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大同我来了别记:木塔擎天古寺藏珍,邂逅应县三宝(下)
竹杖芒鞋此木

通过阅读《营造天书》,知道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保护的贡献,了解了梁思成,才知道在梁在应县考察时,说应县有三宝。我经过了解,应县其他两宝就在距此几百米远的净土寺内,于是我出了应县木塔景区的东门,步行穿过一条销售文化旅游用品的小街,用了十几分钟就来到了净土寺,去寻找梁思成说的“应县三宝”的其他两件宝贝。




净土寺的大雄宝殿据介绍是金代建筑,距今已经有900多年,据梁思成先生考据为金代原物。而净土寺还有一个名称叫“北寺”,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称叫“净土(du音都)寺”,“土”字是“玉”少上边一横,其含义就是极乐世界的意思。就是这座始建于金代的古刹,虽规模不及应县木塔那样恢弘,却以其内部珍藏的“双宝”而闻名遐迩,与木塔共同构成了珍贵的“应县三宝”。如果你不去深刻了解这些,弄不好就会与之擦肩而过。


走进净土寺,在大雄宝殿的前边有两个已经残损风化的很厉害的石狮子造像,被玻璃罩子完全罩上了,这就是应县第三宝。这两个石狮子原来在寺院门口,文革时期被捣毁埋入土中,后被挖出移到大雄宝殿前。现在一个依稀能看出狮子模样,另一个已经极具抽象化了,到披头散发的样子还是可以分辨出来,这就是金代石雕披头散发狮子。这一对石狮造型极为独特,一反传统石狮威猛端庄的常态。它们披散着浓密微卷的鬃毛,犹如狂风吹拂,面部表情依稀还可以看出有几分憨厚中带着一丝顽皮,活泼灵动,充满世俗趣味和写实风格。这种大胆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即使现在也不多见,更不要说是在金代。这似乎是古代工匠突破程式、追求个性的生动体现,为本来就冰冷的石头注入了不朽的生命力。

登上台阶,进入大雄宝殿,迎面是释迦金身坐像,协侍两大弟子阿难与迦叶二位尊者,这两位就是《西游记》中因为传经向唐僧师徒要人事那两位,两边是十八罗汉像,壁画有观世音菩萨等,极具特色。抬头望去,在大殿天宫穹顶之上,藏匿着应县第二宝——金代天宫楼阁藻井。仔细看来你会被眼前繁复精丽的景象所震撼。整个大殿被划为九个部分,为九眼藻井,它们以精巧的小木作工艺,在方寸之间复刻出殿宇楼阁的微缩世界,斗拱层叠,飞檐翘角,玲珑剔透,宛若悬于天际的琼楼玉宇。其构思之奇巧、工艺之精湛,被梁誉为“金代小木作的绝唱”,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宗教美学的无价瑰宝。看到这座九眼繁复精巧微缩的天宫藻井,你不由得会萌生出对古代工匠技艺无比的敬意。







木塔擎天立地,藻井巧夺天工,石狮憨态可掬——这便是应县引以为傲的“三宝”。它们是时空的穿越者,历经九百多年的磨难奔向现在的世界,顽强的显示它最初的模样,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雄浑壮阔,天宫藻井精微奇巧,而披头闪发的石狮子则生动诙谐,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积淀的历史故事。

访应县木塔而不探净土寺,也就是错过了应县精彩的一半,只有三者同观,方能领略应县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佛光塔影,藻井星辰,石狮低语,共同编织成一首回荡在塞北风沙中的不朽史诗。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