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长安的荔枝:人性的本质就是欺软怕硬,做人不要太老实,不要怕事
山野渡归人

书名:《长安的荔枝》

作者:【中国】马伯庸 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大唐天宝十四年,唐明皇为了哄杨贵妃开心,听了宦官高力士的建议,命人在贵妃生辰之日送上新鲜的岭南荔枝。

可岭南距离长安五千余里,而且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换言之,谁接了这个差事,谁就只有一死。

然而,偏偏李善德这个倒霉鬼在上级和同事的联合算计下接下了这个任务。

看到忠厚老实的李善德被众人推出来当替死鬼才明白:

人这一生,就算你不主动去招惹别人,可一旦你太过于老实本分,就会成为别人牺牲的工具。

这个世界上,人性的本质其实就是欺软怕硬,你越老实,别人越欺负你,你越不怕事,别人越尊重你。

你越老实,别人越欺负你

李善德是长安城内一个十分不起眼的从九品下小官,为人老实本分,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一窍不通。

李善德唯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明算科出身,在算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只可惜,朝廷向来以文取士,算学及第全无升迁之望。

所以,李善德就算做官十八年,也还只是一个从九品小官,每月拿着微薄的俸禄,勉强够一家人的开销。

李善德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长安城内买一座宅子,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天,李善德请了半天假,理由是买房。

可是长安城内,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段,房价也不是李善德这个小官能负担得起的。

于是,李善德拿出了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还借了“香积贷”才勉强买了一进的小宅子。

虽然借贷的利息并不低,但李善德依然觉得日子有盼头,甚至拿到房契那一刻,还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然而,正当李善德一边美滋滋的憧憬着未来,一边急急忙忙的赶回上林暑上班时,却不知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等着他。

见到李善德那一刻,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同事突然之间对他笑脸相迎,曾经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色的上司刘暑令也突然对他和蔼可亲。

正当李善德疑惑不解时,刘暑令先是好酒好菜的招待了李善德一番,又装模作样的肯定了李善德的能力,最后才抛出诱饵,将荔枝使的差事交给李善德去办。

几杯酒下肚,再加上周围同事们的阿谀奉承,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李善德根本没有多想,只以为真的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所以才有机会为圣人办事。

殊不知,一切都只是刘暑令和上林暑一众人设的局。

在这些人看来,从岭南运送鲜荔枝的任务根本没有办法完成,结局无非一个“死”字。

所以,刘暑令和众人故意将“荔枝鲜”上的“鲜”字换成了“煎”。

目的就是为了糊弄李善德,让李善德成为冤大头,若不是李善德无意间发现“荔枝煎”只是一个幌子,恐怕李善德至死都不知上林暑众人的阴谋。

杨绛先生曾说: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做人苦,做老实人更苦。

李善德为什么会成为荔枝使?

究其原因,为官十八年,李善德的忠厚老实,不争不抢早已在众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知道李善德就算事后发现真相也还是会选择忍气吞声,别无他法,所以众人才会肆无忌惮的算计。

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中说:

“好人再多的仗义,也填不满坏人内心的黑洞和恶意。”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上,太过于老实,就会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

所以,你可以老实,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要一昧的退让、隐忍,否则到头来只会吃亏上当。

你越不怕事,别人越尊重你

对于李善德来说,成为专门为圣人办事的荔枝使,不是一步登天,而是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正当李善德万念俱灰之时,和李善德关系不错的好友韩十四和杜甫得知他的遭遇气愤不已,纷纷出谋划策。

要知道,岭南路远,荔枝易变,这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事,李善德的下场可想而知。

于是,韩十四给了李善德一个建议——提前替妻子和女儿安排好后路。

韩十四身为比部司的主事,日常工作是审查诸部的账目,对官场看得最为透彻。

于是点破荔枝转运使是为杨贵妃生辰准备的差事,暗示李善德在剩下的时间里仗势欺人,做一个肆无忌惮的贪官。

杜甫则给李善德讲了一个故事,鼓励李善德可以拼死一搏,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起初,李善德还有所顾虑,不敢轻易得罪人,但一想到自己退无可退,便决定肆无忌惮的横行一下,多捞些油水,尽量把香积贷偿清,给妻女留下一所宅子。

之后,李善德一改往日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作风,直接找到上司刘署令索要30贯驿使钱与出食钱。

一开始,刘署令十分生气,并不把李善德放在眼里,推诿让李善德去户部要钱。

然而,当李善德当场亮出敕牒,强调任务是刘署令指派,经费理应由上林署承担,并且以替圣人办事威胁,称若不给钱便是抗旨。

刘署令不敢担抗旨罪名,最终咬牙切齿地从部门餐费中拨出30贯给李善德。

李善德到达岭南后,当地的官员也丝毫不把李善德当回事,根本不打算配合李善德完成荔枝转运一事。

然而,当岭南经略府的掌书记赵辛民敷衍推诿,仅派几名小兵应付时,李善德直接以命相逼。

李善德利用荔枝使是为圣人办事,威胁若自己因公殉职,经略府将承担“杀害钦差”的罪名,最终迫使对方妥协。

正是李善德这种不怕事的劲,让别人有了忌惮之心,不敢故意为难。

莫言说:

“人性的本质就是,你越是行事果断,我行我素,不服就干,就越有人欣赏你;

你越是老实善良,百依百顺,胆小怕事,就越有人欺负你。”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纷繁复杂之事,或大或小,或易或难。

而面对这些事情时所展现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与态度。

不少人一遇到事就推三阻四,怯懦退缩,将困难视作不可逾越的鸿沟,未战先怯。

这种逃避、怕事的行为往往会让人看不起,也就难以被人尊重。

而不怕事的人,对什么都无所畏惧,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把困难当作成长契机,知道什么时候改进,什么时候该退,这种游刃有余的处事方式,往往让人钦佩。

你越会做事,别人越会成全你

李善德在岭南通过多次试验,发明了“分枝植瓮法”和“盐洗隔水法”,还精确规划了水陆联运路线。

再加上胡商苏谅提供资金,峒女阿僮传授荔枝种植技巧,骑手等人接力运输,可以将荔枝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11天。

然而,当李善德满怀希望回到长安申请批文和经费时,却遭遇各部门踢皮球。

户部以“字迹潦草”为由拒绝拨款;太府寺夸赞方案但称“业务不归我们管”;兵部连大门都未让进。

就在李善德绝望时,好友韩十四用三句话点醒他: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

韩十四指出:“你若独揽功劳,别人怎会帮你?”

李善德恍然大悟,按照韩十四的建议,将转运荔枝的方案献给杨国忠,并在方案中附上谢表,功劳归于岭南经略使、度支司等部门,甚至虚构他们的“贡献”。

最终,杨国忠赐予了李善德一块银牌,李善德凭此绕过流程,直接调遣资源,将荔枝成功运了回来。

很喜欢一句话:

“成全并不意味着你会失去什么,而是你将获得更多。”

当你能力不足却想要做成一件事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借力。

而借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益共享。别人得到了好处,自然就不会再故意为难你。

古人说的好: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意思是说,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很多时候,你把成果让给别人,看似吃亏,实则也成全了自己。

|写到最后|

李善德的故事结束了,但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和李善德一样的老实人,一开始本本分分,不争不抢,只会埋头苦干,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

可是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别人的得寸进尺,理所当然,以及肆无忌惮。

当你活到一定年纪,经历了低谷,看清了人心,就会明白:

人活着,既要有不怕事的勇气,也要有会做事的能力。

稻盛和夫说:

“人活着就要做一个有锋芒的善良人,遇强则强,遇弱则弱,遇善则善,遇恶则恶,该翻脸时就翻脸,才能让人看清你的底线。”

希望我们都能在看清人情世故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点个【赞】,谢谢您的喜欢!

文|山野渡归人

——END——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