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引言
坎上浮图已拂天,椒兰遗馥尚依然。 九重无复脩常贡,空有香名与邑传。——《香水·坎上浮图已拂天》
在我国古代早就有对香料制作的记载,从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平笔下的兰、蕙;五代十国时期,从阿拉伯地区引入制作的蔷薇露,深得当时贵族女性喜爱,素有“衣敝而香不减”。宋代,有《墨庄漫录》记载了使用玫瑰油加众香煎炼而得的一种香水。而明代则使用蒸馏进一步实现了香水的提纯。由此,香水自古来就早已陪随在国人身边。
自古,追求美丽便是人类的天性。在史前社会,那会的人类学会了制作简易装饰物来装饰自己外貌。爱美便是对追求美丽的本能体现。当下,随着社会和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发展,化妆品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特别是对带有独特香气的液体香水更是爱不释手。
公元前1500年的尼罗河流域,随着古埃及的文明发展,香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甚至当时举世闻名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规定不喷香水违法,这也是香水普及的最好证明,她死后,埃及对香水的狂热也便告一段落。当香水来到了古希腊时,希腊女性们改善埃及的香水制作技术,让当时的人们养成了在自己身体的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香水习惯。16世纪的西欧,法国巴黎由于贵族之间的联姻而使得香水这一饰品逐步流行起来,直到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将其推崇到巅峰。由此不断的发展,香水逐渐变成了一种具有个性的文化,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流传。
可或许谁也想象不到,一瓶小小的香水竟然会成为作案的工具。历史上的欧洲曾经发生过一起“香水案”,4滴香水便能无情夺走人的性命,600名妇女利用这一手段让自己的丈夫见了上帝,让人不寒而栗。
17世纪的南欧意大利,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种类似包办婚姻的风俗。完全依赖父母的喜好来决定子女的婚姻,就算这对男女至此前都互不认识。这样看起来,和我国旧社会也有兴许相似,唯独区别却在于,意大利的教会能出面干涉,由于那时的人们对于婚姻理念时神圣不可亵渎,结婚之后便不可离婚,然而这些造成这桩案件的发生。
这种婚姻在意大利便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矛盾,由于和自己结合之人并非符合自己的心意,无数的家庭因此分崩离析。在那个父系至上的社会当中,子女难免会受到残酷的压迫,也就让他们产生了令可孤独终老也不愿意和并非自己所爱之人生活下去的心理。那时,一名叫做茱莉亚·托法娜便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香水师,而他的秘密便是一种叫做“托法娜仙液”的香水。她将其大量卖给了当时意大利巴勒莫的女性,然而这一香水唯一的功能,便是能在4滴内杀死一个正常男性。
这是一种由亚砷酸制作的无色无味的液体,将它滴入受害者任何可以摄入的地方便能使其产生砷中毒。然而这一手段却因为当时受限医疗水平或者尸检技术落后无法被诊断出来,只能被迫将其定为慢性病致死。这一香水立刻解决了当时家庭矛盾,获得了大量的订单。时间来到165年,也许是突发良心的一位新顾客买下香水准备杀害自己的枕边人,却心软下不去手;哭着说出了真相,最终换来的一顿毒打和茱莉亚的被捕。让人惊讶的是这名制毒师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反而交代了全部,她制作的“托法娜仙液”的香水至少已经卖给600名女性,并成功让他们获取了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同理,那就意味着至少已经发生600多期凶杀事件,却因为受时代限制,让凶手都没受到应有的制裁。
事件一经报道,愤怒的人们将茱莉亚的女儿与助手都处死,而茱莉亚被送上了绞刑架。之后人们销毁了全城的她所制作的“托法娜仙液”。但后世之人却难以忘记她的所作所为,她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帮助受到封建家庭迫害的女性得到独立,最后却变成了她疯狂敛财的暴行。
结语
一段不美好的婚姻和一段无法便斩断的婚姻所酿成的惨案固然让人感受到悲哀和无奈,但也促成许有文学作品或者报刊杂志的夸大描述,但这是因为这样的报刊和文学改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意大利婚姻制度的变革。爱情和婚姻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它们理应是美满,幸福的,不要因为某些因素,破坏了两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让有情人最终分离。
参考文献:
《香水·坎上浮图已拂天》
《墨庄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