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独家稿件)
本文为下篇,请看同款封面的本文上篇。
拳师的外交
在乳英之余,阿明也没有忘记雨露均沾。他向中国发出建议,希望由自己来调停中苏矛盾。他给尼克松写信,希望尼克松能在水门事件以后复出,表示乌干达永远支持割割等等。
阿明之所以敢全球开炮,是他认为自己已经抱上了大腿。
阿明在跟英美断交后,就跟苏联越走越近,70年代正是苏联国力鼎盛的时候,老大哥给了乌干达很多武器,派教官来教,结果乌干达军队的素质给苏联教官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他们发现除了AK47外,乌干达士兵根本学不会使用任何武器。后来干脆放弃,在乌干达平叛的过程中自己抄家伙上了。
苏联之所以愿意援助乌干达,可能也跟阿明本人不无关系。因为阿明这辈子除了拳击以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勋章。他作为军人,十分爱好佩戴各种勋章,参加活动的时候穿的跟防弹衣似的,所以作为灵魂伴侣,苏联为啥愿意援助乌干达,原因不用我说了吧?

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但是阿明光抱苏联的大腿是不行的,因为老大哥枪有的是,钱是不给的。为了要钱,乌干达需要寻找新的金主,那么谁有钱呢?
卡扎菲!
卡扎菲一直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想要联合阿拉伯世界。可是联合来联合去阿拉伯世界没人吊他,他只得把目光望向非洲。阿明是穆斯林,为了拿援助,阿明跟卡扎菲走的很近,同时通过卡扎菲跟博卡萨结下了深厚友谊,加上他本来跟蒙博托关系就不错,非洲四大天王就此实现了梦幻联动。

利比亚卡扎菲
为了表示自己跟伊斯兰世界团结一致,阿明开始对以色列猛烈开火。其实他原本与以色列关系不错,他上台也跟以色列支持有很大关系,按理说是不应该反以色列的,但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阿明为了纳投名状,他当众称赞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希望伊斯兰国家团结在一起,制定一个24小时消灭以色列的计划。慕尼黑惨案发生后,阿明当即表态表示欢迎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转移到乌干达。
20世纪的以色列历史就是从一场围殴到另一场围殴的历史,以色列早就已经被训练成蒸不熟锤不烂的铜豌豆了,对阿明的言论也不太在乎,随他怎么口嗨。但阿明的反以态度确实收到了效果,沙特援助给乌干达不少钱,成为了乌干达的大金主。
为了讨好自己的sugar daddy,有一次,沙特国王费萨尔访问乌干达。阿明为了招待好费萨尔,居然派了几名美女穿着超短裙去招待他。费萨尔国王是很严肃的政治家,大声呵斥到:别让她们靠近我!吓得阿明赶快赔罪,立刻下令全乌干达的妇女不准穿超短裙。
两年以后,阿明又下令,乌干达禁止化妆品和假发,因为有人对他说假发是美国人用越战中死去的黑人头发做的。后来他不知道又听了谁的鬼话禁止穿凉鞋,逼着两个穿凉鞋的倒霉蛋吃下了自己的鞋。
如果仅仅是祖安外交,嘴炮反以的话,倒也罢了,20世纪到处放嘴炮的人也不止阿明一个,但问题是,他不仅只是说说而已,他还真敢干。
1976年6月27日,一架从雅典起飞的载有258名乘客的法航航班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其中105人是以色列国籍。这架飞机最终辗转降落在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阿明很热情的接待了这些恐怖分子和倒霉乘客。恐怖分子向以色列提出条件,要求以色列释放巴解组织在全球各地的被捕成员。
以色列使用各种外交努力希望能够解救人质,但都被阿明拒绝。无奈之下的以色列策划了一场传说级别的特种作战行动。他们在以色列重建了一个模拟的恩德培机场,让特种部队反复操练解救人质的计划。
最后,在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拍板下,1976年7月4日,二百多名以色列特种部队乘坐四架C130,长途奔袭4000多公里,飞行8小时后假扮民用飞机降落在了恩德培机场。特种部队从飞机中鱼贯而出,仅用了不到10分钟就消灭了几十名乌干达士兵以及劫机的恐怖分子,解救了全部人质(三名人质中弹,一名不在现场)后迅速撤离,还顺手炸毁了机场中的11架乌干达米格战机,消灭了整个乌干达空军。整个行动全程不过53分钟,是世界特种作战史上的传奇。这次行动是以色列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光时刻之一,大家感兴趣可以搜索一下以色列雷霆行动。

雷霆行动
顺便说一句,这场行动中唯一阵亡的以色列军人是乔森纳.内塔尼亚胡中校,他是这场行动的指挥官,因被机枪流弹击中而牺牲。他的弟弟,就是现任的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行动结束后,阿明在跟以色列的电话里强烈的谴责以色列来骗,来偷袭我五十多岁的老总统,但是在电话最后,他还是说:“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我不得不说以色列的小子们做的真TM漂亮!”。
恩德培解救行动的成功让阿明在伊斯兰国家中威严扫地。为了表示自己跟伊斯兰国家站在一起的决心,1977年,阿明亲手枪毙了乌干达教区的大主教卢乌玛。
暴君终局
阿明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小丑的同时,在国内犯下的罪恶更是罄竹难书。
由于政府谈不上任何规划,乌干达的财政完全崩溃,阿明对此的处理倒也简单——钱嘛,纸嘛,印就是了!乌干达的通货膨胀率在他的统治下一年一个新台阶,加上企业大规模破产,经济一塌糊涂。同时,美国为了打击阿明政权,拒绝进口乌干达咖啡,让本就艰难的乌干达经济雪上加霜。
但在经济崩溃之外,阿明最为人熟知的,是他极其残暴的统治政策。这位“非洲大地最纯洁的儿子”对于任何敢反对他的人,都只有一个字——杀。从1971年到1979年,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他杀掉了30到50万名乌干达人。很多反对他的部族被他灭绝。
阿明在处死反对派时,会先剥光犯人的衣服,再抠出他们的眼睛,逼迫周围所有的居民围观他们枪毙犯人的过程。阿明本人会在行刑过程中快乐的弹奏手风琴,一边豪饮一边看刽子手折磨犯人。
无论是对于敌人还是手下,甚至是家人,阿明都毫不留情。他手下的军官和部长们经常因为一句话惹他不高兴就被处死,他上台后仅用五个月就处死了几乎所有有经验的军官。他的一名妻子因为偷情而被他肢解,还要把尸体展示给他的孩子们,以警告他们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
关于阿明吃人和其他的恐怖传言,我实在是不忍心多讲。阿明吃人无论是真是假,乌干达人反正是相信了。几年的暴行下来,阿明在乌干达已经成为了张辽一样的人物,父母在吓唬孩子的时候会说——再哭,再哭阿明就把你吃掉。

阿明
在阿明的残暴统治下,乌干达大量人口外逃,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反阿明的组织。前总统奥博特跟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私交甚笃,奥博特被推翻后,他就跑到了坦桑尼亚召集旧部,谋划着杀回乌干达。
1978年,国际咖啡价格暴跌,乌干达经济遭受重创。而此时的乌干达政权内部却又开始了传统艺能,阿明的副总统阿德里斯权力逐渐扩大,威胁到了阿明。于是1978年5月,一场非常可疑的“交通事故”让副总统身受重伤,被阿明送出国治疗,顺便剥夺了一切职务。
这场政变让副总统的手下极为恐惧,他们觉得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阿明非正主,依旧归奥公。政变之后,副总统的手下集体发难,阿明派兵镇压,却被反阿明的难民和叛军联合击退。眼看着国内矛盾严重激化,阿明决定剑走偏锋,讨伐坦桑尼亚,转嫁矛盾。
要不说非洲的独裁者心里都没批数,国家啥状况都不清楚,居然敢发动战争。
1978年10月30日,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命令军队入侵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地区。坦桑尼亚毫无准备,节节败退。几天之后,卡盖拉区完全沦陷。乌干达军队在此烧杀抢掠,该地总人口不过五万,至少有八千人被乌军杀害。阿明挑衅的说,愿意跟坦桑尼亚的尼雷尔总统在拳台定胜负,考虑到尼雷尔年老体衰,他愿意绑住双脚和一只手,如果尼雷尔打败他剩下的一只手,乌军就撤出坦桑尼亚。
我们不知道阿明的自信来源于哪, 因为坦桑尼亚并不好惹,他还有个老师——中国。
坦桑尼亚跟中国的关系素来不错,在坦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给予了他们很多援助。而坦桑尼亚军队正是由解放军负责训练的,飞机用的是歼7,坦克用的是59,火箭炮用的是喀秋莎。
不过近些年来很多人把坦桑尼亚军队吹成“东非解放军”,这实在是抬举了他们。非洲军队带不出来已经快成了五常共识了,坦桑尼亚军队虽然经过解放军的努力训练,也只学会了最最基本步炮协同,所谓“开车压不到自己人”的步坦协同水平在实战中意义不大,技战术水平依然菜的抠脚。但是就这样的战术水平,锤乌干达还是很足够了。
在乌坦战争初期,坦桑尼亚最早是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但各国对此作壁上观后,尼雷尔总统立刻停止了这种蒋公行为,而是在国内进行了总动员。在几个星期内,坦桑尼亚军队就从四万人爆兵到了十万人,民兵预备役,警察甚至狱警都上阵了。很快就挡住了乌干达的进攻,到了1978年12月,乌干达军队被完全逐出了坦桑尼亚国土。
坦桑尼亚军队的战术是由中国顾问制定的。中国顾问深知坦军的技术水平,因此制定了一个极其保守的战略——火炮洗地,坦克在前,步兵完全苟在坦克后面慢慢步行,整个部队龟速推进,用着20世纪的武器,打一场线列步兵式的战斗。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伤亡很小,逃兵也不多,反正乌干达军队也不懂得穿插包围,进度慢点也就慢点吧。
实际上在阿明的统治下,本来战斗力就不咋地的乌干达军队更是一触即溃。1979年1月,一万多名坦桑尼亚军队杀入乌干达境内。阿明觉得这样下去药丸,赶快向卡扎菲求援。卡扎菲体现出了难得的仗义,迅速派遣了一支两千多人的军队来援助乌干达。
令利比亚军队没想到的是,利比亚军队一到,乌干达军队如同得了赦一般,可下有了顶缸的了。乌干达军队呼啦啦的带着抢来的财物往后方撤,丢下利比亚军队在前线死顶。问题是利比亚军队本来水平也不咋地,他们拥有苏联图22战略轰炸机这种大杀器,出动了好几次却没有炸到哪怕一个目标。事实上整个非洲的军队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极少有高段位的选手出现,不得不令人感慨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
利比亚军队的加入也拯救不了乌干达。到了1979年3月底,坦桑尼亚军队终于龟速推进到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城郊,3月27日,阿明见大势已去,逃离坎帕拉。4月10日,坦桑尼亚军队入城,只遭到了零星抵抗。
阿明在离开首都后撤到了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很快坦桑尼亚军队尾随而至,阿明只得带着四个妻子,几名情妇和二十多个孩子流亡利比亚,后来又流亡到伊拉克,最后在沙特阿拉伯定居了下来。
这场推翻了阿明政权的乌坦战争从1978年10月底打到了1979年4月初,总共打了将近半年。双方共动员了将近20万人,出动了包括坦克、火箭炮、战略轰炸机等各种重型装备,把坦桑尼亚国库打的倾家荡产,最终战后清点伤亡,坦桑尼亚共阵亡373人,乌干达损失至多1000人,利比亚损失至多600人。乌干达军队在战损不过1.3%的情况下就崩溃了。
也就是说,这场20万人参与,动用重炮轰炸机的大血战,差不多每天平均会死十个人。北洋军阀跟非洲军队比起来,真是能打硬仗的钢铁之师啊。
阿明政权倒台后,乌干达也没有获得和平,境内依然是内战不断,国困民穷。直到1986年,当年拿着毛选打游击的穆塞韦尼靠着枪杆子上台,乌干达总算迎来了难得的和平。
穆塞韦尼的统治很难称得上有多成功,但乌干达在他手里至少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与稳定,经济社会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至少是个正常人在统治国家了。
阿明在逃离乌干达后,最终被沙特阿拉伯接纳,带着几十个孩子定居在了沙特。沙特政府包揽了他的一切费用,条件是他永不涉政。沙特政府给他安排进了一个别墅里,生活条件相当不错,2003年,阿明因为高血压在沙特的医院里逝世。享年78岁。

我说过,老天不开眼,非洲三大暴君最后下场都是善终,阿明的故事就此完结,大家呸一声再走吧。
不过,非洲近代的暴君远不止这三位,其实在过去这个名单里一直是四个人。知名度比较低的那位,其荒唐和残暴程度基本可以相当于剩下三位加在一起了。他之所以知名度不高,是因为他并非来自英法殖民地体系,而是西班牙殖民帝国中的一员,如果大家的心脏能够承受的话,当我们下一次讲述非洲的故事时,我们将会讲述这个非洲最反人类暴君的故事。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也是这个系列故事里,唯一一个恶有恶报的人。

(搜索「头条深一度」,看更多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