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超治愈的视频——安徽有位姑娘把吃剩的荔枝核丢水里,20天竟养出一片“粉森林”,满杯粉嫩的叶子层层叠叠,像从童话里搬来的小景,评论区全是“美到心颤”的感叹。

这事儿可太戳我了。

现在荔枝刚上市,价格不便宜,咱吃完果肉总想着核能派点用场,去年就听说过水培荔枝核,但今年这“粉森林”才是真惊艳。平时家里摆的多是绿叶盆栽,粉色叶子少见又贵,一盆彩叶芋小的都要几十块,这自己动手养的,成本就几颗荔枝核,简直把买荔枝的钱都“赚”回来了。

其实水培没想象中难。

关键得挑大核的荔枝,小核容易烂;吃完核上的果肉得洗干净,不然泡水会发臭;先泡3天水,等核裂开小缝,再用湿纸巾包着催芽,等芽长到两三厘米就能水培了。

容器随便找个不漏水的就行,奶茶杯、玻璃杯都成,用网兜固定住核,芽点朝下,水位刚好泡到芽尖。

但想养出粉色叶子有个“隐藏技巧”——必须全程避光。放柜子里、纸箱里都行,就是不能见光。没了光合作用,叶子就会变成粉粉嫩嫩的,20天左右就能长成一片“小森林”。不过得注意,要是哪天手痒拿出来晒了太阳,叶子慢慢就变绿了,想保持粉色就得一直“藏着”养。

这过程最有意思的是和孩子一起参与。

剥荔枝、洗果核、观察发芽,每天换换水,看小芽从白到粉,从矮到高,像看着小生命慢慢冒头,特别有成就感。

前几天邻居大姐来我家看到,当场翻出冰箱里的荔枝核要学,说“这比养花省心,还能教娃认识植物生长”。

其实水培荔枝核的快乐,不止是收获一盆美美的“粉森林”,更是把“浪费”变成“惊喜”的过程。几颗被随手扔掉的核,换个方式就能焕发新生命,这种“变废为宝”的小确幸,大概就是生活里最朴素的浪漫吧。
眼下正是吃荔枝的季节,要不咱也试试?
说不定过段时间,你家桌面也能多出一片“粉森林”,每天看两眼,心情都跟着软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