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基斯坦这几年在军事上动作频频,尤其是对中国的歼-35战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事儿说起来不简单,巴基斯坦一边跟中国谈着大单,一边跟土耳其走得越来越近,搞得局面有点微妙。中国这边呢,也得掂量清楚,卖还是不卖,怎么卖,都得算好账。

巴基斯坦为啥对歼-35这么上心?核心原因得从2023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说起。那天,印度空军发起“朱砂行动”,出动12架“阵风”战机,试图突袭巴基斯坦的雷达站。巴基斯坦空军反应很快,6架歼-10CE在ZDK-03预警机指挥下升空迎敌。
歼-10CE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90公里,搭配霹雳-15E导弹,射程140公里,直接在超视距作战中干掉了三架印度“阵风”。战后,巴基斯坦军方公布了导弹残骸照片,霹雳-15E的尾部标记清晰可见,全球军迷圈炸了锅。这场胜利让巴基斯坦空军信心大增,也让他们意识到,装备更先进的战机,对付印度能占多大便宜。
空战刚结束,巴基斯坦就迫不及待给中国递了份军购清单,要40架歼-35AE战机,外加陕西空警-500预警机和红旗-19防空系统。歼-35AE是中国的第五代隐身战机出口型号,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01平方米,能超音速巡航,还带电子战系统,性能比歼-10CE高出一大截。
巴基斯坦空军司令扎希尔·西德胡2024年初公开表态,歼-35是他们现代化的关键。军方内部评估,要是有了歼-35,搭配现有的歼-10CE和枭龙Block 3,就能构建高低搭配的作战体系,对印度形成压倒性优势。印度现在靠“阵风”和苏-30MKI撑场面,面对隐身战机基本没还手之力。
巴基斯坦的急切需求,根子还是在印度这个老对手身上。印度的“阵风”战机虽然不差,但跟五代机比差了不止一口气。2023年空战后,巴基斯坦靠歼-10CE占了上风,但他们清楚,印度不会一直被动。
印度2024年就跟俄罗斯重启了苏-57的谈判,还传出向美国求购F-35的消息。巴基斯坦要是能抢先把歼-35弄到手,就能把空中优势再扩大几年,至少在南亚保持威慑力。2024年11月,歼-35AE在珠海航展亮相,巴基斯坦代表团挤在展台前,拍了一堆照片,回去就开会讨论采购细节。
就在巴基斯坦跟中国谈得火热的时候,土耳其跑出来掺了一脚。巴基斯坦跟土耳其这几年关系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军事合作尤其多。2023年6月,夏巴兹访问安卡拉,跟埃尔多安签了防务协议,涉及无人机、装甲车和雷达技术。土耳其通过巴基斯坦拿到了歼-10CE的部分实战数据,比如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表现,以及霹雳-15E的发射参数。
这些数据对土耳其的“可汗”项目帮助不小。土耳其的五代机研发起步晚,2024年才首飞,雷达和发动机技术都不过关。歼-10CE的成功案例让他们重新调整了“可汗”的设计,重点优化超视距打击能力。

巴基斯坦跟土耳其的合作还不止于技术分享。土耳其的“拜拉克塔尔”无人机在国际市场上卖得火,巴基斯坦2023年就采购了一批,还拿到了部分生产许可。反过来,巴基斯坦把从中国学来的技术跟土耳其共享,俩国家一拍即合,成了个小型军事联盟。
这对巴基斯坦来说是个双赢,既能从土耳其那儿弄点便宜货,又能跟中国谈采购时多点筹码。但对中国来说,事儿就没那么简单了。歼-35的技术含量高得吓人,隐身涂层、雷达、航电系统全是核心机密。巴基斯坦跟土耳其走得太近,技术泄漏的风险让中国不得不防。
中国在歼-35出口问题上确实挺为难。一方面,巴基斯坦是铁杆盟友,卖歼-35能帮他们压住印度,也能让中巴关系更紧密。巴基斯坦军方已经计划好了,歼-35到手后,2027年阅兵就拿出来秀一秀,政府脸上也有光。另一方面,风险也不小。土耳其跟北约关系暧昧,歼-35的技术要是被他们摸去了,可能间接流到西方手里。
2023年10月,中国军方和外交部开了闭门会,专门评估出口的风险。专家指出,土耳其的“可汗”项目要是吸取了歼-35的优点,性能上去了不说,他们还可能把技术卖给中东国家,比如沙特或阿联酋。这对中国军工安全是个大隐患。
还有个问题得掂量,就是印度的反应。印度现在没五代机,但不代表他们买不到。俄罗斯的苏-57谈判已经谈到桌面上,美国的F-35也有可能松口。要是歼-35真到了巴基斯坦,印度八成会急眼,加速军购步伐,搞不好南亚的军备竞赛再升级。
中国不想看到这种局面,所以得留一手。2024年5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敲定了歼-35AE的出口方案:隐身涂层降级,雷达功能受限,核心算法加密。巴基斯坦还得签保密协议,保证不把技术泄露给第三方。这么干既能满足巴基斯坦的需求,又不至于让技术外流太严重。
2024年6月,中巴在深圳签了歼-35AE的出口协议,首批20架定于2026年交付。签约仪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巴基斯坦代表团满脸笑容,现场还播放了歼-35AE的宣传视频。夏巴兹回国后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歼-35将在2027年阅兵式亮相,强调这是巴基斯坦空军现代化的里程碑。
巴基斯坦空军随即启动培训,卡姆拉基地的模拟器24小时运转,飞行员们加班加点熟悉新装备。基地的机库也开始改造,跑道加宽,维护设备升级,一切都为了迎接歼-35AE。
土耳其那边没闲着。2025年1月,土耳其军工代表团又跑到巴基斯坦,想摸歼-35AE的早期设计参数。卡姆拉基地安保加严,访客被限制在外围区域。中国得到消息后,通过外交渠道向巴基斯坦施压。
2025年2月,夏巴兹召集军方高层,开会讨论中国的关切,最后决定暂停跟土耳其的部分技术交流,但无人机合作没停。土耳其代表团空手而归,埃尔多安批示“可汗”项目另找突破口,比如拉沙特投资。2025年5月,沙特敲定了一笔对“可汗”项目的资金,土耳其的研发进度稍微加快了点。
印度这边坐不住了。歼-35AE的到来让新德里如临大敌。2025年3月,印度跟俄罗斯签了苏-57的采购合同,首批12架计划2028年交付。印度国防部还拨款升级“阵风”和苏-30MKI的航电系统,试图缩小跟五代机的差距。
印度媒体炒作“苏-57将改变游戏规则”,但军方内部评估,面对歼-35AE的隐身性能,他们短期内还是被动挨打的份。印度还试着找美国要F-35,但被附加了“不得用于中印边境”的条件,只能作罢。

夏巴兹靠着军购成功在国内捞了点支持率。2025年4月,他在拉合尔发表演讲,承诺歼-35将守护巴基斯坦的天空。但经济问题还是老大难,通胀率2024年高达20%,货币持续贬值,他只能继续靠中国贷款撑着。
埃尔多安这边,靠着“可汗”项目的进展,在国内刷了点存在感。2025年5月,他在伊斯坦布尔防务展上展示“可汗”原型机,现场掌声不断。他还跟沙特王储敲定了更多合作,算是给项目续了命。
说到底,巴基斯坦想要歼-35的心思可以理解,毕竟谁不想有点硬家伙震慑对手?但他们跟土耳其眉来眼去的,让中国不得不多留个心眼。歼-35不是大白菜,技术含量高得吓人,随随便便全掏出去,等于给自己找麻烦。
巴基斯坦是朋友,但朋友之间也得有底线。卖个减配版的,够他们对付印度就行,核心技术攥在手里,这买卖才划算。这事儿就是个平衡,谁都想多占点便宜,但谁也别想占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