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主要分东、西两条作战线路。东线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西线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两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家,难免被非客观比较谁的战果更多、战绩更大。
战场瞬息万变,两位军指挥领导作战方向不同,作战环境也不同,以战损结果比较,这很不公平。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这支部队,它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负责西线作战,虽然歼敌数量排名第9位,战绩一直被忽视,但是战斗实力却一点也不差,这就是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参战人数约38947人(含临战扩编18763人)。
一、攻破越军第一道防线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昆明军区军前指下达作战命令,由11军负责金平至封土一线作战任务,核心目标主要突破越军两道防线,夺取巴沙山口和封土县城,牵制越军王牌316A师。
彼时,大批越军已经在中越边境附近建立起一道道防线,从巴南棍至木桑一线,设置了3-5公里防御纵深。作为进攻敌人一道防线主力,11军下辖31师利用机动性强的边防4团和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第7连迅速挫败越军防御,继续向巴沙山口和封土县城地区进攻。
然而,越军第二道防线与第一道防线不同,这里不仅利用天然地理优势设置了数百处隐蔽点,且越军王牌316A师也驻守在封土县城。想要攻破这里,绝非易事。

封土地区越军已完成防御准备,以营为单位控制交通要道,一旦我军进攻封土,越军316A师可随时向封土方向增援,且各火力点相互环绕,依托堑壕和交通壕,形成了火力网,对我军进攻造成严重阻力。
想要攻占封土,夺取巴沙山口西北地区是关键。巴沙山口距离封土县城约10公里,这里山势南北走向,沟谷较多,旁边的632高地直接控制巴沙山口通道。
为了顺利攻陷巴沙山口,夺取封土县创造有利条件。11军军长董占林、政委王玉琨经过商讨后决定:由31师作为主攻师,首先歼灭巴南棍、船头地区之敌,随后攻占巴沙山口,牵制越军316A师向东增援,最后会同33师夺取封土。
另一边,11军33师、步兵94团,分别从右翼、左翼突破,分别歼灭刘发烟至楠沙地域以及西罗楼地区之敌,尔后33师以一个团兵力向巴索、封土发起进攻,协助31师攻占封土。
我军94团在歼灭西罗楼之敌后,以部分兵力向班绕方向发展,主力军转为军预备队。
随着作战任务部署,11军31师33师于2月16日21时,秘密接近越军阵地,至17日5时35分,由于14团4连在行进中不小心踏响了地雷,惊扰越军,从而引发了越军射击。随即我军各部队迅速隐蔽,与越军展开战斗。
鏖战一个小时,11军分别控制929、872、1002高地以及船头地区,边防14团4连夜控制巴封公路,并切断敌人逃跑路线,本该3个小时完成的穿插任务,11军提前1个小时就穿插到位,并为接下来的战斗准备。

二、抢占巴沙山口
穿插的如此顺利让我军信心大增,从而轻敌忽略了对越军阵地的侦察,导致各团在进攻部分高地时,遭遇火力压制,行动迟缓。
93团2营在向敌1095高地进攻时,遭遇越军火力点封锁,被死死压制在一旁的坑道内,无法前进。与此同时,93团3营也在夺取914高地、931高地时进攻迟缓……
彼时,军前指了解情况后,立即下达命令:
“要及时了解敌人情况,边打边了解,先围后攻,集中火力准确、猛烈。”
31师副师长尹立明接到军指命令后,根据各团情况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尹立明判断敌人很可能要扼守要点,等待316A师增援。这样拖延下去对我军十分不利。尹立明立即下令,边防14团组织火炮摧毁敌人火力点,并组织3辆坦克迅速攻占662高地,以打开通道,保证后续梯队的顺利前进。
想要打开通道,必须先攻陷老虎充,10时左右,93团2营在向1095高地进攻时,遭遇阻力,边防14团攻占662高地时,也进攻受挫。
为防止敌人反扑,11军31师决定投入92团2营,其中坦克7连、85加农炮等火力支援。迅速配合部队夺取662、1095高地。直至2月17日13时,92团2营占领662高地。
17日下午,93团2营、3营合力围攻1095高地,直至战斗到天黑,上级传达命令,暂时停止进攻。为防止敌人反扑和逃窜,各团巩固阵地,做好随时战斗准备。

至18日11时45分,93团攻占1095高地,随后转入清剿行动。彼时,除老虎充南侧543高地之外,其余全部被我军占领。
此时,接上级部门消息,越316A师两个团(98、148团)可能已经在封土地区展开行动。
19日1时,昆明军区11军军指下令:
“31师以91团歼灭木桑之敌,92团打敌增援,保证91团战斗,93团作为预备队。”
截止到20日12时,91团3营向木桑地区进攻,并攻克木桑及周边有利地形。
然而,此时上级通报,越军316A师已于19日赶到沙巴、莱州。并从巴沙山口方向开来50余辆卡车。根据情况,11军指挥判断,巴沙山口作为通向封土咽喉,越军必然会重点防御。
31师决定在33师98团2营协同下,迅速攻占巴沙山口,为围歼封土之敌打开顺利通道。
为顺利攻占巴沙山口,92团1营部署调整,向883高地推进,92团主力与坦克密切协同,向巴沙山口逼近,91团3营7连依托工事,近战歼敌,粉碎敌人反扑。
至23日19时45分,31师协同各团全部占领巴沙山口和巴东以北、以西三个高地,并就地清剿残敌。
攻占巴沙山口,31师共毙敌710人,俘敌35人,缴获各种火炮42门、手榴弹2100余枚等。

三、封土之战
2月27日,11军31师、33师各主力沿公路两侧向封土守敌发起进攻,先后攻占755高地、560高地等11个无名高地,并于3月3日19时10分,攻占封土县城。
3月5日这天,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称:对越自卫还击已经取得成果,大军陆续撤军回国。
就在当日下午,31师91团加强云南省独立师、33师93团1营等,在军、师炮火支援下,分别向巴沙山口和达棱地区出发。
显然,我军想要采取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的手段。不过,31师91团由于没有进攻准备,决定推迟进攻时间。
彼时,我军决定向1661高地发起进攻,不过,1661高地驻守的越军莱州省741团1营营部率2个连,兵力近300人。
3月6日19时50分,31师以2个85加农炮连、1个火箭炮连支援战斗,同时加强一个100迫击炮连,兵强马壮之下,很快就占领了表面阵地,随后转入肃清残敌战斗。至3月8日,全团范围内没有任何枪声,攻占封土胜利结束。
在攻占封土时,91团1营共毙敌317人,俘敌5人。我军自身伤亡57人。
从2月16日至3月10日,解放军11军经过22天的战斗,共歼敌2901人。也有消息称11军对越自卫反击战共歼敌2899人,俘敌58人,在整个参战的9个军中排名第9。
11军的歼敌排名并不靠前,但是如果没有11军解决了巴沙山口和封土县的问题,后续部队不可能如此顺利前进。

陆军11军共向越南境内推进34公里,攻占60余个主要阵地,控制区域约500平方公里,占领了封土县城及巴沙山口等战略要地。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4个单位荣誉称号,其中91团3营被授予“英雄营”、91团9连称为“猛虎连”等。
另外,在解放军11军作战中,有6个人牺牲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他们分别是蒋金柱、褚万林等。
11军作为1969年临时组建的简编军,仅两个师。战前并未列入详细作战计划,后因战况需要上了战场。
仅仅22天时间,11军就提前完成威逼莱州、封土的任务。虽然11军并非主力部队,但是却能够精准的打击目标,以此减轻了西线主场压力。
据悉,整个的西线作战中,我军共伤亡7886人,其中阵亡2812人,失踪及受伤5074人。
我军云南方向的战果,共歼敌57151人,俘虏2173人,缴获各种火炮916门等,摧毁越北大量军事、基础设施。
整个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东西两线共攻占谅山、高平、黄连山、莱州4个省份的21个县市区。共向南推进40-100公里,全部控制了越北地区。11军在作战中,出色的完成了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