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誉为“AI眼镜元年”!
AI 眼镜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 AI 大模型与 AR 技术的深度融合,其功能从基础的语音交互、拍照录像,拓展至实时翻译、场景识别、健康监测等 “类人” 智能,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医疗、教育、消费等领域。

硬件层面,MicroLED 显示、光波导技术突破解决了显示效果与重量问题,SiP 集成技术进一步推动轻量化,而固态电池等创新则有望缓解续航瓶颈。
结合市场来看,科技巨头如 Meta、华为、小米及新兴品牌纷纷布局,价格下探至千元区间,推动消费级市场加速渗透。

歌尔股份
作为全球智能声学与光学模组龙头,歌尔股份深度参与 AI 眼镜硬件研发,其 CES 2025 发布的 Mulan2 参考设计采用超薄碳纤维框架与超小型 SiP 模组,搭载全息波导镜片和 Micro-LED 光机,实现轻量化与高显示效果的平衡。此外,其自研的 AI 降噪算法可将环境噪音抑制至 30dB 以下,显著提升语音交互清晰度,目前已通过小米、华为等品牌验证。
水晶光电
国内光学元器件领军企业,在 AI 眼镜领域聚焦反射光波导技术与传感元器件。其与以色列 Lumus 合作开发的反射光波导方案,已通过华为 AR Glass 2.0 验证。公司自主研发的衍射光波导采用纳米压印技术,成功切入字节跳动 Pico 4 Pro 供应链,月产能突破 20 万片。此外,水晶光电的 ToF 传感器模组可实现 3D 空间建模,已应用于医疗手术导航类 AI 眼镜场景。

华灿光电
MicroLED 显示技术的核心供应商,其三色键合堆叠技术攻克全彩显示难题,芯片亮度达 5000 尼特,适配户外强光环境,已通过 Meta、小米等头部厂商验证。2025 年第一季度良率提升至 80%,,推动终端价格降至千元级,预计全年出货量超 100 万片。公司开发的量子点荧光粉材料可提升色域至 110% NTSC,与光波导技术结合后,视场角达 60°,被行业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供应商。
博士眼镜
国内最大眼镜零售渠道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推动 AI 眼镜落地。其与百度合作推出的 “小度 AI 眼镜” 上市首月销量突破 3 万副,主打智能验光与实时翻译功能,依托千万级用户瞳距数据库开发的 AI 算法,使适配精度提升 50%。2025 年计划在全国 2000 多家门店中开设 500 个 AI 眼镜体验专区,同时与雷鸟创新、Rokid 等品牌合作,提供专业的配镜服务与售后支持。公司投资的界环智能已推出搭载眼球追踪技术的 AR 眼镜,可实现 “看即操作” 的自然交互。

亿道信息
子公司亿境虚拟在 CES 2025 展出AI 眼镜新品,搭载骁龙 AR1 芯片平台与 JING OS 1.0 操作系统,支持 1080P 拍摄、5MIC 阵列语音降噪及 Always-on 多模态交互。其开发的分体式 AR 眼镜采用超轻钛合金铰链与单体镜腿设计,已应用于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等泛教育领域。公司与阿里云合作的端云协同框架,可实现本地命令词识别准确率 98%,并支持云端 AI 模型即插即用,目前已接入达摩院视觉大模型,实现工业零件缺陷检测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