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一书可能是最喜欢给角色起绰号的小说了,哪怕是后来的武侠小说,像水浒传这样宛若强迫症一样给主角方一百零八个角色都起一个绰号的也是绝无仅有。而这些绰号有些不知道是施耐庵有意而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起的颇为抽象,本文就来聊聊水浒传一书中那些极其抽象的角色绰号。

水浒传
“小温侯”吕方
单纯只看“小温侯”这个绰号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说吕方跟吕布一样也用方天画戟,同时穿着打扮类似,并且也姓吕,那么起一个“小温侯”也不过份,真正的问题则在于吕方的“小温侯”来源于他平日里爱学吕布为人。
那个穿红的说道:“小人姓吕名方,祖贯潭州人氏。平昔爱学吕布为人,因此习学这枝方天画戟,人都唤小人做小温侯吕方。因贩生药到山东,消折了本钱,不能勾还乡,权且占住这对影山,打家劫舍。
这就离谱了,吕方的为人有啥好学的啊,虽然水浒传成书在三国演义之前,这时候还没有“三姓家奴”的经典场面,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三国志平话里吕布的形象,都不是什么好人,吕方好学吕布为人,得亏没有当场来一出拜宋江为义父。

“镇三山”黄信
有句话叫做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但这句话在黄信身上是不成立的,因为他这个“镇三山”是自己起的,甚至施耐庵在黄信身上带上了诸多调侃。
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恶山,第一便是清风山,第二便是二龙山,第三便是桃花山。这三处都是强人草寇出没的去处。黄信却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因此唤做镇三山。
这个绰号,原文就说是来自黄信“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自夸俩字就知道施耐庵是告诉读者,黄信没这个能力。我们看三山有谁就知道了,清风山是著名的清风三废,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和白面郎君郑天寿,其中作为大寨主的锦毛虎燕顺连原文写明“枪法却慢”的张清数回合都接不住,成了全书唯一一个被张清用纯枪法就能吊打的角色。
而这样的货色,加上不如他的王英和郑天寿竟然十回合就能击败黄信。甚至这还是一场步对马,双方实际差距其实更小。
三个好汉一齐挺起朴刀,来战黄信。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并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怎地当得他三个住?

黄信
十回合被击败是什么概念呢?意味着黄信单打独斗都未见得打得过燕顺,毕竟水浒传里回合和倍数多少也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吕方三十回合败给曾涂,那么加上跟他一样水平的郭盛,也仍然不是曾涂对手,但吕方五十回合败给石宝,那么加上郭盛就能跟石宝打成平手,甚至按照描述石宝疑似处于守势。这里黄信以马对步的优势十回合落败,说他单人不如燕顺大有可能。
再看跟其他俩山寨对比,二龙山是鲁智深、杨志、武松,这都不用比,当然黄信吹这个牛的时候,二龙山统领可能是邓龙,那黄信还是可能打赢的。
最后是桃花山,李忠和周通,李忠单挑呼延灼是十回合出头落败,虽然不算强,但清风三废这仨加起来也咋看都不像能比得上呼延灼的,更别说黄信还有马对步的优势,黄信要打李忠其实也是十分费劲。

李忠
前面说施耐庵对黄信的描写颇多调侃,其实不光是武力分析,再看黄信看见清风三废劫囚时的态度。
这黄信是个武官,终有些胆量,便拍马向前看时,只见林子四边,齐齐的赶过三五百个小喽啰来,一个个身长力壮,都是面恶眼凶,头裹红巾,身穿衲袄,腰悬利剑,手执长枪,早把一行人围住。
原文说黄信“是个武官,终有些胆量”,有胆量就是有胆量,啥叫“终有些胆量”?说白了就是有点胆子,但不大,这比直接写黄信无胆还有喜剧效果,而再看黄信说清风山这三五百小喽啰的描述其实结合他只是有些胆量的描写也大为可疑,清风寨只是一个势力平平山寨,你说这三五百小喽啰个个“身长力壮”?整个清风寨人马也差不多也就这么多吧,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精锐?怕不是黄信上来就被吓到了,所以这里描写的其实是黄信的主观感受。

黄信
“神机军师”朱武
朱武的这个“神机军师”抽象就在于他认识阵法,但不会破阵,说是会排阵法,但就是被人吊锤,最后斗阵没有赢过一次,但其实这也不怪他,他第一次登场在百回本原本是这么描写的:
且说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定商议∶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那人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本事,广有谋略;第二个好汉,姓陈,名达,原是邺城人氏,使一条出白点钢枪;第三个好汉,姓杨,名春,蒲州解良县人氏,使一口大杆刀。
百回本说朱武“虽无本事,广有谋略”,袁无涯的版本中应该是觉得这句话是一句病句,所以给改做“虽无十分本事,精通阵法,广有谋略”,其实这里的无本事未见得是病句,因为这里的“本事”可能是专门指代武艺的,后续版本改也无所谓,但错就错在加了一个“精通阵法”这个不存在的设定,就显得很搞笑。

朱武
我们看朱武这个“神机军师”怎么个“精通阵法”,玉田县之战,辽将耶律得重摆下五虎靠山阵,朱武先是吹嘘说辽国人的阵法不足为奇,看我以鲲化为鹏阵应对:
那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引兵先到玉田县,将军马摆开阵势。宋军中朱武上云梯看了下来,回报卢先锋道:“番人布的阵,乃是“五虎靠山阵”不足为奇。”朱武再上将台,把号旗招动,左盘右旋,调拨众军,也摆一个阵势。卢俊义看了不识,问道:“此是何阵势?”朱武道:“此乃是“鲲化为鹏阵。””卢俊义道:“何为“鲲化为鹏?””朱武道:“北海有鱼,其名曰鲲,能化大鹏,一飞九万里。此阵远观近看,只是个小阵,若来攻时,便变做大阵,因此唤做“鲲化为鹏。””卢俊义听了,称赞不已。
结果实战如何呢?答案是被辽国直接吊打,全靠卢俊义自身武艺过人才得以脱身,要不是卢俊义勇猛,怕是当场阵亡,多亏了宋江派兵来救后才解围。
四个番将,乘势赶来;西北上来的番军,刺斜里又杀将来,对阵的大队番军,山倒也似,踊跃将来,那里变的阵法。三军众将,隔的七断八续,你我不能相救,只留卢俊义一骑马,一条枪,倒杀过那边去了。

朱武
征伐辽国,斗阵的情节很多,朱武基本上都有发言,但细看下来简直是施耐庵在高级黑,对决兀颜延寿,朱武虽然识破了兀颜延寿的太乙三才阵、河洛四象阵、循环八卦阵,最后确定这个阵法本质是诸葛武侯的八阵图,但偏偏朱武非得卖弄一句说这阵法“人皆不识”,但实际上原著中八阵图第一次出现是芒砀山对阵樊瑞,樊瑞布的就是武侯八阵图,结果是朱武被吊打,当然樊瑞还会法术,姑且不算纯粹输给阵法,但问题是这一战公孙胜其实也立刻就看出来是八阵图,还把阵法图纸给了宋江、吴用。
也就是说朱武卖弄半天,还说啥人皆不识,实际上宋江、吴用也都认识,最后诱使兀颜延寿攻打九宫八卦阵还是宋江自己的主意,朱武真就起了一个认一认阵的作用。
征辽的巅峰对决是兀颜光摆下太乙混天象阵,朱武又是认得阵法不会破阵,这似乎还也没啥用吧?破太乙混天象阵还是九天玄女托梦告诉宋江破解之法。

“百胜将”韩滔
韩滔外号的抽象点在于,给他这么一个百胜将的绰号,但他几乎可以说完全没赢过,出场被秦明二十多回合吊打,打东平府又被董平吊打,攻打东昌府被张清一石子爆头,这里甚至还提到韩滔要在宋江面前显能,这才去打张清,属实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啊,前面远胜你的徐宁都被石子打翻了啊,大名府一战趁着秦明大战索超,冷箭射中索超勉强算是战绩。
最后退场则也是抽象,对阵的金节本就有意归降,跟韩滔略微打了几回合就诈败走人,想让宋军追击搅乱自家阵型,哪知道阵上的高可立看见韩滔追得紧了,一箭过去直接把韩滔射下马,然后张近仁补刀杀了韩滔。
原来金节素有归降大宋之心,故意要本队阵乱,略斗数合,拨回马望本阵先走。韩滔乘势追将去。南军阵上,高可立看见金节被韩滔追赶得紧,急取雕弓,搭上硬箭,满满地拽开,飕的一箭,把韩滔面颊上射着,倒撞下马来。这里秦明急把马一拍,轮起狼牙棍前来救时,早被那里张近仁抢出来,咽喉上复一枪,结果了性命。
另外韩滔“百胜将”绰号来历估摸着也属于典型的商业互吹型,原文说是他“曾应过武举出身,使一条枣木槊,人呼为百胜将军”,完全不提上阵战绩,那自然水分大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