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佛手自古以来和石榴、桃子并称为中国三大吉祥果。
佛手又称佛手柑、佛手香椽、五指柑等,是芸香科柑桔属枸椽的变种,因其果顶分裂或张开或握拳,状如观音之手,故而得名。
盆栽佛手欲达到硕果累累的目的,应掌握好以下几个生长环节的养护技巧。
一、土
佛手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条件,pH值5.3为宜;
盆土要用质地疏松的砂壤土,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混合而成,黏重碱性土对其生长发育不良。
盆土可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机肥、20%的田间土进行配制。也可用腐殖土60%、河沙30%、泥炭土或炉灰渣10%配制而成。
二、肥
①春季是佛手抽生新梢时期,施肥宜淡。
施以氮肥为主的混合肥,每10天1次,同时可辅以800倍液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洒,以促使春梢生长茁壮,利于植株花芽大量孕育。
②夏季是佛手生长的旺季,也是其盛花期与结果期,此期需肥量大,肥度亦可相应加浓。
肥料以枯饼、骨粉、腐熟动物内脏液或复合肥等磷、钾肥为主,而氮肥须少施或不施,每周1次。可将肥料于盆土表面进行点状穴埋(切勿过量)。注意要离根部远些,尽量不损伤根系,否则易使植株落花、落果。
③初秋至仲秋期间,正是佛手果实膨胀之际,应加强磷、钾、钙复合肥的管理,这样宜于提高其座果率。
此期不可滥施氮肥,否则将推迟果实成熟,并易产生落果现象。
④深秋是佛手采收时期,采摘果实后应及时追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氯化钾等),使植株因结果、挂果消耗的大量营养得以补充,利于恢复长势,为翌年开花结果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还应施以堆肥、绿肥、厩肥、枯饼等混合有机肥,使植株储备充足的养分,有助于其顺利越冬。
三、水
①佛手喜湿润,但最怕积水,土壤过湿或者盆底积水,都会引起根系发霉腐烂。
②佛手从开花至果熟期,对水分的要求比较敏感,此间浇水过量,容易烂根、落花落果。若盆土过旱,易使花梗和果柄产生离层而脱落。所以,盆栽佛手,土壤以不干不湿的状态为好。
③夏季浇水一般应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16:00后进行,冬季或早春应在午后气温较高时进行,以避免盆土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浇水时水温与土温应接近,一般水、土温差不应超过5℃。
④夏季晴天每天浇水2次,春、秋季每天浇1次,早春、秋后视盆土情况2-3天甚至4-5天浇1次,冬季视越冬环境10-15天检查浇水1次。
⑤佛手适宜湿度是70%-90%,适宜温度是15-30℃,在干燥季节应每天向叶面喷水1-2次,也可向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度,高温季节要移至凉爽通风而又遮阳的地方。
⑥春旱和夏日高温季节,除盆内浇水外,应及时向叶面和地面适当喷水,以提高湿度、降低温度,促进生长发育。在阳台等特别干燥的场所养护,更应及时喷水。
四、剪
①定型剪。
将主干剪留15cm,下面留3-5个腋芽,促其萌发壮枝,扩大树冠。当新稍长至5-8cm时摘心,去顶芽和侧芽,以育成一定的树形,并促进其提前进入结果期。
②依据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冬剪稍重有利于加强翌年的长势,夏季重剪可减弱枝条当年的长势。轻剪多留枝有利于整体生长,短剪少留枝可削弱整体生长。在中部壮芽处剪截易发壮枝,而在基部瘪芽处和先端不饱满芽处剪截则抽生弱短枝。去弱枝、留壮枝壮芽有利生长,去强枝、留弱枝弱芽、多留果枝可削弱生长。
③调节花芽数量修剪。
为增加花芽数量,可在生长的中后期采用加大枝条角度、环剥、环割、扭梢、摘心等延缓营养生长的措施,促进花芽分化。为减少花芽量,则应及时疏剪果枝,破花芽、疏花芽,以加强树势和枝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