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退休金一万八补贴儿媳一万六,看见亲家母工地打工,我果断停钱!
一才写故事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真的每个月给儿媳一万六?大姐,你这不是太宠她了吗?”小区里的王阿姨一脸惊讶地看着我。

我笑了笑,摆摆手说道:“孩子们不容易,我一个老太太要那么多钱干啥,够花就行。”

王阿姨摇摇头,欲言又止。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我的善良正在被人利用,而真相的揭露会让我做出一个我从未想过的决定。

01

我叫张兰,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银行职员。

退休前我在银行工作了三十多年,每天算钱、点钱,久而久之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那些年里,我目睹过太多人因为不懂得节约而陷入财务困境,也看到许多家庭因为精打细算而生活得有滋有味。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明白钱不在多,而在于怎么用。

这么多年的积累,也让我有了一份不错的退休金,每月一万八。

在我们这座三线城市,这个数字已经算是可观的收入了。大多数退休老人每月只有四五千元,我已经比很多人幸运得多。

对我一个人来说,这笔钱绰绰有余。早上买份早点,中午做个简餐,晚上和小区里的老姐妹们一起吃个便饭,偶尔去趟公园或博物馆,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每个月除去日常开销,我还能存下一大半退休金,积攒在银行卡里,看着数字一点点增加,心里也踏实。

我老伴五年前因病去世,现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刚开始的那段日子特别难熬,每天早上醒来,看到身边空荡荡的位置,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好在有几个要好的老姐妹经常来陪我聊天,慢慢地也就适应了独居的生活。

我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阳台上种了几盆花,给自己做可口的饭菜,日子虽然清淡,但也过得去。

儿子张明已经结婚三年,在城东的一家外企工作。

他从小就聪明,大学毕业后又出国留了学,回国找到了这份不错的工作。

我为他感到骄傲,虽然工资不低,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生活成本也高得惊人。

他的工作很忙,经常出差,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到人。

每次打电话来,我都能听出他声音里的疲惫,但他从来不抱怨,只是匆匆问候几句就挂断了。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担心。

三年前,他和刘彤结婚了。婚礼不大,但很温馨,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

那天,我看着儿子穿着西装,站在刘彤身边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酸楚,想着如果老伴还在,该多好啊。

刘彤是邻市人,长得挺漂亮,说话也温柔。

第一次见面时就很礼貌,还特意带了我喜欢的点心。

我看得出儿子很爱她,眼神里满是柔情,两人在一起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和老伴。

婚后第二年,他们就生了个儿子,我的小孙子乐乐。

乐乐出生那天,我在医院外等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听到他第一声啼哭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那一刻,我感觉生命又有了新的意义。

乐乐现在两岁多,活泼可爱,是我生活的全部希望。

每次看到他奶声奶气地叫我“奶奶”,胖乎乎的小手抓着我的手指,我的心都要化了。

周末时,我总会去儿子家看他,带些自己做的小点心,看着他开心地吃下去,比什么都满足。

我本来打算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过完余生。

有孙子陪伴,偶尔和老朋友聚聚会,去公园散散步,日子虽然平淡,但也充实。

我不想给儿子增添负担,他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要过。

但看到儿子一家的经济压力,我心里不忍。

年轻人刚刚组建家庭,各种开销大,尤其是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

02

第二天,我把儿媳叫到家里来。

“彤彤,我想了一下,你现在照顾孩子很辛苦,也没时间工作。”我给她倒了杯茶,慢慢说道,“我每个月的退休金有一万八,我自己花不了那么多,就留两千给自己用,其余的一万六每个月都给你们,帮你们减轻一点负担。”

刘彤先是惊讶,然后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妈,这怎么行呢,您自己的钱要留着自己用啊。”她嘴上推辞,但眼神中的喜悦掩饰不住。

“我一个老太太,每个月花不了多少钱,够用就行了。”我坚持道,“你们年轻人的压力大,我能帮就帮一点。”

最终,刘彤接受了我的好意。

从那以后,每个月发了退休金,我就给刘彤转一万六千元。

我自己留下两千元,勉强够日常开销。

有时候想买点好东西,也会掂量再三。

但看到儿子一家生活逐渐宽裕起来,我心里很欣慰。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

刘彤对我很是尊敬,常常带着乐乐来看我,有时还会带些水果零食。

表面上,我们婆媳关系融洽。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事情可能并不简单。

那天,我和小区里的几个老姐妹去商场购物。

在一家奢侈品店门口,我看到了刘彤。

她正在试一款看起来很贵的包包。

“这款最新款限量版,全市就进了三个,价格是二万八。”导购笑容满面地介绍道。

让我惊讶的是,刘彤二话不说就掏出了卡付款。

全程没有任何犹豫。

我躲在柱子后面,没有上前打招呼。

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二万八的包包,相当于我将近两个月的退休金。

刘彤哪来这么多钱?

回家后,我没有立即质问她,而是开始留心观察。

我发现,刘彤的行为越来越让人疑惑。

她说要带乐乐去早教班,可邻居告诉我看到她出入美容院。

她说家里经济拮据,可她的衣服、鞋子、包包却越来越高档。

最让我心寒的是,乐乐的照顾越来越敷衍了。

小孩子有时衣服穿反了也不知道换。

午饭常常是随便应付的快餐。

乐乐感冒发烧,也是我发现后才匆忙送医院。

有一次,我试探着问她:“彤彤,家里经济上还有压力吗?要不要我再多给点?”

刘彤立刻红了眼眶:“妈,您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其实...我娘家最近出了点事,我爸生意失败,欠了不少钱。我也不好意思和明明多要钱,所以有时候会从生活费里省一点出来帮他们。”

听她这么说,我心软了。

谁家都有难处。

做婆婆的不能太苛刻。

但我的疑虑并没有因此消除。

相反,这种疑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

有一天,儿子难得休假在家,我把他叫到一边。

“明明,你知道彤彤娘家的情况吗?”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随意。

儿子一愣:“她爸妈不是做生意的吗?上次结婚时见过,感觉挺有钱的啊。怎么了妈?”

看来,儿子对妻子家的情况也不太了解。

我没有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他,只是含糊地说道:“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

回家后,我决定亲自去了解真相。

一周后,我找了个理由,说要去拜访老同学,独自一人坐上了去往邻市的长途汽车。

刘彤的家庭住址我是知道的,当初结婚登记的时候看过证件。

下了车,我按照地址导航来到了一个高档小区。

这个小区的房价我在网上查过,均价每平米三万多,比我们这里高出一倍不止。

小区门口停着各种豪车,保安穿着制服,气派非凡。

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更加疑惑。

这样的家庭,怎么会缺钱呢?

03

我在小区门口徘徊了一会儿,不知道该怎么进去。

正好看到一位清洁工阿姨从里面出来,我上前搭话。

“您好,请问这个小区的刘家您认识吗?就是刘先生一家,好像是做生意的。”我装作熟人的样子问道。

清洁工阿姨看了我一眼:“这小区住户多着呢,我哪记得清。不过刘先生...是不是开那辆黑色奔驰的?”

我赶紧点头:“对对对,就是他。”

“哦,那家人挺气派的,经常大手大脚花钱,不过听说最近好像遇到些麻烦,有几次我看到有人上门催债。”清洁工阿姨八卦道。

这个信息让我心头一震。

原来刘彤没有说谎,她娘家确实遇到了经济困难。

但这与他们住在豪宅、开豪车的表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清洁工阿姨又补充道:“他们家那个女儿嫁到隔壁市了,听说嫁得挺好的,婆婆每个月给她一大笔钱呢。”

我心里一惊,这不就是在说刘彤和我吗?

看来,刘家对外宣称的情况和儿媳妇告诉我的完全不同。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在小区附近租了个小旅馆,准备多观察几天。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小区门口蹲点。

不一会儿,就看到一辆黑色奔驰从小区里开出来。

驾驶座上是个中年男人,应该就是刘彤的父亲。

我急忙拦了辆出租车,让司机跟上那辆奔驰。

奔驰车开到了市中心一家高档会所,刘彤的父亲下车,趾高气扬地走了进去。

我犹豫了一下,也跟了进去。

会所门口的服务员拦住了我:“对不起女士,这里是会员制的。”

我只好在外面等待。

一个小时后,刘彤的父亲出来了,身边还有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

他们谈笑风生,看起来完全不像是生意失败的样子。

我暗自记下这个情况,继续我的调查。

接下来几天,我又看到刘彤的母亲多次出入高档商场和美容院。

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意失败、欠债”的说法完全不符。

我越来越困惑,也越来越心痛。

儿媳妇欺骗了我,可为什么?

我的补贴到底去了哪里?

带着这些疑问,我回到了家。

我开始查看儿媳妇的社交媒体账号。

有一次,她忘记退出登录,我得以看到她的私信和转账记录。

令我震惊的是,几乎每个月,她都会给她父母转账一万多。

金额几乎和我给她的补贴一致。

这一发现让我心如刀绞。

原来,我辛苦积攒的退休金,大部分都流向了刘彤的父母家。

而我的儿子和孙子,并没有因此受益多少。

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

接下来的日子,我表面上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但心里却在思考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直接告诉儿子?

可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未必相信。

质问儿媳妇?

她肯定会找各种理由搪塞。

我决定再收集更多的证据。

04

一个月后,我再次前往邻市,这次是想拍些照片作为证据。

我假装在小区附近散步,远远地看到了刘彤的母亲。

她打扮得光鲜亮丽,提着几个名牌购物袋,神态自若地走进小区。

我偷偷拍下了照片。

正准备离开时,一辆面包车停在小区附近,几个工人模样的人下了车。

让我意外的是,刘彤的母亲竟然从小区里出来,和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一起上了面包车。

这太奇怪了。

一个看似富有的女人,为什么会和工人坐同一辆面包车?

我心中的好奇心驱使我再次拦下一辆出租车,跟了上去。

面包车开出市区,来到郊外一个正在建设的工地。

所有人下车后,穿上了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进入了工地。

包括刘彤的母亲。

这一幕让我目瞪口呆。

我躲在远处,用手机的远摄功能拍下了几张照片。

虽然不太清晰,但足以证明刘彤的母亲在工地上工作的事实。

这与她平时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在附近等了一整天,直到下午五点多,工人们陆续下班。

刘彤的母亲和早上一起来的工人们又上了同一辆面包车。

但这次,面包车没有开回市区,而是去了郊区的一个简陋小区。

刘彤的母亲下车后,走进了一栋老旧的居民楼。

我跟着走了过去,看到她进入了三楼的一个小单元。

单元门上贴着“出租房”的字样。

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白天住在豪宅,晚上却回到出租屋?

白天打扮得光鲜亮丽,实际却在工地搬砖?

这一系列的反差让我感到无比困惑。

只有一种解释能够说得通:刘家在伪装富有。

他们用我的钱来维持表面的光鲜亮丽,背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第二天,我决定直接面对刘彤的母亲。

我在工地附近等候,当看到她独自一人出来买水时,我走上前去。

“刘太太,您好。”我平静地打招呼。

她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大变:“张...张太太?您怎么在这儿?”

“我想和您谈谈。”我直视着她的眼睛,“关于您女儿,关于我的退休金。”

刘太太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手中的水瓶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在一家简陋的小餐馆里,我和刘太太面对面坐着。

她的神情焦虑,不停地搓着手。

“刘太太,可以请您解释一下现在的情况吗?”我尽量保持冷静。

她低着头,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勉强开口。

“张女士,我...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从实话开始吧。”我盯着她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和粗糙的双手,这双手显然不是养尊处优的主妇的手。

刘太太终于崩溃了,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家确实遇到了经济困难,但不是女儿告诉您的那样。”她抽泣着说,“我丈夫以前确实做生意,但三年前负债累累,欠了高利贷。”

“那豪宅、豪车呢?”我追问道。

“都是假象!”刘太太痛苦地承认,“豪宅是朋友暂时借给我们撑面子的,车也是租来的。我们实际住在郊区的出租屋,每天坐班车去工地打工,勉强维持生计和还债。”

我坐在餐馆的木椅上,双手不自觉地开始颤抖。屋顶的风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像是在嘲笑我这个愚蠢的老太太。

刘太太的话仿佛一把尖刀,一下一下地刺入我的心脏。

我抬头看着对面这个面容憔悴的女人,她眼中闪烁的既有羞愧又有狡黠。

我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所以,我的退休金......”我的声音嘶哑,几乎发不出声音。

刘太太避开我的视线,手指不安的揉搓着。

窗外传来工地的阵阵喧嚣,恍如另一个世界。

05

就在这简陋的小餐馆里,我即将得知一个比我想象中更为残酷的真相。

“彤彤每个月给我们的钱,大部分用来还高利贷了。”刘太太低声说道,“剩下的一小部分,用来维持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的体面。”

“为什么要这样欺骗?”我的声音里充满了痛苦。

刘太太叹了口气:“最初只是想在女儿婚礼上给她长脸,没想到一个谎言引出更多谎言...后来得知您每个月给彤彤那么多钱,我们...”

她没有说完,但我已经明白了。

他们一家串通起来,利用我的善良和对孙子的爱,骗取我的退休金。

而我,一个孤独的老太太,轻信了他们的谎言。

“您女儿知道您在工地打工吗?”我问道。

刘太太点点头:“知道。她每次回来看我们,都是直接来工地或者出租屋的。她从来没带您儿子来过,就是怕穿帮。”

这最后一句话,彻底击碎了我的心。

原来,刘彤完全知情,甚至是这个骗局的积极参与者。

我沉默了许久,才勉强开口:“刘太太,我不会追究您和您丈夫的责任。但这件事,我必须和我儿子讲清楚。”

刘太太顿时慌了:“张女士,求您别告诉他们!彤彤会恨我的!我们可以把钱还给您...”

我摇摇头,起身离开。

离开前,我回头看了一眼满脸惊慌的刘太太,心中的怒火和心痛交织在一起。

我没有再说一句话,转身走进了初夏的暮色中。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无比沉重。

一年多来,我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退休金都给了儿媳。

我以为这是在帮助儿子和孙子,却没想到钱都进了刘家的腰包。

那天晚上,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我给刘彤打了电话。

“彤彤,下午能来我家一趟吗?有点事想和你说。”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常。

“妈,怎么了?有什么事电话里说不行吗?我今天还约了朋友逛街。”刘彤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不行,必须当面说。”我难得强硬了一次。

大概是听出了我语气中的异常,刘彤同意下午过来。

下午三点,刘彤准时到了我家。

她穿着一身名牌,手上提着刚买的东西,脸上还带着逛街后的愉悦。

看到她这副模样,我心中的愤怒几乎控制不住。

“妈,什么事这么急啊?”刘彤把购物袋放在一边,随意地问道。

我深吸一口气,直接开门见山:“彤彤,我去见过你妈妈了。”

刘彤的表情瞬间凝固。

“什么...什么意思?”她结结巴巴地问。

“我在工地上见到了你妈妈。”我平静地看着她,“她把一切都告诉我了。”

刘彤的脸色变得惨白。

她先是惊慌,随后迅速镇定下来:“妈,您听我解释...”

“不用解释了。”我打断她的话,“从今天起,我不会再给你一分钱。我的退休金,会全部用在我自己和孙子身上。”

刘彤脸上的表情由惊慌变成了愤怒。

“您怎么能这样!”她突然提高了声音,“我们家确实有困难,妈妈在工地打工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您是我婆婆,帮助我们不是应该的吗?”

“帮助你们是应该的,但帮助你父母却不是。”我看着她扭曲的面孔,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你知道我每个月只给自己留两千块钱吗?你知道我买双新鞋都要考虑半天吗?”

“那是您自己要给我们的!我没有强迫您!”刘彤开始狡辩。

“是的,是我自己要给的。”我苦笑了一下,“因为我以为那些钱是用在我儿子和孙子身上的。可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大部分都进了你父母的口袋。”

刘彤见无法狡辩,开始威胁我:“您不给钱也行,那就别想再见到乐乐了!我就说您虐待我,明明一定会站在我这边!”

她的话像刀子一样扎进我的心脏。

但我没有退缩。

“你可以试试。”我冷静地说,“我有证据,有你妈妈的承认,有你每个月给父母转账的记录。你觉得明明会相信谁?”

刘彤顿时语塞,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你走吧。”我疲惫地说,“我会把这件事告诉明明,至于他怎么处理,是他的事了。”

刘彤恨恨地瞪了我一眼,夺门而出。

06

晚上,儿子下班回来,我把他叫到我家。

“妈,什么事这么急?彤彤回家就哭,也不肯说出原因。”儿子一脸疑惑。

我把调查的经过和发现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起初,他不敢相信。

“妈,您是不是误会什么了?彤彤不会这样的。”

我二话不说,拿出了证据。

照片上,刘彤的母亲在工地上干活的场景清晰可见。

录音里,刘太太承认骗局的声音不容置疑。

儿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妈...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坐在沙发上,整个人都像泄了气的皮球。

“明明,这事不怪你。”我拍拍他的肩膀,“你工作那么忙,很多事情确实看不到。”

“可我是一家之主啊,连自己妻子在做什么都不知道...”儿子自责地说。

“现在知道还不晚。”我安慰他,“关键是接下来怎么办。”

儿子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妈,您放心,我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我先回去和彤彤谈谈。”

儿子离开后,我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心中五味杂陈。

没想到养儿防老的晚年,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但无论如何,我都庆幸自己发现了真相。

尽管这个真相很残酷,但总比被蒙在鼓里好。

第二天早上,儿子来电话,说他和刘彤谈了整整一夜。

起初刘彤不肯承认,后来在铁证面前不得不坦白。

儿子的声音疲惫中带着决绝:“妈,我决定和她离婚。”

虽然早有预感,但听到儿子这么说,我心里还是一沉。

“你考虑清楚了吗?毕竟还有乐乐...”

“就是因为有乐乐,我才不能容忍这种欺骗。”儿子坚定地说,“妈,我不能让儿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学会欺骗和利用亲人。”

我沉默了。

儿子是对的。

婚姻可以将就,但人品不能凑合。

刘彤敢骗我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这样的婚姻,早晚要出问题。

不出所料,刘彤父母很快找上了门。

这次,他们没有伪装成富人的样子,而是一副可怜巴巴的嘴脸。

“张女士,求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让孩子们离婚啊。”刘太太哭哭啼啼地恳求。

我冷眼旁观:“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我做婆婆的不便干涉。”

“我们把钱还给您!”刘先生急忙说道,“虽然现在手头紧,但我们可以分期还...”

“不用了。”我摆摆手,“那些钱我是心甘情愿给女儿的。只是没想到,最后都进了你们的口袋。”

刘彤父母无言以对,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他们走后,儿子叹了口气:“妈,我真是看错人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安慰道,“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儿子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决。

接下来的日子,儿子着手办理离婚手续。

刘彤不肯配合,又哭又闹,甚至威胁说要跳楼。

但儿子态度坚决,最终刘彤不得不同意离婚。

因为有我们这边的证据,法院判决孙子乐乐由儿子抚养。

刘彤每月可以探望孩子,但需支付一定的抚养费。

离婚后,儿子和乐乐搬回我家住。

我重新找回了照顾孙子的快乐。

虽然辛苦,但心里踏实。

我的退休金不再补贴儿媳,而是全部用在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上。

日子虽然不算宽裕,但也温馨满足。

07

半年后的一天,我在小区门口遇到了刘彤。

她消瘦了许多,眼睛下有明显的黑眼圈,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

“妈...”她见到我,犹豫地喊了一声。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乐乐还好吗?”她怯生生地问。

“挺好的,上幼儿园了,很懂事。”我简短地回答。

“妈,我...”她欲言又止,眼圈红了,“我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当初要是听您的话,不把钱都给我爸妈,现在也不会这样...”

“彤彤,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平静地说,“我不怪你,也不恨你。只是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无法挽回。”

“我能再见见乐乐吗?”她眼中充满渴望。

“法院判决你有探视权,这个权利谁也剥夺不了。”我说道,“明明周末会带乐乐去你那里的。”

刘彤点点头,欲言又止。

我没有多说什么,绕过她继续往前走。

她在身后喊道:“妈,您和明明还好吗?”

我回头看了她一眼:“我们很好,谢谢关心。”

后来听说,刘彤一家因为无力偿还高利贷,被迫搬离了原来的城市。

刘彤找了份工作,独自生活,每个月都按时支付抚养费,偶尔会来看乐乐。

她多次暗示想和儿子复合,但都被儿子婉拒了。

儿子说,婚姻就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碎,即使勉强粘合,也会留下无法抹去的裂痕。

我同意儿子的看法。

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很难挽回。

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无法痊愈。

如今,我和儿子、孙子一起生活,平淡而幸福。

我依然每个月都领退休金,但不再补贴任何人。

这笔钱,一部分用于我们的生活开支,一部分存起来,留给孙子将来上学用。

那段被欺骗的日子,就像一场噩梦,已经渐渐远去。

我学会了在善良的基础上保持警惕,学会了分辨真情与假意。

生活教会我的最重要一课:真心对人,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每当看到乐乐天真无邪的笑脸,我都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那个决定。

那次在工地看到亲家母打工,让我明白了真相,也让我有勇气停止那场骗局。

有时候,成长就是学会说“不”的过程。

而我,终于学会了这一课。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