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日本有一个蜚声世界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名叫鸟居龙藏。
此人一生未受过正统学校教育,但勤奋读书,刻苦研究,终成一代饱学之士。
鸟居龙藏生长于日本,却不单单属于日本。他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审视世界,所作所为跳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范畴和领域。在他的眼里,日本不过是一个远居海上小岛的荒芜蛮夷之地。他研究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认为中国的华夏文明是影响世界文明的中流砥柱。
鸟居龙藏一生之中最大的成就是发现和挖掘中华红山文化,给以后的人们保留了一笔巨大的人文遗产和精神财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鸟居龙藏是公开反对日本侵华的科学家,受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压,他的大部分时间在中国渡过,但日本人的身份又让他饱受中国人冷落,最终,寂寂无闻地死去。
鸟居龙藏在中国考察红山文化时,曾游奉天故宫,拍下了一张两只大怪兽的标本照片。
这张照片后来发表于1925年的一期日本《历史写真》摄影杂志中。
照片中,两头怪兽伏于桌上,左边的一头可以看到全貌,身显光亮,嘴尖,爪勾突出,深目,身形与穿山甲有几分相像。但旁边的文字提示,此兽身长2.55米!右边一头虽然只看到一足,但文字提示,它比左边那头更大,身长2.62米。
可以推测,这两头怪兽存活时,体重应该都超过了千斤。
这么庞大,长相又这么奇特的怪兽,到底是何种动物呢?
有人从四足、头尖、体硕、趾间有利爪等特征判断,认为这是传说中的大懒兽。
但这种推测是站不住脚的。
原因很简单:一、大懒兽主要分布在美洲;二、大懒兽和恐龙一样,属于史前动物,早就灭绝了。
当时的日本人弄不清楚,就当作一个谜留了下来。
现在,这两头怪兽的标本还保存在沈阳故宫清宁宫。
中国专家们也早已“破解”出它们的身份了——其实就是体型庞大的东北黑熊瞎子。
中国专家们说,它们的外形之所以看起来不像熊而像穿山甲,那是因为在标本制作过程中,人们往它们的体内塞填充物,导致严重变形,成了面目狰狞的大“怪兽”,这是历史开的玩笑,无须大惊小怪。
但中国专家们的解释并不能服众。
如果,这只是两头除了体型庞大之外别无特殊之处的东北黑熊瞎子,清朝统治者为什么独独对它们青睐有加,特意制作成标本?
专家们的说法是,这两头东北黑熊瞎子力大无穷,又通灵性,清太宗皇太极安排它们协助侍卫守护大清门。某次,皇太极经过大清门
的时,忽遭刺客袭击。就靠这两头东北黑熊瞎子反应快,扑上前去奋力将刺客扑倒,救了皇太极一命。而皇太极为了感谢它们的救命之恩,封其为“镇殿侯”,在它们死后,让人将它们的遗体制成标本保留下来。
沈阳故宫清宁宫里的确是有一个“镇殿侯馆”,但没有任何记录可以证明专家们说法的可以成立。
历史上,满清的档案最为详实。皇帝、汗王,每日起居均详细记录,就算宫中饲养两熊也会有相关记载,更何况熊扑刺客救驾、皇太极以熊为救命恩人,封熊为侯这样的大事呢?
可是,你翻遍
翻烂所有的满清档案,都不可能查得出专家们所说的传说,这也证明专家所说只能是传说,纯属无稽之谈。
两头怪兽的相片发表在1925年日本的《历史写真》摄影杂志后,种种关于怪兽的传说不胫而走。东三省博物馆即于次年(1926年)编撰了一本《博物馆陈列古物册》,上面记载:“凤凰楼”内展有“黑熊皮二个”,附有说明“乾隆十九年阿将军献”。三年后,即1929年,奉天故宫博物馆编撰的《奉天故宫博物馆要览》,也沿袭此说,记:“第五陈列室凤凰楼”内陈列有“大熊两个”,后附说明“黑色,性猛,系吉林产。乾隆十九年阿将军献”。
不难看出,专家们认定这两头怪兽是东北黑熊瞎子,其实就是受了《博物馆陈列古物册》和《奉天故宫博物馆要览》的影响。
即:现代的新专家上了民国时期旧专家的当。
这两头怪兽到底是什么动物,尚须进一步考察。
写到这儿,笔者不由想起史书上关于几种怪兽的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春,叔孙氏出处狩猎,车夫鉏商猎获了一头怪兽,认为是不祥之兆。大家带着它去请教见多识广的孔子,孔子一看,就说:“这是麒麟啊。”
幸亏孔子见多识广,知道这头怪兽是麒麟,不然,大概会被说成黑熊瞎子给宰杀了。
《明太宗实录》卷三四、卷一四○记:永乐二年九月,封地在河南开封的周王朱橚进京觐见永乐大帝朱棣,进献了一头名叫“驺虞”的神兽。
“驺虞”到底长啥样,没制作成标本保存下来,不然,专家可能就说是黑熊瞎子了。
《清史稿》甚至记:康熙七年七月,咸宁有龙游于县署前,雨霁,不能升跃,市人系其颈以游于市。
龙被百姓捉起来游街,却没能制作成标本。不过,也没什么可惜的,否则,现代专家看了,多半也会说成是体型庞大的鳄鱼或别的什么东西,反正,没什么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