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在《水浒传》众多好汉中,武松的沉着、冷静和机敏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比如景阳冈打虎,虽然在上山之前,他有点中二病,但真遇到老虎后,立马变身为战神;同样,在武大郎被毒杀后,武松的一系列替兄报仇的策划,无一不体现他的精明;甚至被发配孟州的途中,他都能在十字坡大战孙二娘,并全身而退……
更不用说他在醉打蒋门神过程中的谋划了,赢了,那是我武松有本事,输了,这不过是一个醉汉来找事,无伤大雅!
但是,如此精明的武松,为什么先是被施恩利用,玩了一出黑吃黑游戏,后又被张都监陷害,中了他的奸计呢?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文章第114期:武松如此精明,为何先被施恩利用,后又中了张都监的计?

一、
甭管后来施恩跟武松的关系有多好,推心置腹的,但一开始施恩主动接近武松,动机并不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施恩,施恩,可不就是施恩图报嘛!
在孟州城,施恩父子生财之道的主要途径,并非是快活林,而是牢城营。事实上,施恩并没有官职,真正掌权的是他父亲——老管营。
施恩就像高俅的高儿子高衙内一样,虽然人称小管营,但其实他并没有官职。正因为没有官职,才会去霸占快活林,跟黑道儿上的蒋门神打个你来我往。
按照施恩的说法,他手下有八九十个亡命之徒呢,难道群殴还打不过蒋门神吗?
当然能打过,但是真正出手的时候,那些囚犯是不能轻易出手的!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快活林那一块生意属于灰色经济,谁也不敢动用官府的力量。虽说在宋朝时期,军队也可以经商,最早的出发点也是好的:
“先是京官及诸州并给公廨钱,回易生利,以给公用。”
但要是涉黑,去欺压商户,收取保护费,那肯定是不允许的!
所以,张团练要让蒋门神当代理人,自己背后吃回扣。而施恩被夺了快活林后,也不敢带囚徒或军汉们,去抢回来:
“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厮打,他却有张团练那一班儿正军。若是闹将起来,和营中先自折理。”
本来军队可以不管快活林那里的事,但是当囚犯集体越狱到快活林,或狱卒跑去快活林闹事后,张团练或张都监就可以出兵镇压了,反之亦然。

二、
后来张都监为什么舍弃武松而保蒋门神啊,其实就是为了保住这个代理人,毕竟这么合适的人选并不好找!
也就是说,快活林这一块的灰色收入,不能摆在明面上,老管营一方和张团练一方,都不能动用自己官方权力,派人去争夺。谁先派了大部队过来,谁就输了,毕竟孟州知府也不是摆设。所以,只能让双方的代理人,一个是施恩,一个是蒋门神,用江湖规矩去争夺快活林的归属问题。
在这个情况下,施恩要想夺回快活林,只能找一个打手,打掉蒋门神,才有希望。
在《水浒传》中,凡是掌管司狱的官吏,基本个个都是蛀虫。甭管是谁进了他们的监狱,也甭管你是原告还是被告,是被冤枉的还是罪有应得,他们总能薅上一把。
比如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营后,就有人告诉林冲:
“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是啊,不给银子,后面那一百杀威棒,可不是吃素的!
同样,武松被发配到孟州牢城营,那里的规矩跟别的地方一样,差拨也是一上来就要钱:
“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

三、
武松的大名,连差拨都知道,难道施恩父子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
后来施恩跟武松面对面坐下来后,就说了,自己早就知道对方大名,苦于无法相识:
“小弟久闻兄长大名,如雷灌耳,只恨云程阻隔,不能勾相见。”
既然施恩久闻武松大名,为什么不提前嘱咐差拨,不让他找武松麻烦呢?
因为施恩懂人心!
早在武松到达孟州之前,施恩父子就已经在打他的主意了,但是要想武松心甘情愿替他们办事,还需要讲究一些策略。而且,甭管从哪个层面上讲,施恩父子都不算纯粹的好人,甚至有点阴险,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他们派差拨去试探、警告、威胁武松,就是先给武松的身份定性。你在我这里,不是什么打虎英雄,就是一个囚犯,有些话要听。
随后,老管营派几个人将武松押到点视厅,再次给他一个下马威:
“你那囚徒,省得太祖武德皇帝旧制,但凡初到配军,须打一百杀威棒。那兜拕的,背将起来!”
没想到武松也硬,要钱没有,愿打就打,我要是哼一声,就不是好汉!
然后,施恩再出来替武松求情,父子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一唱一和之下,就把武松给领到“圈套”里面了:
“只见管营相公身边立着一个人,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那人便管营相公耳朵边略说了几句话。”

四、
就这样,施恩先给武松施了一次恩,以武松有病为由,没有当堂打他一百杀威棒。
但这也不全是好事,因为回到牢房以后,其他囚犯再次警告武松:
“若没时,寄下这顿棒,不是好意,晚间必然来结果你。”
其实这也不用施恩特意嘱咐,因为孟州牢城营本来就是这么黑暗,有的是方法折磨囚犯。比如就有人给武松科普了,说到晚上给你吃两碗馊饭,加上一碗臭鱼菜。吃完后把你带到土牢,先把你捆起来,然后用干藁荐把你卷起来,堵上七窍,竖在壁边,没一会儿你就咽气了。
上面的招数叫盆吊!
还有土布袋压杀,同样把你捆起来,用布袋装上黄沙压在你身上,活活压死你。
当然,还有其他办法,只不过跟上面两个比起来,没有那么残忍罢了。
武松嘴上说着不怕不怕,但其实心里还是慌了,其实若是一刀把他咔嚓了,他倒也没事,毕竟从他杀潘金莲和西门庆时,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若是用盆吊,或者土布袋压杀这两种方式杀他,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的那种,武松就有点慌了。
所以,后面甭管施恩是送酒菜,还是安排洗浴和住宿,每安排一次,武松心里就咯噔一下,以为自己的死期到了:
“敢是把这些点心与我吃了,却来对付我?
“吃了这顿饭食,必然来结果我。”
“不要等我洗浴了来下手?”
“我只道送我入土牢里去,却如何来到这般去处?”

五、
武松这个人本身就爱面子,宁可被打死,也不愿意被人说不是好汉。
这样一来,他就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害怕,不要害怕,给吃的就吃,给喝的就喝,让洗澡就洗,安排住处就住,看看能把自己怎么样?
人嘛,总是对未知的事情感到恐惧,若是施恩父子告诉武松他将会是哪一种死法,说不定武松就不害怕了。可是,越是不说,武松就越焦躁不安,越是提醒自己不要害怕,偏偏就越害怕。
所以,这样吊了武松好几天后,武松终于坐不住了,到底还杀不杀我:
“我是个囚徒,犯罪的人,又不曾有半点好处到管营相公处,他如何送东西与我吃?”
经过对方的这么一解释,武松算是明白了,那个叫施恩的人是有求于自己:
“莫不是穿青纱上盖,立在管营相公身边的那个人?”
之所以武松能准确认出对方,就是施恩父子前面可以表现给他,加深武松印象的。这样一来,他就会明白,施恩并不想要自己的命,而是遇到事情了。
这时候摆在武松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接受施恩的恩情,但是这种恩情是带条件的。要么就拒绝施恩的恩情,但是这样做的话,迎接他的又会是死亡的恐惧。毕竟在这牢城营里,犯人会是什么下场,他已经领略过了。
为了不再整天担惊受怕,还不如早早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好提前做好准备。

六、
所以,当施恩终于露面后,武松不仅现场表演了一场单手扔石狮子,还表态:
“你要教人干事,不要这等儿女相,颠倒恁地,不是干事的人了!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武松也替你去干。若是有些谄佞的,非为人也!”
这个表态就非常有意思了,因为本文的题目里咱们也说过了,武松很精明啊,不是傻子。如果施恩让自己干的事,能摆的上台面,自己又是一个好汉,根本就没必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就像后面施恩跟武松相认以后,他还说早就闻武松大名了,苦于难以相认。既然早就想结识武松了,那么为什么不早早在孟州城门口迎接,还得让武松逼出来相认?
所以,武松就意识到了,施恩一开始先举起大棒,告诉武松,正常情况下,你会是这种被揍的结局。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路,那就是吃我、喝我、住我,为我所用。
因为有了前面的警告,武松为了活命,也只能答应施恩的请求,哪怕这件事违背道义,不是好汉行为,他也得去干!
当然,武松这方面的顾虑,施恩父子也早就想到了,于是特意把自己霸占快活林的行为给美化了一番:
“义士如此英雄,谁不钦敬!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利,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杰气象。”
与此同时还让施恩跟武松结拜为兄弟,这样的话,武松再出手教训蒋门神,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了。

七、
即便如此,等到武松真把蒋门神打倒后,也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也美化了自己的行为:
“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我和他并无干涉。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不怕!”
也就是说,武松很清楚,这时候的自己跟施恩不过是做了一场交易,是迫不得已的行为。而且,这时候的他依然刻意跟施恩保持距离,虽然结拜为了兄弟,但依然懂得避嫌。虽然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武松的内心,绝对是这么想的。
但是,张都监跟施恩不同,人家没有玩虚的,上来就请武松去自己那:
“奉都监相公钧旨,闻知武都头是个好男子,特地差我们将马来取他。”
当然,我们处于上帝视角,知道张都监不怀好意。但是,在武松看来,这却是解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救命稻草。
是啊,即便武松是个囚犯,但也不想当他人的打手,天天混黑社会。不然的话,当初在十字坡,他就听张青、孙二娘夫妇的话,直接去二龙山落草了。
而且张都监对武松相当不错,不仅提拔他当贴身侍卫,还陪他喝酒,给他安排单房住,并给他做衣服:
“难得这个都监相公,一力要抬举我!自从到这里住了,寸步不离,又没工夫去快活林与施恩说话。虽是他频频使人来相看我,多管是不能勾入宅里来。”

八、
刚才也提到了,武松自尊心强,在柴进府上跟宋江交好,埋怨柴进就能看出来。又好面子,要做顶天立地的好汉,自然要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囚犯身份洗白。
而能把自己重新拉上正路的人,不是施恩,而是张都监。就像杨志一样,作为一个囚犯,在梁中书手下还能提拔成军官。
武松也想啊!
所以,他自从去了张都监府上,一直到被对方陷害下了大狱。这么长的时间里,他都没再跟施恩见过一次面,说过一句话。而且,这期间,施恩一直派人去府上看他,却没有一次能进的府里来。
说白了,如果武松真想见施恩,他作为张都监的贴身侍从,是有的是办法的。这也从侧面表明,武松真的不想跟施恩混,还是想走光明正路。
直到那天晚上的事情发生:
“都监相公如此爱我,又把花枝也似个女儿许我。他后堂内里有贼,我如何不去救护?”
武松跟施恩的交情真正纯粹起来,不再夹杂互相利用的杂质,也正是武松再次下狱之后。当时施恩去找老爹商量对策,老管营就跟施恩说了,武松得救:
“他是为你吃官司,你不去救他,更待何时。”
而这时候的武松并没想到施恩会来救自己:
“此时武松得松宽了,已有越狱之心。听得施恩说罢,却放了那片心。”
他原本想自己越狱的,但是看到施恩为自己奔波,这才放了心,明白了施恩对自己是真情实感,不是利用完了就扔的那种。

综上,武松被施恩利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中了张都监的计谋,是对方抓住了武松想洗白的心理,让他心甘情愿的上当。
如果武松不是发配孟州,也没有卷入黑道儿纷争,他的命运还会不会这么坎坷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后来武松再次刺配时,明明刚挨了一顿板子,脊背受伤不能吃发物,可施恩为什么却送他两只烧鹅呢?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