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袁洪究竟有何来历?七十二变从何而来?封神后又成超天大圣?
卧龍短剧

※本文基于《封神演义》文学性解读,内容纯属艺术创作,请勿关联现实宗教※

梅山深处藏玄机,袁洪一棍动乾坤。封神战场上,这白猿妖王不借法宝,单凭七十二变与杨戬斗得日月无光,竟逼得女娲娘娘亲赐山河社稷图方能降服。他究竟师承何方?为何封神榜上落得“四废星君”的讥讽之名?且看这猴妖的逆天传奇。

一、梅山古洞窃天机:偷师自学的野路子妖王

诗云:“幼长梅山下,成功古洞中。曾受阴阳诀,又得天地灵。”(《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

袁洪本是通臂白猿,血脉暗藏上古神猿灵性。某日误入梅山云梦洞,触得机关跌入秘境,见石壁悬着三卷天书:

下卷《阴阳诀》:炼气化神,吞吐日月精华;

中卷《地煞七十二变》:演化飞禽走兽、山石草木之相;

上卷《天罡三十六法》:修成可断头重生、元神出窍,堪称保命绝技。

为速成神通,他吞食洞中先天灵根青梅果。此果乃混沌初开时梅山灵脉所凝,一颗抵百年苦修。袁洪啃果如嚼糖豆,未及千年已至金仙之境,更统领梅山六妖(狗圣戴礼、牛圣金大升等),结义为“七圣”,占山为王,终日饮酒作乐,好不逍遥。

补充说明:此天书渊源竟与孙悟空师承暗合——菩提祖师传悟空七十二变时曾言:“此乃玄女所遗小道”。两代猴王,功法同源!只是袁洪偷师自学,根基虚浮;悟空得名师指点,终成斗战胜佛。

二、七十二变战封神:无宝傍身的血泪史

原著写袁洪战杨戬“各使神通,变化无穷,凡人世物件禽兽,无不变化”。他化飞鸟遁走,杨戬变苍鹰追击;他变毒蛇盘踞,杨戬化蜈蚣撕咬。二人斗法三日,梅山崩裂、江河倒流,却始终难分胜负。

然袁洪虽通玄功,却无镇教法宝傍身,屡屡吃瘪:

1. 对阵杨任:五火七禽扇一扇,他“化白光而去,只烧死一匹白马”(《封神演义》第九十回);

2. 遭遇韦护:降魔杵裹挟须弥山之力砸下,“将白马打得如泥”(第九十一回);

3. 夜袭周营:被哪吒九龙神火罩逼得弃马而逃,坐骑再成焦炭。

周营传笑谈:“袁大将军出征,马厩先减员。”此窘境恰似西游孙悟空遇法宝便束手——妖族修行终难破“有术无宝”之局。更讽刺的是,封神榜竟赐他“四废星君”封号:废谋略(分兵送死)、废德行(见死不救)、废法宝(无一神兵)、废坐骑(连斩四马)。天道嘲弄,莫过于此!

三、山河图里现真性:一念之差定生死

女娲娘娘亲临战场时,冷笑道:“偷学天书卷首‘非心正不可修’的戒律,你可曾细看?”言罢掷出山河社稷图。此图乃先天至宝,能勾动七情六欲。袁洪入图后,眼前竟浮现千年梅山旧景——桃花灼灼、青梅满枝,群猴嬉闹间,一白猿独坐石上啃桃,浑然不知修行为何物。

他忽觉手中一气水火棍重若千钧,喃喃道:“若当年未入古洞,做个野猴又何妨?”正是这一念松动,被杨戬趁机擒拿。姜子牙祭出斩仙飞刀,白光绕颈三匝,猴头落地封神。

诗评袁洪之死:“空有几般玄妙法,难免今朝赴灵台。”(第九十二回)所谓神通不敌天数,草根逆袭终是泡影。

四、佛门因果续前缘:从四废星君到超天大圣

封神后传:梅山灵根所化黄眉老祖,念旧主恩情向弥勒佛求情。他献上袁洪残存元神,泣告:“此猿虽狂,却存赤子之心。”弥勒佛笑拈青梅道:“既恋梅山一树雪,何不随我证金身?”遂以功德池水重塑其躯,授“神猴将军”之位。

西游时代,袁洪见悟空大闹天宫,抚掌笑叹:“这泼猴倒比我当年少废四匹白马!”后化身弥勒童子黄眉,设小雷音寺考验取经团时,见悟空使七十二变,竟偷偷传音:“变化之道,当学玄女天书第三卷!”——此乃后话。

总结:

袁洪之败,恰是封神世界“根脚决定论”的缩影。纵有通天本领,无圣人荫庇、无法宝傍身,终究难逃“四废”宿命。然其佛门转机,又与孙悟空成斗战胜佛遥相映照——天道虽严,终为妖族留一线生机。两代猴王,一为榜上囚徒,一为斗战尊者,个中因果,皆在“缘法”二字。

下一篇预告:韦护降魔杵为何重如须弥?封神后竟成韦陀菩萨!

※特别声明:本文基于《封神演义》文学解析,所有情节均为虚构演绎,不涉及现实宗教与历史人物评价,特此说明※

#封神演义##西游记##袁洪##杨戬##故事#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