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149师南疆作战 2 446团2连10号公路战地实录
大肥肥文史

作者:蒋茂华

1979年2月初的一天,我所在的149师446团2连提前结束了 冬季野营拉练。在此途中,军部和师部派来卡车把我们接送到四川 省犍为县高家营,就此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连队召开党支部会议,进行战前动员, 一系列战备工作相继展 开:清点战备物资,补充弹药,分析人员思想动态,党团员谈心汇 报,以老带新战前训练,人员具体分工等, 一切都紧张有序地进行 着。大家群情激奋、斗志昂扬。

各班排的决心书、请战书和战士们 的火线入党、入团申请书都贴在连队的黑板上。全连指战员每天起 床后打好背包,晚上睡觉时再打开,还要学习战地纪律和简单越语, 部队已停止人员外出,随时做好出发打仗的准备。

2月14日傍晚,团部拉响了紧急集合号,我们放下碗筷,带上 武器,迅速集结在团部大礼堂前的操场上。全团3000多人全部到 齐,当时操场上漆黑一片,没有一点响声,战士们个个屏住呼吸,心 在剧烈跳动。团领导腰间都别着手枪,团长曹从连宣读中央军委5 号战斗命令,随后又分别宣读成都军区、50军、149师和446团的战斗命令。

我站在那里足足半个多小时,说心里话,太紧张了,有些命 令压根儿就没听进去。战士们都义愤填膺,终于要教训这忘恩负 义、搞霸权主义的家伙了。

宣读命令后,各连回营房,营、连又分别下达命令,战斗任务 布置落实到班。部队按一级战备的条令要求,进一步检查战备 物资,为保密起见,要求停止一切书信往来,出发后不留下一 张纸。

2月15日夜,一辆辆军用卡车已经整齐地停在操场上。次日 一早,各连将战备物资装上卡车,整装待命。

2月16日,我团向四川夹江火车站开进,车队每隔50米一辆 车,像一条长龙徐徐前行。驻地犍为县的领导到路边为我们壮行, 岷江渡口用一艘艘渡轮连接起来,保证车队渡江畅通无阻。中午, 部队到达夹江火车站,随即物资装上军列,人员到夹江小学宿营休 息,当地群众送茶送水,场面感人。

2月17日凌晨2点,部队悄悄集合,登上开往昆明的军列,一路 上都有军人和民兵站岗,兵站烧好热腾腾的饭菜供应部队。

2月20日早晨,到达昆明。车站上一排排高射炮瞄准着天 空,汽车团的军车早已等候在旁,我们换乘卡车,经宜良、开远,到 达屏边。一路上每经过一个城镇,部队都军歌嘹亮,表现出高昂 的士气。

2月22日上午10点左右,我们通过红河上的浮桥进入越南。 随后沿10号公路行进,进入黄连山区。

黄连山海拔4000多米,山高崖陡,林密草深。10号公路是当 年抗美援越时我们帮助修筑的,沿山脚延伸至沙巴县城。几十公里 的路段,越军构筑了多处重点防御工事,那里山峦起伏,公路弯急,两边明碉暗堡,易守难攻,地形多为三面受敌的态势,一旦打响,后 勤支援保障极为困难。我团在这次战役中,先后攻克岳山、奔西爱、 4号桥、1796高地、沙巴县城等战略要地,为重创越军“王牌”316A 师立下了赫赫战功。


岳山战斗 我向连长靠拢

2月27日,我连作为团营主攻连,奉命接收友邻部队阵地—— 海拔1600米的岳山,当时情报说岳山在我军控制之下。

我排为2 连的尖刀排,在副连长杜平安带领下,6班为尖刀班走在最前面,后 面5班、4班跟进。由于中午天热、坡陡、林密,视线不佳,侦察兵走 在队伍的前面开路,沿45度山槽向岳山制高点进发,当靠近山顶时 突遭右前方敌人冲锋枪猛烈射击,一发子弹打在侦察兵的左臂,洞 穿左小臂。

我们听到枪声猛抬起头,侦察兵随手一推,大喊:有敌 人!

由于坡陡,第一个人被推倒压到后面的人,大家像多米诺骨牌 一个压一个顺势向下倒去。我们4班在最后,我急忙命令全班左右 闪开,我班战士向两侧一闪,前面的人都滑了下来。6班战士卢新军后背被子弹擦伤,炸药包掉在地上。

我命令班 机枪手压制敌人火力,组织战士向山上攻击。这时连队通信员上 来,向我传达指导员的命令,叫4班向连部靠拢。

因为连部在我后 方,我听后将信将疑,就对通信员说:重复一下口令!

当听说还是 要我班向连部靠拢,我又问:是4班还是4班长?

通信员肯定地说: 是4班。

我立即向全班下达命令:跟我来!

随即向山下连部退去。 刚走到离连指挥所10米时,指导员瞪着双眼拿着手枪对我吼道: “谁叫你过来的?前面连长出了问题我先枪毙你!”

我当时火冒三丈,端着冲锋枪冲通信员也大吼一声:“我叫你重复命令,你还肯定, 我先毙了你!”

当时通信员吓坏了,指导员一看,知道是通信员传令出了问题,对我说:“命令你快速向连长靠拢!”我赶紧带领4班迅速 向山上冲去。

原来连长严林兴看到1排长石庆才牺牲,又听到卢新军负伤, 憋足了一腔怒火带着通信员王增奎冲了上去。

看到连长和通信员 被敌人火力压在一个炮弹坑内,我靠上前去向连长报告:4班到! 后面一挺重机枪也上来,连长向我下达命令:压制敌人,重机枪由 我指挥先占领有利地形,查明敌情再作处理。

此时的阵型是:6班担任主攻,我班从左侧攻击,右侧由3排7 班助攻,5班为预备队。

18点,我连攻占了敌人大部分阵地。夜色 降临,由于地形复杂,为减少伤亡,连部命令我们就地构筑防御工 事,等第二天天一亮,立即发起攻击,拿下制高点。

南方初春的天 气,间断下着小雨,下下停停,我们在工事里又冷又饿,饥寒交迫。 深夜,敌人向我阵地实施射击,时有越军的联络暗语及竹子的撞击 声传来,我排当即进行还击, 一听到动静就是一梭子弹伺候。

夜间 雨雾重重,没有月光,漆黑一片,战士们轻装上阵,身穿单衣,在阴湿 的雨夜里,又冷又饿坚持了整整一夜。

28日拂晓,我连继续向岳山制高点攻击,运用单兵、小组战术, 在搜索前进中,虽然敌人工事相连,火力交叉,但依然在我们毁灭性 的打击下,丢弃了岳山制高点,抛下死尸、丢盔弃甲,沿山谷小道狼 狈溃逃。

因有新的任务,我连奉命按原路返回。雨后的山路又陡又滑, 时间紧,困难大,战士们排除万难,不怕艰险、不畏疲劳,用了两个小 时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奔西爱战 担任代理排长

28日上午,我们从岳山撤离后,到达10号公路,简单地吃了一 点干粮,便顺公路向奔西爱方向挺进。

天下着小雨, 一路上艰难地 走着,身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我排是尖刀排,走在部队 最前面。

公路边和山体之间有一条水沟,约六七十厘米宽,山上的 水沿沟而下。正面和左侧时而打来冷枪,妄图阻止我们前进,我命 令班机枪手予以还击。

为能准确地打击敌人,机枪手左腿倚在公路 上,右腿浸没在水沟里,但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左大腿动脉血管被 打断,血流不止,我立即对他进行包扎,帮他止血。

连卫生员也上来 查看了伤情,并叫来民工担架盖上毛毯把他抬了下去。后听说半路 上该伤员因疼痛难熬,硬是把止血带扯掉,到了野战医院后,最终因 流血过多而英勇牺牲。

当我连进入奔西爱山脚下的小山坡上时,三面受敌,我们立即 在坡上挖掩体待命。

中午,排长童广权在阵地上向各班班长布置战 斗任务,敌人一发炮弹落在跟前,排长当即中弹,血流满面,他说他 眼睛看不见东西了。

我们立即跳进弹坑,后面敌人又连续打来多发 炮弹,落在我们的阵地上。我们急忙把排长拉进猫耳洞,并向连长 报告。连部当即火线任命我为2排代理排长。

傍晚,由于敌情复 杂,我排派出潜伏哨,加强轮流值班。当时我们离10号公路的4号 桥约800米,4号桥是越军“王牌”316A 师的重点防御区域。

深夜,我们又冷又饿,要求上级补充弹药,但因地形和敌情双重 复杂,一时无法补充。

凌晨,我排后方发现情况,听到有脚步声,哨 兵随即向我报告。我急忙向路边观察,心想我后方不太可能有敌人,于是上前对口令,发现原来是自己人,便让他们通过。

半小时 后,前方枪炮声大作,我们排全部进入阵地。因天黑看不清情况,只 能警惕待命。

过了一会儿连部来电话询问情况,我报告说有一支部 队从我阵地左侧通过,至于哪支部队,没有多问。

后来才知道是我 团2营上去了,遭到4号桥敌人的伏击,2营离4号桥400米左右, 左边是深沟,右侧公路边是数米高的绝壁,无法攀爬,因此造成了较 大的伤亡。

3月1日拂晓,我排接到命令,沿公路右侧山坡向敌阵地推进, 推进到奔西爱与黄连山交界处隐蔽,做好进攻准备,等待上级炮火 支援后,再冲上去消灭敌人,撕开敌人沙巴防御的第一道防线。

上午8点左右,云开雾散,师、团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防御 工事,在炮火延伸时,我排迅速扑上,抢占有利地形,巩固阵地,掩护 大部队迅速通过,同时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

这时4号桥由我团2 营在坦克掩护下进行攻击。左侧由我友邻部队用火力压制,右侧由 我连3排向桥头进攻,并保证我2排突破敌人防线。

经过一个多小 时的战斗,我们攻占敌人大部分阵地,继续向前推进,迫近1796高 地。4号桥防御工事坚固,易守难攻,越南当局曾叫嚣,中国军队没 有半年时间休想攻上来,可铁的事实狠狠扇了敌人一个响亮的耳 光,他们胡诌要花半年,对中国军队而言,只需半天就够了。


1796高地 护送伤员下山

连日来的行军和4号桥的激烈战斗,致使战士们体力消耗很 大,已相当疲惫。加上雨水浸泡,早晚寒气,又连续断粮5天,每天 仅靠一小块压缩饼干充饥,部队战斗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军,翻过若干小山包,我们来到1796高地附 近,这里海拔约1500米。

就在我们暂停下来隐蔽休息时,被敌军 发现,敌人的炮弹不时向我方打来,在我们头顶飞过。其中有一发 就在我排头上落下,我们火速向周边散开。真是上天保佑,这颗哑 弹没有爆炸,否则我排伤亡不堪设想。

在连长严林兴(也是我们上 海老乡)沉着果断的指挥下,战士们迅速冲过炮区逼近了1796高 地,隐蔽在半山腰的密林中。这里能看到敌人的走动,听到说话的 声音。

副团长带领营长、连长对高地的地形、敌情进行观察分析,决 定由我连担任主攻,3排为尖刀排,由副连长杜平安率领,从山梁左 侧密林穿插偷袭,2排正面佯攻,必须在天黑前拿下高地。

时间十 分紧迫,来不及动员,战士们迅速检查武器弹药,克服崖陡、路滑、林 密、草深等重重困难,迅速前进,接近敌人。

不料,我们刚行动不久 便被敌人发现了,炮弹呼啸而来,副营长王开杰命令我连60炮还 击,同时要求团炮火增援。

炮班长急忙开炮,由于情况紧急,底座没 有放实,第一发炮弹打歪,误伤了5班长江永清,第二发炮弹打掉敌 人一个火力点,团炮火同时支援压制敌人火力。

3排快速于中间山 梁采取交替掩护、单兵跃进的战术通过狭道,占领了高地前的有利 地形,掩护后续战士通过。

当3排快要接近敌人时,遭炮火猛烈射 击,压得3排抬不起头来,情况十分紧急。后在我强大炮火掩护下, 尖刀排用冲锋枪、机枪猛烈扫射,经过几十分钟激战,终于扑了上 去,占领1796高地。

敌人遭我炮火轰击,依赖熟悉地形溃逃,我战 果不大,歼敌7人,俘虏1人,缴获枪支、弹药等物资,我连伤亡3 人。天黑了,不能继续追歼敌人,就此,1796高地战斗胜利结束。

当晚,我连奉命就地构筑防御工事,组织连防御阵地,在1796 高地坚守到第二天凌晨。

4点左右,连队随团主力向沙巴县城开进,因这里地势险要,留下我排坚守阵地,防止小股敌人袭击我后续 部队和切断通向沙巴的通道。

待部队过后,天已亮了,我排护送伤 员、押着俘虏到10号公路。我组织6班在前,5班抬伤员,4班断 后,在没有向导、道路不熟、口渴饥饿的情况下,按照方位摸索前进。

路上几次遭到小股敌人和散兵打冷枪袭击,各班拉开距离,6班抢 占有利地形进行阻击,其余保护伤员,不让其受到二次伤害。

我们 边打边走,翻过几个山头,在达聘苗听到前方有枪炮声,因情况不 明,我命令原地休息,叫6班战士卢新军随我到前面侦察。

我俩走 过拐弯处时,看到敌人正向我方运动,敌人也发现了我俩,向我们射 击。情况紧急,我命卢新军快速去报信,以便抢占有利地形,保护伤 员。

但卢新军不愿离去,说:“排长你先走,我掩护。”

我说:“执行命 令!”

他就是不走,说:“打死也不走,要死死在一起。”

我看时间不能 拖了,果断地说:“交替掩护,撤!”

就这样我们边打边撤,回到排里, 便马上组织全排上了山顶。由于中午炎热,加之口干、饥饿,抬担架 由4人增加到8人,终于前拉后推把伤员全都抬上了山顶。

敌人见 我方占领了有利地形,火力又强,就钻进树林逃跑了。

下午3点多 钟,我们遇到了支前的民工,经他们带路,在傍晚时分走上公路,见 到了团的后勤人员,移交了伤员、俘虏。

在与伤员分手时,他们拉着 我的手不愿放开,彼此都流下了眼泪。

我说:“放心养伤,我们会见 面的。”

办好交接手续,完成任务,后勤人员还给我们吃了天津鸭梨。 我们打听到连队的位置后,就带领全排归队去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当我排回到连队时,战友们像见到久别的 亲人一样,送吃的,拥抱着,拉着手不放,激动的心跳在了一起。仅 仅一天的分离,像多年没有见面。兄弟排让出他们挖好的掩体、猫 耳洞给我们休息宿营。这就是战友情,这就是战友爱,一生难忘啊!


进军沙巴 终于闻到米香

3月3日凌晨4点左右,师部命令我团向沙巴开进,下午参加 沙巴之战。我团接到命令后,留下我连2排,掩护后续部队通过, 守住阵地。天亮后送伤员、押俘虏到公路,然后撤到10号公路7 号桥。

团主力顺着1796高地左侧山腰,直插沙巴县城。当夜天黑,伸 手不见五指,虽有一条小山路,但坑坑洼洼实在难走。经过几个小 时的行军,来到沙巴县城前的山坡上,隐蔽待命。

我们看到山上长 了很多绿色植物,上面绽放着漂亮的淡蓝色的鲜花,不知是什么,因 为饥饿,想它旁边绿色的叶子可以吃吧,于是找来瓦缸烧叶子吃。

还没烧好,营长刘千荣走过来问:“你们烧什么吃?”

回答:“烧那里摘 的叶子。”

营长一看说:“不能吃,不能吃,这种植物是鸦片,赶快倒 掉。”

我们连忙倒掉了。

尽管敌军山地作战的“王牌”316A 师的174团、148团驻守在 该县,但当获悉我们要在沙巴城围歼该敌时,他们即刻闻风丧胆,慌 忙逃跑。因为前几天在4号桥等地交过手了,他们尝到了我们的厉 害。

沙巴县城已变成一座空城,进入县城,里面有我们中国支援的 成堆大米,经过几天断粮的日子,我们终于闻到了米香。这种感受 在我们的人生记忆中是难以忘怀、不可磨灭的 ……


无名高地 掩护友邻撤退

晚上7点,我营奉命夜插沙巴东侧无名高地,以掩护445团后撤。

我们一路上静悄悄地开进,不发出任何声响,突然前面传来马 达声,我们迅速就地隐蔽,准备战斗。不到一根烟的时间,敌人的一 辆卡车载着伤员,“呼”地从我们身边开过。

我们继续向前开进,到 达指定位置。指挥员迅速摊开地图,选定占领高地的地点,命两路 前进,1连从左侧,我们2连从右侧抢占无名高地。

当时对地形不 熟,且敌情不明,夜间光线黑暗,四周杂草丛生又无道路。尖刀班在 摸索中前进,速度很慢,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阵地,向周边纵深发 展,部队一线摆开,控制两侧之敌的干扰。最终掩护445团顺利撤 退,胜利完成任务,返回9号桥。我们派出几批人员帮助把牺牲的 烈士遗体装上卡车,送回祖国。


全团断后 用上海话呼叫

3月5日,按中央军委指示,全线停战。

部队连续进行三天的 搜索战斗,对我部防区进行一次大清查,经过全面的清场,缴获了大 量越军的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3月7日,部队奉命全线撤军,我团为后撤部队作掩护,我连又 为全团后撤作掩护。

接受任务后,我连3个排各控制一个制高点。

下午3点,连长严林兴与我通话,约好暗语,做好战斗准备。

中央军 委宣布撤退,思想警惕不能松,防止越军随时偷袭或反扑。夜里连 长叫我:“你带全排撤至公路,为全团部队断后,工兵炸桥,你们紧跟 大部队,发现情况立即报告,不得恋战。如果叫到你2排长,你就坚 守阵地,随时准备战斗。”

我排奉命,立即布置防御和撤退的战斗准 备和战斗队形,由6班在山顶、5班在山腰、4班在山下,全排保持一 字形长龙,我跟随6班坚守7号桥左侧的无名高地,警惕地等待着连长的指示。

晚7点左右,步话机内听到连长用上海话呼叫我的名字。我当 时心情非常激动,即令通信员通知各班传达撤退命令,不得有一人 掉队。

这时我军的炮火向敌人方向一字排开、猛烈轰去,火光映红 整个天空,像送行的礼炮,不停地呼啸。我排在炮声中,按6班、5 班、4班的顺序,由上而下撤到公路,大部队摆成两路,沿10号公路 向祖国方向回归。

我排走在最后面,3个班交替掩护撤退,走走停 停,停停走走,随时观察敌情和周边地形。我们每经过一座桥梁,都 见到工兵已将炸药埋放好,并问我们后面还有没有人。

我们回答: “没有,我们是最后的。”

工兵就接好线,坐上卡车,慢慢离开。当车 开到安全线外后,炸药被引爆,只见火光一闪,就是一声惊天动地的 轰响。就这样边撤边炸,切断了敌人的追击通道,确保了部队的安 全撤退。

当我们撤至3、4号桥之间时,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以为 有敌人追上来,立即向连部报告,经连请示上级,命我排占领左侧山 坡进行阻击。

经过几分钟的观察,原来是有两条水牛走上了公路, 越南的牛是散养的,牛脖上挂着竹筒,那嘀嗒、嘀嗒的声音是竹筒的 撞击声。我立马向连长报告了情况。

连长说:“不要管,跟上部队。”

我说:“把牛牵回来。”

连长命令:“不行,易暴露目标,快速跟上部 队。”

就这样经过了15个小时的行军,我们来到登车地点黄果树粮 站,这里停放着百辆汽车,坐满浑身是泥土的指战员。

下午3点左 右,我们告别了充满硝烟的战场。5点左右,顺利跨过红河,回到了 祖 国 。

这里仅与越南一水之隔,我们一踏上祖国土地就受到了当地人 民载歌载舞的夹道欢迎。每一个村庄、一个城镇,都搭起了凯旋门, 男女老少都为经过战斗洗礼的子弟兵送茶送水,送糖送烟,问寒问


1979年6月参战归来,蒋茂华(前排右二)与该 连6班“阳廷安班”(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 战后,国防部授予称号)战友合影。

部队凯旋,群众盛情欢迎。


暖。这动人的场面,让许多战士忍不住掉下了热泪…… ·这是我们最 可爱的祖国、最可爱的人民啊!

3月9日夜,我们来到云南弥勒县竹园公社糖厂住下,进行一 个月的休整。休整期间,受到了中央及地方慰问团的亲切慰问,观 看了解放军总政话剧团和地方文艺团体的演出。其间,还进行军事 训练、战场评议、战场纪律检查和总结等。我们还参加地方劳动,帮 助当地群众收甘蔗等,融洽了军民关系,增强了军民团结。

4月10日,我团离开弥勒,回到原驻地四川犍为县高家营,转 入正常军政训练中。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是在特殊的形势、特殊的地 形,实施的特殊的作战行动。虽然这次作战非常艰苦,但战绩非常辉煌。对越自卫还击战已成为历史,似乎有被人们遗忘的迹象。可 是在直接指挥和参加这次作战的全体官兵心中,至今仍刻骨铭心, 它留在我们心灵深处那份难忘的记忆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在此请允许我向那些光荣牺牲的英烈们,寄予深深的告慰!


蒋茂华,上海市人。1973年1月于上海市闸北区 应征入伍,先后任149师446团1营2连4班班长、代 理排长。1976年6月30日入党。在部队荣立三等功 三次(其中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荣立三等 功一次),受连队嘉奖七次,学雷锋积极分子一次。 1979年11月退伍。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