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越扒越有!陕西航空公司停飞所有航班,远不止没钱那么简单
时微

正当大家忙着计划五一假期出行时,幸福航空宣布,4月28日到30日,所有航班停飞!这意味着,这家以“幸福”为名的航空公司迎来了一场彻底的不“幸福”。

4月27日晚,幸福航空公司通知所有员工:从次日起的三天,所有航班取消。

乘客留言抱怨:订票页面全是空白,客服电话也打不通,根本不像一家航空公司!

让人心寒的是,公司领导的表态并没有带来多少安慰。他们说,航班停飞只是暂时的,未来能不能恢复飞行,要等进一步开会决定。

员工们唯一能感到一丝“安慰”的是,领导还承诺“想办法发工资”。这话听起来却又让人忍不住多想:工资不是本来就该发的吗?为什么现在成了“想想办法”?

要知道,幸福航空曾经也算是风光一时。

作为国内最大的国产新舟60飞机运营商,它一度拥有25架新舟60飞机和5架波音737。

但这些辉煌早已成为过去。如今,这家航空公司只剩下了3架新舟60和3架波音737-800,规模大幅缩水。从今年1月到4月,幸福航空的航班取消比例不断攀升,到4月份竟然高达28.57%!

很多乘客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幸福航空真是名副其实的‘不飞航空’,订票根本订不到,客服电话也没人接。”

幸福航空本来就缺乏竞争力,这次五一旅游旺季本该是一个“回血”的好机会,却因为停飞彻底错过,实在让人叹息。

提起幸福航空,很多人并不陌生。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航空公司,曾经被誉为西安本土航空的“骄傲”。

由中航工业集团和东航共同打造,幸福航空从一开始就肩负着“支持国产民机发展”的使命。可这份使命却成为了它沉重的“负担”。

公司最初购买的国产支线客机新舟60,噪音大、安全问题频发,维修成本奇高,甚至连航程能力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款飞机没有为公司带来收益,反而成为了拖累幸福航空的一块“铁块”。

为了摆脱困境,幸福航空的股权数次转手。

2012年,东航将股份出售给中航工业;2018年,中航工业又将控股权转让给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试图将幸福航空打造成西安的航空名片。命运似乎总喜欢和幸福航空开玩笑。

就在幸福航空试图转型之际,2020年的疫情横空出世。

客户锐减、航线大幅缩减、亏损不断加剧,公司的转型计划被彻底打乱。从此,幸福航空经营不善的问题愈发明显,债务高企,甚至被法院列为“老赖”。

从2020年开始,幸福航空就陆续拖欠员工工资,甚至连社保都断缴。起初还隔几个月发一次工资,后来直接拖到半年甚至更久。

离谱的是,工资数额完全不固定,少得让员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飞行员去送外卖、开网约车,地勤员工摆摊做小生意,这样的画面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公司高管信誓旦旦表示,幸福航空肯定会继续运营,还在“想办法发工资”。但员工们心里很清楚,这不过是安抚人心的“空头支票”。

“飞机停飞,航班取消,这还能叫航空公司吗?改名叫‘幸福地勤’吧!”

“欠薪、债务、停飞,感觉这公司离倒闭不远了。”

幸福航空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幸福航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商业竞争中,管理的重要性不亚于产品本身。

航空业,一直被视为辉煌的象征,但在金光闪闪的外表下,经营的暗礁却不容忽视。

一家公司,如果连员工都无法“幸福”,又怎么能让乘客感到放心呢?未来的幸福航空,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债务、管理、员工权益,这些难题是否会得到妥善处理?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