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各省份2025年预算调整方案相继公布,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截至2025年6月17日,已有广东、浙江、河北、四川、福建、重庆、云南、湖南、广西、山东、河南、海南12个省份披露了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计共29669亿元。
从目前披露的新增规模来看,居前三的分别是广东省(含深圳)5686亿元、浙江省(含宁波)3788亿元和山东(不含青岛)3471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合计26224亿元(含置换隐债专项债)。
经济大省挑大梁,广东、浙江、山东、福建、四川等大省新增专项债债务限额居前,分别为5366亿元、3463亿元、3321亿元、2475亿元、2266亿元。

多省专项债投向领域,明确覆盖支付拖欠款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2025年省本级财政专项预算调整方案显示,调增额度后,全年专项债务额度955亿元。
包含用于项目建设的230亿元、用于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356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的369亿元。
湖南省2025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中,调增额度后有415亿元专项债券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200亿元额度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
6月11日,广西2025年预算调整方案出炉,根据最新的预算安排,第二批新增债务限额为495亿元。
其中,专项债限额365亿元,全部转贷市县,主要安排用于项目建设、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等。
其实,专项债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早有先例,彼时,普遍观点认为专项债券用于“清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间接支持地方政府“清欠”。
自2024年开始,财政部明确连续五年,每年安排专项债券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用于支持地方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等。
过去一年,多地曾披露专项债券参与支持地方清理拖欠款。
据企业预警通显示,宜阳县2024年预算调整方案就曾披露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10300万元。

大同市,更是早在2023年就已施行通过专项债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此外,除了支付拖欠款,土地储备也是本次预算调整方案中专项债投向的新动态。
5月27日,根据福建2025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2025年第二批新增专项债债务限额为657亿元。
其中,安排市、区(县)627亿元,重点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土地储备等领域。
据企业预警通最新数据梳理,截至2025 年6月17日,今年土储专项债新发规模已达1282.85亿元,涉及564个项目、28只专项债,在今年新发行专项债资金用途中,“土地储备”占比达 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