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上海小区里毒蛇咬人!初步判断来了!上海为何只有13家机构有血清
前程似锦

惊魂!上海七旬老人小区散步竟被毒蛇咬伤,抗蛇毒血清储备引热议

近日,一则令人胆战心惊的消息在上海炸开了锅:宝山区一位七旬老人在小区绿地散步时,不慎被毒蛇咬伤!这一事件瞬间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毕竟小区本应是安全舒适的居住场所,如今却成了毒蛇出没的“危险地带”。

小区惊魂:毒蛇突袭老人

包女士居住的宝山区动迁房小区,绿化率高,低矮灌木丛覆盖广,林荫小道成了居民日常散步锻炼的好去处。6月16日晚上9时,包女士和75岁的母亲一前一后走在22号楼前绿化带的小径上,周边照明昏暗,她们只能打开手机手电筒照明。突然,走在前面的母亲惊叫一声,原来被一条1厘米粗、20厘米长的蛇咬伤了左脚脚背,有两个明显的齿痕,很快整个脚掌就肿胀起来。

包女士心急如焚,立即缠紧母亲的脚踝,开始查找能有效治疗的医院。她翻阅报道得知上海有储备抗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龙华医院储备类型最多,但赶过去要50分钟,她担心来不及。拨打120咨询时,接线人员竟不知哪里有毒蛇血清,只能帮忙送到最近的医院。她又拨打附近几家医院电话,要么没打通,要么因无法确定毒蛇品种无法保证治疗有效性。最终,包女士决定直接前往龙华医院,途中母亲痛感蔓延到整条腿。好在毒性不强,各项指标正常,医生因无法确认毒蛇品种,给打了针对混合毒的“抗蝮蛇毒”血清。

包女士心有余悸地说:“这条小径紧挨着非机动车车库出入口,走两步就是机动车停车位,不远处还有儿童游乐区,平时经常走,实在想不到会有毒蛇出现。”

物业应对:排查与求助并行

小区物业的陈经理表示,会在包女士遇到毒蛇的范围内设置提醒告示牌,并在周围排查毒蛇是否还在活动。但他坦言,从未遇到过小区内出现毒蛇的情况,也没有应对经验,担心处理过程中二次受伤。为此,他向房管部门汇报了情况,同时咨询绿化市容部门寻求指导。

6月19日,宝山区绿化办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初步判断可能为居民家养蛇。已指导在附近区域放置驱蛇丸,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人员进行消杀、放置隔离带,并在小区各楼道张贴提示,提醒业主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在草丛密集的小路行走,后续物业将安排人员加强巡逻宣传。

血清之困:为何仅13家机构有储备?

这一事件让不少上海网友热议,大家希望这份血清储备清单不仅老百姓知道,120急救人员也应熟悉,更希望本市能加大抗蛇毒血清的覆盖数量。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立夏(5月5日)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收治毒蛇咬伤或疑似蛇咬伤14例;2024年,龙华医院急诊收治上海和周边省市蛇伤88例,收治住院30人;近10年以来,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收治蛇伤病例近400例。总体而言,上海地区的蛇咬伤事件并不算频繁。

目前,各大医院提供的蛇毒血清来自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全国唯一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商,能生产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以及抗银环蛇毒血清。但较全国看,上海每年被毒蛇咬伤的病例比较少,一年在100例上下。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专家黄雷表示,不仅仅是上海,许多城市的储备抗蛇毒血清医疗机构数量都处于类似水平,这有很多现实成因:一支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周期最快也要9个月左右,存放有效期仅为2 - 3年;毒蛇咬伤的发生概率低,以西南某大城市一家三甲医院为例,一年数百万门诊量、5000张床位的规模下,每年仅存放4类抗蛇毒血清各4支,过去两年仅使用过2支,大规模储备蛇毒血清可能会导致过期浪费。

不过,也有学者调研指出,即使是在蛇伤高发的省份,很多居民点离血清配置点的车程都超过了2个小时,而且针对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培训较少,存在对蛇咬伤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

总结与提醒:安全防范不可松懈

总的来说,上海毒蛇咬伤的情况相当少见,因此配备抗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数量自然有限。但一旦发生这样的意外,就医过程一定要引起重视。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夏季是蛇类出没的高峰期,在小区或户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开草丛密集、照明昏暗的地方。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对蛇咬伤的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抗蛇毒血清的储备和调配机制,让市民在遇到危险时能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治。

最后,再次为大家列出上海目前备有抗蛇毒血清的13家医疗机构名单,务必转发收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交大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交大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奉贤区金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亭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