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一场考试作弊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一名男子在高校期末考试中男扮女装代人参考,不仅装扮夸张、举止异常,还在被揭穿后试图逃跑。

这一行为不仅让考场一片哗然,也迅速将涉事高校推上了舆论焦点。
这起事件发生在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替考者乔装打扮进入考场,在考中被监考老师识破。

事件曝光后,学校迅速作出反应,大四女生李某扬被确认委托他人代考,校方随后决定将其开除。
替考为何如此明目张胆?监考老师是如何发现异常的?涉事男子是否将面临法律处罚?
男扮女装替考
事情发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高级会计学》期末补考中。当天上午,学生陆续进入考场,其中一名“女生”的打扮格外引人注目。

她穿着米色长裙、白色高跟鞋,还戴着鸭舌帽、口罩和假发。尽管室外温度接近30度,这位“考生”仍然穿得严严实实。

据在场的学生回忆,这名考生身材高大,步伐僵硬,站姿也显得不自然。“他一走进来我就觉得奇怪,但也没敢多看。”一名考生事后在网上留言说。

真正察觉异常的是监考老师。在考试刚开始不久,一名老师走到这名“女生”面前,要求其摘下假发与口罩。这名考生显然慌了,支支吾吾不愿配合。最终,假发被揭下,男儿本色暴露无遗。

被识破后,男子立刻试图逃离考场。据称,他挣脱控制,一度冲出教室,并迅速更换衣服试图逃脱追查。然而,现场有多名教师和保安紧随其后,将他控制下来。

他的随身物品中发现了伪装道具,包括硅胶鼻托、肤色胶带等。他显然是有备而来,甚至在伪装细节上下了一番功夫,比如选择裸粉色指甲油来增强“真实性”。
这名男子是通过网络平台结识李某扬,两人曾在考试前一周交流了考试流程与伪装策略。从装扮风格到走路姿势,他们设想了多种情景。然而,再多的准备也没能骗过现场老师的眼睛。

目前,这名男子的具体身份仍在调查中。多名学生怀疑他也是校内人士,但校方尚未公开确认。
东窗事发后被开除
随着调查深入,委托替考者的身份也被确认。她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2021级大四学生李某扬。
由于此前两次挂科,这次《高级会计学》考试是她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不过就意味着延迟毕业。

知情人透露,李某扬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泡在网吧,甚至考试前一晚都没有回宿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同学为了这门课程通宵复习。
“她可能是觉得靠别人替考更保险,”有学生如此猜测,但从事后结果看,这种想法彻底翻了车。

事件曝光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迅速响应。6月25日晚,校教务处发布了初步通报。次日,校方正式宣布,根据《考试违纪舞弊处理办法》,决定对李某扬予以开除处理。

辅导员也在班级群中发布消息,表示“开除不是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人生没有捷径可抄。”
同一时期,学校还发布了其他5起考试舞弊通报,其中包括夹带小抄、传递纸条等行为,相关学生被给予记过处分。这些记录将纳入学生档案,对今后的升学、就业等产生不良影响。
可能涉嫌“代替考试罪”
除了校内处分,这起事件还有可能涉及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若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替人考试,可构成“代替考试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

虽然此次考试属于高校内部考试,不在“国家考试”范围内,但鉴于事件影响较大,替考者是否涉嫌其他违法行为仍待官方进一步调查。
不少法律专业人士指出,若替考者确为校内学生,他不仅面临处分,也可能被列入诚信失信名单。

事件曝光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对“男扮女装替考”的手法表示震惊甚至调侃,有人形容这像是“大学版花木兰”,也有人质疑为何找不到一个女生来替考。

与此同时,也有大量声音呼吁加强高校诚信教育。有网友表示:“不是怕作弊查得严,是太多人觉得作弊不是事。”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张现场照片中,替考男子换装逃跑的瞬间被拍下,狼狈形象与考前装扮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激发公众讨论。
高校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虽然此次事件因“男扮女装”引发强烈关注,但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并不鲜见。据部分高校辅导员反映,学生考试季经常出现夹带、互换答案甚至雇人替考的现象。

校方长期在加强考风建设,也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依然面临挑战。例如,一些学生仍然在手机中保存多个“代考中介”联系方式,一旦考试临近便开始“寻求帮助”。
教育专家指出,除了加大处罚力度,还应从课程设置、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对诚信的认知。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完——
审核|黄正
注:原创首发,抄袭必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