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今日2025年养老金的调整通知还未发布,涨幅多少,事退会超过3%吗
照理拍案

今日6月23号,大家所期待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未发布出来,今年还会发布调整方案吗?从去年的流程看今年的发布时间确实晚了一点,但按照正常流程应该是会公布调整比例及地方调整方案的,所以我们还需再等待一下。那么今年的调整能涨多少?有什么重点内容呢?

今年养老金调整的重点内容有两个,适当增长+重点倾斜,适当增长是近日在人社部和财政部中都提到的一点,那适当增长是要涨幅多少呢?从之前的调整比例看,从2016年开始就一直是下调的趋势,去年是调整3%,很多乐观的网友认为今年的增长会高于3%或至少维持在3%,因为去年的经济目标完成,物价增长放缓,养老保险基金在今年第一季度运行良好,整体收入大于支出,这些迹象给了大家信心,认为养老金调整会传来好消息。但小编是属于比较保守的,认为今年调整应该是低于3%,首先今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不仅是养老金领域增长,在其他民生领域国家是下了大力气给予补贴的,而且现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还在持续并会继续加重,60后和70后还有一批退休浪潮未到,未来养老保险基金账户还是存在很大压力的,所以小编认为适当增长的前提下应该不会超过3%的。

刚才还提到一个重点倾斜,就是从去年发布调整消息时就提到的,今年的养老金调整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多次会议上都提到了这件事儿,可见今年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了。很多人不太理解,既然重视低收入人员,那么就直接给低收入的人员多涨一些钱,这样岂不是更直接吗?这个想法小编也觉得很直接,但确实比较片面,还有可能引起更多的负面影响。因为低收入群体在每个城市的标准都不一样,比如在辽宁低于3000元的可能算是中低收入,而在上海可能低于5000元的才算是中低收入,既然每个城市的中低收入标准都不一样,那么国家怎么制定涨幅金额才能公平呢?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养老金高低差距的产生原因,有的人可能是因为事退身份所以养老金高,而有的人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好或者单位福利待遇高,社保缴费时间长,缴费基数高,所以养老金才高,如果高收入的养老金调整都降低了,那么也就失去了多交长交就多得的激励作用了。

那么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呢?从去年的调整方式看,依然将定额增长+挂钩调整+倾斜增长三个方面结合操作,定额部分还是按照固定金额增长,不管身份和年龄涨的钱都一样,挂钩调整则是把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长的分别按照比例和等级增长,养老金高,工龄长就涨的多,最后倾斜增长,就是对高龄的和在艰苦地区的退休人员有针对性的增长,这三个方面结合的调整方式能普遍被各个城市所运用,这个方式既能有公平调整,也有激励的作用,所以今年大概率还是会沿用这个调整方式,我们简单举个例子看看,如果老王养老金7000元,工龄40年,老李养老金2000元,工龄25年,假设定额涨35元,养老金比例挂钩0.9%,工龄每年加1.1元,暂时不考虑倾斜增长的特殊性,老王能涨142元,约涨幅2%,老李能涨80.5元,约涨幅4%,两个人这么一对比,老王涨的多是因为养老金高,而老李虽然养老金低,但是涨幅更划算。

所以综上我们能看到一个规律,养老金低的反而涨幅比例要高于平均水平,那么事退人员普遍养老金水平都高,假设今年还是涨幅比例3%的话,事退涨幅大概率是要低于平均水平的。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