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浮世清欢
编辑丨浮世清欢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类巧合的事数不胜数,然而有一些巧合却令人细思极恐,不得不令人感慨命运的无常。

比如一生致力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诸葛亮,与汉末帝刘协竟然是同年出生,就连去世也在同一年,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类似的例子。
那么究竟都有哪些极为巧合的历史事件?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安排的呢?
诸葛亮刘协
公元181年,东汉已经接近尾声,宦官专政严重,朝政腐败,刘协就是在这种时刻出生,在他出生没多久,黄巾军起义就爆发,一时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有力的冲击着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汉献帝刘协:末代皇帝悲情谢幕》洛阳网

而那些参与平叛的地方势力,也都在平定叛乱的同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力,最终形成一个又一个割据势力,与中央渐行渐远。汉灵帝病逝后,刘辩继位称帝,也就是汉少帝,而刘协被封王,依旧居住在宫中。
后来发生政变,汉少帝刘辩和刘协被迫外逃出宫,刚好碰见董卓的军队,之后董卓就以平乱为由,进驻京城,彻底掌控朝政,同时废除刘辩的帝位,改立刘协为皇帝,也就是汉献帝,而他自己为相国。

就这样,刘协稀里糊涂的成为了皇帝,不过也是个傀儡皇帝,受制于董卓,并没有实权。因为董卓在京作乱,引起天下进一步动荡,谁也不想眼看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各地割据势力联合起来,进京讨伐。
从此开始,汉献帝就开始各地流亡,最终落到了曹操手里,还算安定一些,可曹操的野心也非常大,同样是携天子以令诸侯,依靠汉献帝的名头,迅速壮大势力,最终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魏王,而曹丕比曹操野心还大,没多久就逼迫汉献帝禅让,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最终刘协退位,曹丕称帝,国号为魏,封刘协为山阳公,直到公元234年寿终正寝。
而诸葛亮同刘协一样,出生于公元181年,他家族是琅琊望族,但因为天下动荡,父母早亡,最终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到荆州发展,在叔父死后,隐居在南阳隆中。
《诸葛亮丨川蜀历史上永不褪色的传奇》四川省人民政府

也是在隆中,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的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兴复汉室,为此诸葛亮说出了三分天下的计策,直接预示出数十年后的场景,给刘备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刘备也是在诸葛亮规划好的路线上,不断壮大势力,最终在汉中之战胜利后,自封为汉中王,统领荆州、宜州两大州,势力达到巅峰,真正拥有了和曹操叫板的实力。

而等到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建立曹魏政权后,诸葛亮等人都以为汉献帝被残忍杀害,便规劝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刘备为皇帝,那诸葛亮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丞相。
之后就是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惨败而归,托孤诸葛亮,自此诸葛亮彻底掌控蜀汉军政大权,开始一系列北伐行动,为的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然而在蜀汉和曹魏相差甚多的国力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而诸葛亮也迎来了生命的最后时刻,病逝于五丈原,这一年也是公元234年,只比刘协晚了几个月。
朱李两姓的轮回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趁势崛起,建立大一统王朝唐朝,一共延续了二十多位帝王,但最终还是没能突破300年国祚,最终倒在了一位名叫朱温的人手里。
《朱温的名字,像他的人生一样反复无常》澎湃新闻

朱温的崛起是在黄巢之乱中,而朱温原本也是同黄巢一起,属于农民起义军序列,但打着打着,最终选择了投降唐朝,帮忙镇压农民起义军。
在平定黄巢之乱中,朱温立下赫赫战功,最重要的是手握重兵,开始干预朝政,架空唐皇的权利,在公元904年,逼迫唐皇迁都到洛阳,还杀害一大批唐朝旧臣,为将来的篡国做准备。

朱温在掌控朝政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称帝,而是选择将唐昭宗杀害,拥戴其第九子李柷称帝,当时的李柷年仅十三岁,妥妥的就是个傀儡,不过还有一些唐朝重臣是隐患。
于是丧心病狂的朱温直接发动白马驿之祸,将唐庭全部清洗一遍,至此唐朝名存实亡,朱温也正式开始谋划起称帝行动,最终于公元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皇位,建立后梁政权,而那个被废的唐哀帝,最终也是惨遭朱温毒手。

可以说唐朝的灭亡,最大的推手就是朱温,亲手终结了唐朝的统治,不过天道有轮回,此次是朱姓推翻李姓,在数百年后,又发生了李姓推翻朱姓,也就是明朝的灭亡。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可谓非常不容易,他贫寒出身,依靠加入起义军,一步步壮大自身,先后消灭多路割据势力,最终赶走元朝,才建立起大明王朝。

明朝一共只有十六位帝王,国祚276年,不过其真正的衰落,是从明正统年间就开始了,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年间,此后虽然出现一定中兴时期,但大的衰败迹象是不可避免的。
等到崇祯帝朱由检继位的时候,明朝已经岌岌可危,千疮百孔,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在这种危急时刻,崇祯帝励精图治,企图完成王朝中兴,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时为了抵御后金势力,崇祯将重兵都调到了边境地区,导致镇压农民起义军力量不够,农民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好大,其中有个叫李自成的,更是佼佼者,在公元1644年就称王,建立大顺政权。
而明朝最后的灭亡,也是李自成一手推动的,就在他称王没多久,就号召起义军向着京城逼近,一路上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行进速度很快,危急情况下,崇祯帝连忙号召边境抵御后金的进京护卫京都。
《【志载冀往】李自成取京师之战》澎湃新闻

可一切都晚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势很猛,在崇祯帝援兵还没有赶到时,就攻破北京城,杀入紫禁城,面对如此情形,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崇祯帝,选择自缢而亡,至此明朝灭亡,亡于李自成之手。
等李自成赶到皇宫时,崇祯帝已经自杀,而李自成也顺理成章的掌控整个北京城,不过此时天下依旧不太平,明朝还有许多残余势力,外面还有满清八旗,都是大麻烦。

最终在山海关一战中,李自成大败于清军,不得已退出北京城,清军得以入主中原,之后一路南征北战,彻底统一全国,李自成也兵败身亡。
结语
除此之外,还有宋朝的七岁皇帝之谜。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就是逼迫年仅七岁的后周皇帝柴宗训退位,建立起大宋王朝。

而南宗最终的灭亡,也是在一位七岁的帝王身上,崖山海战中,元军击败南宋军队,年仅七岁的宋末帝赵昺,走投无路之下,与十万军民一起跳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