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12兽首:8尊回归,4尊仍在漂泊
圆明园,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皇家园林,虽历经岁月侵蚀与战火摧残,但其昔日的壮丽辉煌仍令世人无限遐想。园内的十二兽首铜像,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的艺术瑰宝,更是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如今,十二兽首中已有8尊历经波折回归祖国,然而,剩下的4尊却依旧下落不明,它们的去向成了萦绕在人们心头的谜团。

圆明园兽首的前世今生
十二兽首本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清宫廷匠师精心制作,诞生于乾隆年间。郎世宁最初的设计方案是采用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但乾隆皇帝认为这有悖中国伦理道德,遂要求重新设计。于是,郎世宁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与西方的喷泉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这独具特色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这些兽首以精炼的红铜铸就,外表色泽深沉,内里蕴有金光,历经岁月却不易生锈。它们呈“八”字形状,排列在海晏堂外的水池两边,被当时的人们称作“水力钟”。每天,十二生肖会依照时辰轮流喷水,一个生肖代表一个时辰。而在正午时分,十二兽首更是会同时喷射,场面壮观,设计精巧绝伦,堪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流失海外:民族之殇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的铁蹄无情地踏入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殿堂,瞬间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英法联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奇珍异宝被他们疯狂掠夺,十二兽首铜像也未能幸免,自此流失海外,这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沉重缩影。自那时起,十二兽首便在异国他乡颠沛流离,开启了它们漫长而坎坷的回归之路。
艰难回归:凝聚民族力量
历经百余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家相关部门、爱国人士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十二兽首中的8尊已陆续回归祖国。上世纪80年代,牛首、虎首、猴首被发现。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在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会上,毅然参拍,分别以774.5万港元、1544.475万港元和818.5万港元的价格将牛首、虎首、猴首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2003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的下落,后经澳门赌王何鸿燊捐款购回,猪首回归祖国,同样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2007年,何鸿燊先生又以6910万港元购得马首铜像,并于2019年将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回归圆明园永久收藏。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从原持有人手中买下鼠首和兔首铜像,并在北京宣布无偿捐赠给中国,这两件兽首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外,龙首据相关消息称,在上世纪80年代被中国台湾收藏家购入,目前在台湾收藏保存。


四尊下落不明:谜团重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这4尊兽首至今仍下落不明,不知所踪。多年来,无数专家学者、文物爱好者以及相关机构从未停止过对它们的寻找,但始终未能获得确凿的线索。曾有一些零星的消息传出,但最终都难以证实。比如,居住在美国弗吉尼亚山区小镇的华人郑安迪,声称自己曾以1000美元的价格在旧货店买到一尊狗首铜像,他根据铜像外观材质判断,其极有可能是圆明园十二兽首中的狗首。但由于缺乏专业的鉴定手段和足够的资金,这尊铜像的真伪一直无法确定。还有在2003年10月,香港贞观国际拍卖公司预定拍品中,有被认为是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之一的狗首铜像,但因狗首的真伪之争以及香港各界对“赃物”拍卖的强烈批评,最终拍卖未能如期进行 。


这4尊兽首或许被私人收藏家秘藏,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公开其收藏信息;也有可能在历史的动荡变迁中遭到了损坏,甚至已经不复存在;抑或是仍流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但无论如何,找回这4尊兽首,让十二兽首重新团聚,一直是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的深切期盼。

圆明园十二兽首不仅仅是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它们更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寄托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国家尊严的捍卫。尽管找回剩余4尊兽首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国际合作的持续深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4尊下落不明的兽首终能重回祖国怀抱,十二兽首得以完整重聚,续写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壮丽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