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肝虚屁多,肾虚尿多,肺虚汗多,脾虚痰多,四味中成药,养护五脏
中医董大夫科普

“屁多尿频汗不止,痰多咳嗽老难缠。”你以为只是年纪大了?其实是五脏虚了!在门诊坐了三十年诊椅的老中医老李头,遇到最多的不是大病,而是这些说不上来又甩不掉的小毛病。屁多?尿多?汗多?痰多?——你以为是饮食不注意?其实根在五脏!

肝虚、肾虚、肺虚、脾虚,各有其象,都有其因。今天我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这“四多”的门道,再送你四味中成药,让你在家也能调养五脏,缓解“小毛病”,预防“大问题”。

屁多,真是肝的错?

广东有句俗话:“肝气郁,屁如雨。”你说这话夸张?其实一点不假。

老王是个退休老工程师,来找我看病,说自己这两年“屁多得像放鞭炮”,经常在电梯里忍得满脸通红。脉一摸,舌一看,肝虚兼气郁,肝木不疏,气堵不畅,屁自然跑得欢。

中医讲“肝主疏泄”,肝气不舒,气滞生风,风动则屁多。尤其是现代人情绪压抑,肝气容易郁结,气滞则生湿、生热、生屁。

推荐中成药:加味逍遥丸。这味药是调肝的经典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疏肝理气,健脾养血,适合肝郁气滞型的屁多、胁肋胀痛、情绪烦躁、女性月经不调等。

药性解读:柴胡疏肝,薄荷清头;白芍养血,甘草调和;加味当归、茯苓、牡丹皮,理气又养血。这种药温和调理,适合长期肝郁人群。

尿多,是肾的低语

人到中年夜尿频,老是跑厕所?别以为是喝水多,可能是肾虚在作祟。

我有个山东老乡,五十出头,白天还好,晚上能起夜四五次,睡都睡不好。问他有没有腰酸、怕冷、耳鸣?一应俱全。肾阳虚,典型得不能再典型。

肾主水,肾虚则水失所司,故尿频。尤其是肾阳虚,不能固摄,夜尿尤多。

推荐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这可是张仲景的传世经典,《金匮要略》里头就有。补肾助阳,温补下元,强壮身体,适合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畏寒肢冷者。

药性解读:附子、桂枝温阳;熟地、山药、山茱萸补阴精;泽泻、茯苓、防己利水渗湿。这方子阴阳兼顾,补中有散,适合肾阳虚体质调养。

汗多,是肺在哭泣

你以为出汗是排毒?汗多得像水龙头关不紧,才不是好事。四川的李阿姨,常年手心脚心出汗,夏天一动更是汗如雨下。她以为是更年期,结果一查——肺虚自汗

肺主皮毛,司开合。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汗就止不住。

推荐中成药:玉屏风散。出自元代《世医得效方》,是扶正固表的经典名方,适合体虚易感、汗多不止的人群。

药性解读:黄芪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益气,防风固表祛风。三药合一,扶正不燥,固表不腻。尤其是南方潮湿地区,用此方调肺气、固卫表,非常适宜。

痰多,是脾的累赘

“痰为湿之余”,湿从哪来?脾虚生湿,湿聚生痰。

北方干燥,痰少;江南潮湿,痰多。你看上海、杭州的老年人,动不动就咳痰,晨起一口白痰,咳不断理还乱。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则运化失职,湿气内生,痰湿不清。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脾益气、化湿止泻,尤其适合痰湿体质、脾虚泄泻、体倦乏力者。

药性解读:人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益气;莲子、薏苡仁健脾渗湿;桔梗宣肺化痰。适合脾虚导致的痰多、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症。

五脏互为表里,调一脏可牵五脏之气

中医讲“五脏相生相克”,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一个虚,五脏皆受牵连。比如肝气郁结,伤脾运化,痰湿就生。肾阳不足,不能温肺,肺气虚而汗多。所以五脏调养,不能只头痛医头,要整体观照。

我曾遇一位广西的老伯,体弱多病,常年痰多汗多,夜尿频频,情绪又抑郁。单靠一种药治不好,后来用加味逍遥丸调肝、玉屏风散固肺、金匮肾气丸补肾、参苓白术散健脾,四药并用,三月后恢复如常。

从地域说起,调脏有道

南方湿热,脾虚痰多者多;北方干燥,肺虚咳嗽者多;西北寒冷,肾虚尿频是常见;东南沿海,气候闷热,肝郁气滞最难调。

不同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也影响五脏虚实。例如川人嗜辣,常易肝火上炎;江南人好甜,易脾湿痰盛;东北人饮食多咸腻,肾负担重。所以调五脏,也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治。中医讲“天人相应”,调脏养身,也要顺应四时五气。

如何养五脏,中医有妙法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和,顺应四时。这些不是空话,而是千年流传下来的养生智慧。

春养肝,多吃青色食物如菠菜、芹菜;夏养心,喝点绿豆汤、莲子粥;长夏养脾,薏仁、山药、茯苓最宜;秋养肺,百合、银耳、梨子润燥化痰;冬养肾,黑芝麻、羊肉、核桃补肾填精。

再配合适当中成药调理,小病可防,大病可避。

四味中成药,四种虚证,四种调养之道。

中医不是花拳绣腿,而是有理有据、有方有法的科学体系。调理五脏,不是靠一剂猛药,而是靠日积月累的养护。

肝虚屁多,加味逍遥调其气;肾虚尿多,金匮肾气补其本;肺虚汗多,玉屏风固其表;脾虚痰多,参苓散健其运。

这些不是神药,而是经验的结晶,理论的沉淀,是老百姓身边真正的“家庭药箱”。

想要五脏安康,不靠一朝一夕,而靠日日调养,时时护养。调肝、补肾、理肺、健脾,药不能代劳,生活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文兵,刘志军. 加味逍遥丸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肝气郁结型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4, 31(8): 24-27.
[2]李洪涛,张蕾. 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肾阳虚型夜尿频多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3): 112-115.
[3]陈玉英,王琳. 玉屏风散对肺气虚自汗患者汗液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25, 17(5): 58-61.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