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楼市暴跌后!银行创造了奇迹
时代之

在全球经济史上,房地产市场的剧烈调整往往伴随着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日本"失落的三十年",银行体系与房地产业始终保持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

然而,中国金融市场正在改写这一经济规律——在经历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银行业不仅未受冲击,反而实现利润持续增长、股价屡创新高的逆周期表现。这一现象背后的运行逻辑值得深入剖析。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房地产泡沫破裂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具有普遍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房地产价格下跌23%直接导致雷曼兄弟等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标普500金融指数暴跌83%;

日本1990年代地产泡沫破灭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攀升至8.4%,整整十年间银行板块市值蒸发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房地产价格下跌20%通常引发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上升5-7个百分点。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银行体系注入超过4万亿元流动性缓冲。银保监会实施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将银行对房企贷款占比控制在12%-40%之间,有效隔离了风险传染。

另外,我们平均维持着275个基点的存贷利差空间,远高于发达国家150个基点的平均水平。这种"护城河"设计使银行业在2023年仍实现2.2万亿元净利润,其中净息差贡献度达68%。同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实现了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弹性调节,保障了银行基本盈利空间。

其他方面,2024年银行业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2%,财富管理业务规模突破30万亿元。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达38%,印证了轻型化转型成效。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带动支付结算业务量年增25%,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可以说,银行反而成为了房地产市场下降的大赢家,而剩下的居民部门,则承担房价下跌的一切,哪怕房子都跌成负资产了,甚至烂尾了,他们依然还在继续偿还房贷。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