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曾黎:中戏“八大金钗”里最清醒的局外人
朴实花猫SwJ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秋天,曾黎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普通满族家庭。这个后来被媒体称为“老天爷追着喂饭”的女人,从小就被母亲沈克珍带着跑少年宫。

11岁那年,中国戏曲学院来荆州招生,站在操场上的曾黎被老师一眼相中——这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身段比专业学戏的孩子还利落。

北京戏曲学院附中的七年,曾黎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练功。压腿压到哭出声,吊嗓子吊到喉咙出血,她愣是把《贵妃醉酒》里的杨玉环演得活灵活现。

可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毕业那年正赶上京剧团裁员,她被分回湖北剧团当替补演员。台上唱《穆桂英挂帅》的时候,台下观众没超过三位数,她对着空荡荡的剧场发誓:“我这辈子绝不能这么过。”

1996年,20岁的曾黎揣着攒了半年的工资去北京考中戏。面试时,她清唱了一段《霸王别姬》,评委席上的常莉老师当场拍板:“这孩子我要了。”



同班同学里有章子怡、刘烨、袁泉,这些后来在娱乐圈呼风唤雨的名字,但曾黎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清醒。

当梅婷因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爆红时,她在宿舍里琢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当秦海璐忙着拍广告时,她跟着老师排《雷雨》排到嗓子沙哑。

2000年,曾黎在《本家兄弟》里演了个小角色,片酬只够交房租。但两年后的《男才女貌》,她饰演的“林心如”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气质清冷的大美人。

导演马楚成说:“曾黎往镜头前一站,整个画面都高级了。”可当《理发师》剧组找上门时,她死活不肯演女一号宋嘉仪:“这个角色太符号化了,我怕自己被定型。”



这种“轴”劲儿贯穿了她的演艺生涯,2012年《妯娌的三国时代》里,她把表面贤惠实则阴狠的大嫂演得让观众牙痒痒;2021年《星汉灿烂》中,她又成了让观众又爱又恨的“萧元漪”。

最绝的是《玉骨遥》里的白嫣,明明是个反派,她偏用眼神把人物的挣扎与绝望刻进观众心里。网友评价:“曾黎的演技像把手术刀,精准剖开角色的五脏六腑。”

在流量为王的年代,曾黎始终活得像个异类。别的女星挤破头演少女,她43岁在《以爱为营》里演霸总后妈;同行忙着轧综艺,她在话剧舞台重现《雷雨》里的繁漪。

2023年国剧盛典颁奖礼上,她拿到“年度表现力女演员”时说:“这个奖不是给我的,是给所有认真演戏的同行们的。”

曾黎的恋爱史堪称娱乐圈清流,最著名的是和陈坤的校园恋情,两人在《理发师》片场被拍到牵手,但曾黎始终三缄其口。

后来她交往过的李易祥、富大龙,都是低调的实力派。某次采访被问到择偶标准,她笑着答:“我不要帅哥,要能跟我谈黑格尔的。”

这些年她唯一公开的“绯闻”,是2020年和王子鸣的牵手照。这位比曾黎明14岁的音乐制作人,至今没在社交平台发过一条秀恩爱动态。



有狗仔跟踪拍到两人逛超市,曾黎穿着宽松T恤推购物车,王子鸣在后面拎包,像极了普通夫妻的日常。

但这位姐姐最传奇的,还是她的“人间清醒”。某次粉丝送了她一箱手写信,助理建议挂在工作室,她直接让助理拆了:“粉丝的心意要读进去,不是摆出来当装饰的。”

去年工作室员工倒卖粉丝礼物事件发酵时,她连夜让团队写道歉信,还自掏腰包给粉丝补礼物,网友直呼:“这才是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

现在的曾黎,微博简介还是十年前的“演员曾黎”,不开直播不带货,偶尔发几张茶园写真的照片,配文是“采茶人的日常”。

有次品牌方找她推广茶叶,她回:“我家自己种的龙井,你们要吗?不要我继续喝了。”



去年底《乘风破浪的姐姐》邀请她,她婉拒:“我水性不好,怕拖累团队。”

转头带着母亲去云南拍纪录片,片子最后呈现的是72岁老太太爬梯田的背影。有粉丝问她怎么保养,她回复:“多读书,少焦虑,皱纹是智慧的勋章。”

这个从荆州走出来的女人,把人生活得像幅水墨画。当同行在红毯上争奇斗艳时,她在茶馆听雨;当流量明星为数据焦虑时,她在剧组琢磨怎么用眼神传递情绪。用她的话说:“演员就像酿酒,年份到了,自然香。”

今年四月的工作室徽章事件,让曾黎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粉丝发现亲手做的手作徽章被挂在二手平台售卖,工作室先回应“不知情”,转头又报警称“徽章失窃”。

这场罗生门里,曾黎的态度耐人寻味——她既没有像某些明星那样急于切割,也没有装聋作哑,而是选择默默补发礼物,用行动平息风波。



这件事像面镜子,照出娱乐圈的荒诞与真实,当其他明星团队忙着控评洗白时,曾黎选择用最笨拙的方式解决问题:手写道歉信、补发周边、自掏腰包赔偿。

这种“老派”的危机处理方式,反而让她在舆论战中赢得尊重。网友评价:“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曾黎活成了教科书。”

47岁的曾黎,既不是顶流,也不是话题女王。但她用二十年时间证明,真正的演员不需要热搜续命,好作品就是最大的底气。

当记者问她对未来的规划,她笑着说:“接好戏,种好茶,过好日子。”这个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人,在浮躁的娱乐圈里,活成了最贵的“便宜货”。

或许这就是曾黎的智慧——不争不抢,却自有天地。就像她最爱的龙井茶,初尝或许平淡,细品方知回甘。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