经投产并直供美国市场。
巴西政府也在加大稀土开发投资,为相关企业提供50亿雷亚尔(约65.5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支持,推动巴西稀土产业加速发展。

稀土产业链去中国化,能成功吗?
虽然巴西喊得震天响,美国也不吝提供资金支持,但想绕开中国重新搭建稀土产业链,凭着美巴的实力根本不靠谱,尽管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强国。
稀土矿开采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别说美国巴西这些国家,就连蒙古都有相应的开采能力。只要有设备,挖矿还是很简单的。
但稀土矿挖出来可不是直接就能用的,从稀土矿到可以直接使用的稀土产品,中间的精炼环节才是重中之重。

很不巧的是,全球稀土精炼技术最强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正是中国。我国的稀土开采量虽然只占全球的60%左右,但稀土产品供应量却达到92%以上。
高达九成的供给量,完全垄断了整个市场。巴西的土地里尽管埋着全球20%多的稀土,但巴西的稀土产品产量,只占全球的0.0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产能别说取代中国供给欧美了,就连给美国塞牙缝都不够。就目前的产业链来说,巴西挖出来的稀土,一样要送到中国精炼,然后才能成为可用的产品。
不是巴西不想自己精炼,实在是技术不过关成本下不来。我国技术人员多年努力之下,申请的稀土精炼技术相关专利数量,轻松吊打全球其他国家。

我国有着最尖端的精炼技术,还可以将成本控制在极低的水平,其他国家想建立稀土精炼生产线,就绕不开我国的专利;绕开了我国专利,成本又无法保证。
两难的处境,成为无解的难题,再加上美西方制造业空心化,也没有能力搭建完整的稀土加工产业链,还要随时提防中国拆台。
这就像石油一样,不是我国采不出足够的石油,实在是中东和俄罗斯的石油更具性价比,用着国外的资源,还能享受着更低的价格,国内自然就没有足够的开采动力了。

巴西的稀土加工绕不开中国,取代中国成为欧美供应商无异于痴人说梦。再就是巴西稀土以轻稀土为主,而美西方更需要的是重稀土,最优质的重稀土就在我国。
所以说,巴西稀土小打小闹还行,想取代中国稀土在美西方的市场地位,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去中国化”的产业链根本无法成功,卢拉的美好想法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中国稀土产业的逆袭之路
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很强,但也不是一直都很强,很早之前最先进的稀土精炼技术,都掌握在外国手中,当时的我们也像现在的巴西一样,挖出来稀土得运到国外加工。
最开始的时候我国科技落后,根本不了解稀土的重要性,看到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就疯狂挖稀土往国外卖。
这些企业良莠不齐无序竞争,为了自己能多卖点,相互之间压价,稀土卖出了“废土”的价格,重要的战略资源白白便宜了外国。

当时,稀土加工技术被美欧日等国垄断,我国只能作为原料出口国受制于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技术人员用了数十年进行产业突围,突破技术霸权。
技术人员夜以继日辛苦研究,历经数十年技术攻关,最终成功逆袭,搭建起全球最完备的稀土产业链,彻底扭转我国稀土加工受制于人的境地。

如今,从矿山开采的智能化设备,到分离提纯的纳米级工艺,再到稀土永磁、抛光材料等终端产品研发,产业链全流程实现自主可控。
我国技术团队提出的绿色开采技术,使资源回收利用率从30%提升到80%,同时还能减少90%以上的氨氮排放量,改变稀土开采“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具备更积极的环保意义。

很多稀土产品,提炼纯度已经达到99.9999%的水平,打破美西方垄断并且反超对方。类型的稀土产品,巴西精炼产业链可能还达不到99.95%的瓶颈。
看似只有0.05%的微末差距,但稀土产品应用于告警建立领域,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F35战机、火箭卫星以及芯片等,都不敢随意去用低纯度的稀土。

在稀土产业的全球竞争中,有好产品未必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制定行业标准的权力,才能决定未来走向。
我国凭借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制定了20多项国际标准,涵盖产品检测、环保指标等关键领域,彻底打破西方垄断,奠定了我国稀土产业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

稀土库存告急,造车工厂停摆
稀土对于一些高精尖的产业,就如维生素对于人体一样,使用量不大但又不可或缺,因此稀土又有“工业维生素”之称。
2024年,我国曾出台过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管制镓锗等稀土元素的出口。2025年4月,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之时,我国再次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制。

国际上的供货量少了甚至直接断了,美欧等国的车企只能依靠库存继续生产。但随着库存逐渐见底,很多生产线只能被迫关闭。
美国车企之前曾发出警告:稀土库存即将见底。虽然中国企业向我国提交了出口申请,但这些申请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其实也不能说没得到任何回应,西方企业不问就罢了,如果问那就是“正在审核中”,反正中国相关部门正在帮大家解决问题,具体什么时候能解决就没法说了。
如果着急使用,中国也欢迎相关企业把产品运到中国,在中国境内完成加工后再拉回去。我国出口管制只是限制纯稀土出口,已经附加到产品中的不在管制之列。

美国车企暂时还能依靠库存挺一阵,欧洲和印度的车企,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印度汽车行业发布消息,稀土库存用完,如果不能及时补充,造车业将停摆。
而在欧洲,已经有一些企业的造车生产线开始停摆,关闭生产线遣散工人之风越刮越烈。如果稀土无法及时供应,关闭的生产线会越来越多。

中国向来倡导和气生财合作共赢,从来不想把稀土作为武器来打击对手,但有些国家认不清现实总想着逼中国低头,对这种不知深浅的国家就没必要客气了。
至于巴西这种想取代中国供应美西方稀土的行为,虽然几乎不会有成功的概率,但这种背刺中国的行为,也必须进行惩戒,不能让其产生中国好欺负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