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十大灵异事件之营口坠龙:10米长龙从天而降,数万人亲眼目睹
史海拾贝

温馨提示:本文非现实新闻,含部分传闻,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前1/2免费阅读

在我心目中,婉容和营口坠龙属于同一类故事。可能大家要奇怪了,一个历史悲剧,一个神秘生物,怎么就能是同一类呢?

其实,不知道大家听过孔子的那个故事没?西狩获麟,孔子看见鲁王(鲁哀公)捕获了一头麒麟,然后跟自己的学生说,我们走吧,我孔子一生就此封笔,再不写作。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一直觉得,日本人可能比我们更懂这个西狩获麟的故事,中国人潜意识当中会非常信仰某种叫做时代感的东西吧,就像孔子一样,我们都会觉得,一个时代过去了,我们就不要再重复那个时代的工作,我们也可以跟着翻篇了。

而孔子所谓的时代结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麒麟被俘获,昔日的神兽如今变成了人间的猎物,孔子知道,他向往的那个时代过去了,于是封笔,中国历史也从那以后彻底走出从上古一直到春秋的贵族时代,开启了战国以及后来郡县帝国的平民时代。可能扯得有点远,我们还是先来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下,营口坠龙的整个故事。




2004年·辽宁营口

故事从2004年的一天早晨说起。这天的营口城区像往常一样平静,史志办公室的楼下,一个老人在搀扶中缓缓的爬上了楼梯。他手中拿着一个包裹,说要给办公室的专家们看看这些自己收藏了整整70年的骨头。包裹一层层打开后,里面是五块看起来很普通的骨头。专家们有点奇怪,似乎正好开口,老人家,我们这里是史志办,鉴定骨头需要找动物专家啊。但老人却略带着几分神秘的抢先说,我这几块骨头,可是龙的骨头。

专家们憋不住笑了,龙不是传说中的生物吗?怎么还有骨头?另外,您老人家拿五块龙骨来史志办又是什么意思呢?显然,老人家有备而来,他缓缓的讲出了70年的故事,那还是1934年的伪满洲国时代。

那年夏天,在营口地区内接二连三的出现了目击真龙的报道,有村民声称自己救治过受伤的巨龙,有村民声称自己闻到了龙尸腐败的参天臭气,到最后,报纸上甚至刊登过一张龙骨遗骸的展示照片……等等等等。老人之所以来史志办,就是希望能够让专家们重新找出当年的报纸。他也想为自己手上的这五块龙骨还原真相。

起初史志办的专家们还不相信,但当他们仔细端详这些龙骨,似乎发现了某些不同,骨头的外延好像带有明显的角质,一处切面上有着类似水纹的纹理,还有一块有着明显敲击过的痕迹,好像并不完整。虽然史志专家们并不一定看得出这几块骨头生物学上的意义,但是,对古玩的直觉告诉他们,这几块骨头可能真的有七八十年的历史,老人也许是认真的。但是,70年前的史志档案也不是说翻就能翻,专家们只能让老人先回去等消息,他们继续深入调查。

龙骨事件很快就在史志办里传开了,果然,不久以后,一位同事在整理旧档案的时候,发现了1934年的报纸,上面赫然写着《蛟类涸毙》,蛟类就是龙的代称,涸毙是干涸致死的意思,而标题的旁边则醒目的印着老人提到过的龙骨照片。史志专家们读完这篇报道以后很细心,他们发现,副标题中有《研究之一》的线索,于是继续翻看临近日期的报纸,一共找出来四篇连续报道。报道单位是《盛京时报》这是当时辽宁地区非常著名的报纸,应该不是胡乱编纂的小报。而当我们把四篇报道连起来,一个模糊的故事就出现了。

1934年8月11日报道,巨龙第一次出现,是8月9日,下午三点左右,在东小街附近,一个村民在芦苇荡里割芦苇,他突然看到一个10米长的巨大骸骨,赶忙报警,伪营口市第六警察署出动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骸骨全长10余米,有两只角,每只长1米3左右,但这是什么骨头,全然不知。之后警员们将其运回六署,在等待专家鉴定的时候,消息走漏,从8月9日早晨开始,有2000多人聚集到六署门外观看骸骨,观众们都说,这是因为前几天大雨天上坠落下来的龙,是祥瑞之兆。8月12日报道,继续昨日调查,最早见到这个巨物的人,是一个叫某甲的舳舻船操作员,他于8日清晨,在河湾处发现,当时皮肉已经腐烂,根据最初调查警员的说法,龙骨全长28节,被搬运前,地面有被龙爪冲击的土坑,宽6.6米,长16.6米左右,土坑边缘有清晰的爪印。这究竟是不是龙?有待生物专家进一步鉴定。




8月14日报道,专家鉴定出来了,水产高级中学的校教授说,这应该是蛟类,因为大雨导致河水暴涨,逆流进入河道,后来搁浅,干涸而死。现在,巨龙的骸骨已经移至河北边的西海关门前广场展览。同时,这则报道旁边还有展览现场的龙骨图片。8月17日报道,经伪省立高级中学渔捞科张教授判定,这是蛟类,死因为搁浅,骸骨将在今日发给伪县立师范南校制作成标本。但是,后来这具标本在哪里? 一切线索就都淹没在历史当中了。

难道老人拿来的那五块骨头就是当初的标本?接下来的工作,史志办的专家们分两头同时行动,一方面,他们前往大连请生物专家鉴定五块骨骼;另一方面,他们继续走访营口市内上年纪的居民,看看他们是否还记得70年前的这件事儿。

很快,大连的专家鉴定出来了,老人的骨骼并不是龙骨,而是野马的牙齿。同时,动物专家们还认为,照片里的龙骨是某种小型须鲸,那两只角其实是须鲸的下颌骨,说完,还给摄制组现场制作了一个须鲸龙骨,看着和照片里很像。

另外走访的调查组也发现了新的故事,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自己亲眼见过这条龙,还有老人说,自己发现龙的时候,龙还没有死,附近的居民还有好多人提着水去给龙浇水。但没过几天,这条巨龙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看见活物的地点是田庄台,而报纸上说,发现骸骨的地方是鸭舌岛。很可能居民们没有说谎,他们在上游救治了巨龙,巨龙趁着最后一口气,游到了下游的鸭舌岛,但不仅搁浅的芦苇当中,离渤海入海口仅仅10公里而已。居民口中的巨龙会是什么呢?

动物专家一致认为就是某种小型须鲸,虽然渤海里很少有须鲸出现,但不排除当时的暴雨导致河水暴涨,有一头小须鲸逆流游到了田庄台附近,然后被村民们救治以后,游回鸭舌岛,并最终搁浅死亡。

但很显然,专家的说法解释不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

当时的《盛京时报》报道,巨龙的骸骨是28节,而须鲸的脊椎骨则是56节,同样,当年专家鉴定的描述也和须鲸不相符,比如,描述中说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10厘米左右,肋骨每根长十几二十厘米,尾部有立板形骨骼,这些尺寸和须鲸的尺寸,结构也都是对不上的。所以,当年发现的龙骨究竟是什么? 其实,至今依旧是未解之谜。

另一条解谜思路

皮尔当人,辽宁古盗鸟,古生物史上有很多谜中谜,案中案的经典造假事件。所以,这里的巨龙骸骨会不会也是某种动物拼接所故意造假的生物呢?恰好这些骸骨最后遗失了,也似乎在侧面说明造假者做贼心虚销毁证据。那谁会如此煞费心思的造假,他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有人将营口追龙的整个故事放到了历史大背景中,伪满洲国,日本,龙,坠落。是不是突然看出了什么问题,很可能这是一个政治阴谋。就像我们开篇说的孔子西狩获麟一样,中国人很相信时代感的命题,日本想鲸吞伪满洲国,那它就一定要从文化和信仰上告诉满洲人,一个时代过去了,你们接下来要跟着新时代的步伐前进。所以,龙,这个民族象征被从神话拉进了现实,还让它在现实中无情坠落。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说我始终觉得营口坠龙和婉蓉皇后是同一类故事?因为,龙是一种图腾象征,母仪天下的皇后,是不是也是古人的另一种内心向往呢?可能我们现在对母仪天下没什么感觉了,但是,在古人心里,君臣父子,皇后、太后,还是有很高的地位和象征的。恰好《盛京时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被日本控制的媒体,它在1934年左右达到了顶峰,然后在1944年,日本投降前停办。所以,日本人的阴谋,这也是解释营口坠龙的一个思路。另外,还跟大家分享另一个更细节的思路,1934年,伪满洲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儿呢?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课本上的一个大汉奸——郑孝胥。他是个大才子,很有政治才能,文学造诣也很高,光绪八年的福建解元,他后来对溥仪的影响很大。还记得溥仪在故宫当中的时候吗?他和婉蓉似乎没有什么政治抱负,整天就想着飙车、打球、吃西餐,甚至当时据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说,皇上大婚后,是打算带着婉容皇后出国留学的。但后来,溥仪为什么没有走这条路呢?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郑孝胥给溥仪上了一堂历史课,这堂历史课,郑孝胥只给溥仪讲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石敬瑭。然后,溥仪就决定,要在郑孝胥的辅佐下,做第二个石敬瑭。



石敬瑭在我们的课本里是著名的儿皇帝,出卖燕云十六州的那个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和溥仪的境遇很像,石敬瑭当年不甘心被南方的赵宋前身推翻,于是,他就跑到东北,投靠了契丹人,还把契丹人一直觊觎的燕云十六州给了契丹。这也就导致最终宋朝始终无法统一,但后来呢?契丹人现在在哪里? 他们被石敬瑭带入中原以后,也慢慢的变得越来越中原,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所以,很可能当初溥仪和郑孝胥的计划也是学石敬瑭,把日本人引进来,再让他们和契丹一样,慢慢消失。这种慢慢被融化的感觉,溥仪应该深有体会,想想他们满洲八旗,不也是这样消失的吗?因此,有了这个线索我们就可以继续看1934年发生的大事儿了。

这一年,郑孝胥开始和日本发飙了,他当时是伪满的总理,从政治上他开始不断的反对日本对伪满的压制,并在自己的王道书院中宣称,伪满洲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该让他自己走走,不该总是处处不放手……这是发生在1934年春天的事儿,到了1935年,郑孝胥就被迫下野,彻底失去了政治资本。

所以,1934年夏天发生的这起营口坠龙,会不会也是日本人在敲打郑孝胥以及郑孝胥背后的那个溥仪呢?因为,尤其是在满洲,龙是皇权的象征,满洲人对龙的理解,可能比中原人更加具有皇族意义。比如,在唐朝、春秋、以及更早的时候,中原的龙并不是这种蛇形,而是兽形,兽形龙也并不是和皇家专用有什么关系。是到了宋朝,蛇形龙才出现,但也和皇家关系不大,所谓的皇帝专属五爪龙,这其实是蒙古人带来的草原习惯,然后明朝继承了,再到清朝又被发扬光大。所以,为什么草原人会有皇帝专属五爪龙的传统呢?其实,这背后还有有关龙起源的故事,我们不妨继续分享分享。

中华第一龙

这是中华第一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的红山文化区,专家把它叫做玉猪龙。所以,其实,我们的龙文化很可能最开始就是从草原上来的。另外,你看着这个玉猪龙是不是觉得有点怪怪的?那就是,请问专家,你是怎么看出来它是一头猪的呢?至今我们没有查到专家们鉴定这是玉猪龙的最原始说法,但是,我看到过一个玉茧龙的新说法却觉得非常震惊。



也就是说,这条中华第一龙的原型并不是猪,而是昆虫的茧。一说你是不是突然觉得很像? 大大的眼睛,佝偻的身体,很像一个在茧中孕华的昆虫啊。主张这个说法的专家叫做郭静云(OlgaGorodetskaya)教授,苏联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犹太裔。她主张,龙的原始形象是昆虫茧,因为,在古人眼里,昆虫非常神奇,可以变成茧,然后再重生,重生后竟然还能羽化飞仙。想想看,现实中,唯一一个可以重生,可以驰骋海陆空甚至外太空仙境的物种是不是就是各种昆虫?

赤峰的红山古人也许最先发现了这个秘密,它们开始崇拜昆虫茧,把它做成耳璜的形状,在死后带到贵族的耳朵上,希望他们也能像破茧成蝶的昆虫一样重生,一样羽化登仙。然后,我们把这些耳璜挖出来,就成了我们眼前的中华第一龙。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说法,比鳄鱼说,图腾杂合说,夔龙大蛇说都更加靠谱呢?也许营口坠龙,其实是日本人在用这些暗语敲打溥仪,也在让满洲人看看,你们的时代坠落了。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