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大军区司令88年授中将,却比政委还低,后任总参谋长,儿子成将军
跳跳历史

1988年,我军迎来了第二次授衔仪式,当时七大军区的首长们都参加了这次仪式。

由于他们都是刚提拔上来的年轻将领,所以大部分人都被授予了中将。

但有一个军区却是例外,它的司令员被授予了中将,但政委却成为了上将。

不过,这名司令员的晋升速度很快,晚年时担任了总参谋长,其子后来也成为了将军……

从小民兵到总长

上文所说的就是成都军区,司令员正是傅全有。或许会有人奇怪,怎么说一个司令员的军衔也应该与政委平级吧,怎么还会比自己的搭档低呢?

难道是他的能力不够?

恰恰相反,傅将军的军事能力不仅非常出众,甚至后来还得到了越级提拔。

他的从军经历是非常传奇的,他是山西忻州人,出生于1930年,童年时期就是伴随着日军的炮火声长大的。

由于家境贫寒,他自小就到处送煤拉炭,做苦力活补贴家用。在七岁时,日军入侵了华北,开始到处烧杀抢掠。

这让傅全有等一众底层百姓的生活更加步履维艰。

在这种受压迫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开始对日军以及无能政府感到强烈的痛恨,心中也逐渐萌生了反抗的想法。

不久,在我党的领导下,他的家乡成立了一支武工队,专门对付日军。

年幼的傅全有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连夜便报名参加了这支抗日队伍,成为了一个民兵。

之后他便开始替队伍传信、侦察敌情,多次成功帮助组织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所幸,在全体爱国同胞的团结奋战下,大家终于迎来了抗日的胜利。

虽然傅全有一次也没有拿枪上过战场,但革命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1946年,老蒋不顾人民对和平的期盼,悍然发动内战。十五岁的傅全有便在这个时候参加了解放军,正式走上了战斗之路。

当时他被编入了晋绥野战军3纵独立2旅2营4四连,成了一名普通士兵。虽然是新兵,但他在战场上的威猛劲儿却不输任何一个老兵。

在清涧战役中,他一鼓作气,直接冲到了敌人的堡垒前。他在迅速端掉敌人老窝的同时,也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头部,当场便昏了过去。

所幸,在医生的轮番抢救下,他最终转危为安。

战斗结束后,组织便给他荣记了一等功,并将他提拔为了八班班长。

得到上级的认可后,傅将军在战场上也变得更加勇猛起来。

在之后的宜瓦、扶眉、兰州战斗中,他始终冲杀在前,为消灭“二马”,解放大西北立下了无数功劳。

得到上级的赏识

到了1953年,已经担任连长的他又随部来到朝鲜,与强大的美军展开了较量。

当时已经接近战斗尾声,停战协议即将签订,但他没想到,自己刚一入朝便遇上了一场硬仗。

当时他奉命到上浦坊东南面的一个高地上侦察敌情,却不想直接遭遇了美军七师一个连的袭击。

傅全有临危不惧,面对装备优良,火力强大的敌人,他立马发挥出了我军的近战优势,趁着敌人替换子弹时直接率部向其发起进攻。

在一番浴血奋战后,我军直接将敌人全歼。

也正是这次出色的表现,让他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回国之后,组织便开始对他大力栽培,先是将他送到了总高级步兵学校,之后又将他送到了军事学院。

傅将军也不负所托,在军队中认真学习,刻苦深耕,职位也一步步得到了晋升。

到了1984年,他已经是陆军第一集团一军军长了。这一年,两山轮战打响,为了驱赶入侵的越军,傅全有再次率部奔赴了战场。

在我军的强势进攻下,不出多时,敌人便丢盔卸甲,慌乱逃跑了。傅将军也抓紧时间,开始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前修筑防御工事。

结果,越军贼心不死,趁着我军换防之时再次向我军发动疯狂的反扑。

敌人不要命似的往我军阵地上投掷炮火,我军顿时出现了严重的伤亡。

危急之时,傅全有开始指挥战士们大规模挖猫耳洞,躲避敌人的轰炸。

就这样,在战士们的全力以赴下,短短几天之内我军便修筑了堑壕47717米,掩体也修筑了10743个。

等阵地稳定后,傅全有又立即向敌人发起反攻,成功击退了敌人九次大规模进攻,并一举端掉了敌人28个据点。

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老山变成了一座钢枪不入的铁山。敌人无可奈何,只能灰溜溜逃走了。

战斗结束后,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上级的看重。等到了第二年,新的成都军区成立后,领导便直接将他越级提拔为军区司令员。

等到了1988年授衔时,他因为功绩突出被授予中将军衔。

那么当时他究竟为何会比政委低呢?其实这不是他的原因,而是这位政委的资历太高了。

艰苦的从军路

成都军区政委正是万海峰将军。他是河南人,出生于1920年,1933年参军。

虽然他年龄小,但也算是个老红军了。他曾担任红二十八军警卫班班长,参加过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以及三年艰苦的游击战。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又被调到新四军,成为了高新亭的警卫员。后来因为作战出色,他又担任了苏北指挥部的参谋,并参加了黄桥、苏中反围攻战斗。

在粟裕首长的言传身教下,万海峰的作战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军事思想也提升了一个台阶。

在解放战争中,他曾任华野六纵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后来又被晋升为团长。

期间,华野所经历的孟良崮、淮海、渡江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都有他在前线冲锋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他便又随部来到了朝鲜作战。当时24军军长皮定均十分认可他的能力,极力推荐他担任炮兵主任。

面对这样一个紧急又陌生的工作,万海峰再困难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没想到,在压力的促使下,他进步神速,很快就掌握了炮兵的要领。

战斗开始后,他便创造出了“游动炮群”的作战方法,成功以突袭、近迫、迅猛的攻击方式,对敌人先进的炮兵部队进行了痛击。

后来,在进行战后总结时,众人惊讶地发现,仅万海峰指挥的炮兵队伍,便取得了歼敌1800余人的斐然战绩!

回国之后,他也自然受到了重用,被提拔为了七十二师师长。

在1955年大授衔时,他被授予大校军衔。虽然级别并不高,但要知道当时他才35岁,这已经是不小的成就了。

到了1972年,他又被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继续坚守在军队一线。

到了1982年,他被任命为成都军区政委,正式成为了大军区正职。

因此,按照这个资历和军功来说,他在1988年被授予上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傅将军比他小了整整十岁,在88年授衔时也只有58岁,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后来,他便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逐渐进入了中央的视线。晚年时,他又担任了总参谋长,军衔也在1993年升为上将。

而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傅勇也成为了一名人民子弟兵,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少将军衔。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