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俄罗斯可真是有点焦头烂额。战略空军基地刚被乌克兰无人机炸得浓烟滚滚,损失惨重,转头克里米亚大桥又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搞得人心惶惶。
说实在的,乌军这套组合拳下来,俄罗斯本土安全漏洞算是暴露无遗,面子也挂不太住了。

俄罗斯大桥被炸
就在这节骨眼上,一架俄罗斯政府专机没奔前线,反倒直飞朝鲜平壤去了。
上面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普京总统的铁杆心腹、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
算起来,这已经是绍伊古短短一年内的第三次朝鲜之行了,频率高得创了纪录,你说急不急?
绍伊古这趟火急火燎去平壤,到底图啥?
官方说法挺正式,说是去落实去年普京和金正恩签的那个《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还要一块儿纪念在库尔斯克战役里牺牲的朝鲜士兵。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事情没那么简单。俄罗斯现在被乌克兰炸得有点晕头转向,前线压力山大,本土还频频挨揍,正是最需要帮手的时候。

你想啊,绍伊古前两次去朝鲜,都跟俄乌战场变化密切相关。去年9月他去完不久,就传出朝鲜派了上万名士兵去俄罗斯库尔斯克前线帮忙打仗的消息。
今年3月库尔斯克局势刚稳下来,他又跑去平壤,跟金正恩聊停火谈判、处理被俘朝军士兵这些事。这次专挑俄罗斯挨炸的敏感时刻来,要说跟乌克兰局势没关系,谁信?
俄罗斯想从朝鲜手里要点啥?
说白了,俄罗斯现在最缺两样东西:炮弹和人手。
仗打到现在,俄军的弹药消耗量惊人,自家工厂根本跟不上趟。去年朝鲜可真是帮了大忙,据说提供了400万到600万枚炮弹,比俄罗斯自己生产的还多一倍!
前线差不多一半的炮弹都指着朝鲜供应。现在乌克兰袭击升级,俄军对火力支援的需求更大了,绍伊古肯定希望朝鲜能再“拉兄弟一把”,多给点火箭炮、导弹这些硬家伙。

人手也是大问题。之前朝鲜派过去的兵,在库尔斯克打得挺猛,俄军高层都公开表扬了,说他们帮了大忙。
可俄罗斯战线那么长,既要进攻又要守家,兵力实在捉襟见肘。要是朝鲜能再派点兵,特别是去牵制乌军侧翼或者协助发动关键攻势,
比如最近盛传俄军在别尔哥罗德集结重兵准备打哈尔科夫,那就能大大减轻俄军压力,让乌克兰没精力再去搞后方偷袭了。

朝鲜可不是白帮忙,金正恩想要的可不少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会见绍伊古时,话说得很漂亮,承诺“无条件支持”俄罗斯,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但这“无条件”背后,其实有条件,得拿真东西来换。
朝鲜最眼馋的是俄罗斯那些压箱底的军事技术。去年签的条约里,俄罗斯答应给的东西可都是硬货:核潜艇技术、高超音速导弹、先进战斗机(像苏-35甚至苏-57)、卫星技术……
要知道,朝鲜空军主力还是老旧的米格-29,要是能弄到苏-35,那绝对是鸟枪换炮。
另外,朝鲜经济一直被制裁搞得够呛,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粮食援助,还有开放市场,对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

这“抱团取暖”能改变战局吗?
绍伊古这趟平壤之行,谈得怎么样还没公开细节。不过两边现在捆得越来越紧是事实。
俄罗斯需要朝鲜的炮弹和兵力解燃眉之急,朝鲜则指望俄罗斯的高科技武器和资源来突破封锁、提升国力。
要是朝鲜真能加大支援力度,尤其是出兵配合俄军发动大规模攻势,那确实可能给僵持的俄乌战场带来变数,逼乌克兰收缩甚至寻求谈判。
但反过来,如果俄罗斯在技术转让上磨磨蹭蹭,满足不了朝鲜的胃口,那朝鲜的“无条件支持”能持续多久,也得打个问号。
说到底,俄朝这波“抱团”,是西方压力下逼出来的抱团取暖。
绍伊古一年跑三次平壤,金正恩又拍胸脯保证支持,这俩邻居在非常时期越走越近,让东北亚乃至整个欧洲的棋局,又添了几分紧张和变数。
接下来怎么走,咱就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