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和贵阳,都是云贵高原上的省会城市,昆明因为旅游业,出名得比较早,因此,沉淀下来的全国各地的粉丝,还是很多的,所以在旅游方面,知名度一度全国领先。
贵阳近几年的崛起速度还是很快的,从贵州旅游知名度打出去之后,贵阳的网红地标、城市界面等频频刷屏社交媒体,再加上贵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很快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速、高铁交通网络日益发达,来贵阳避暑旅游、自驾游的游客也迅猛增长。
近几年,在一些旅游指标上,比如旅游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等方面,贵州超越了云南传统旅游大省的地位,一跃成为全国第一。

昆明和贵阳,分别属于这两个旅游大省的省会城市,至于是否被高估或低估,可以从城市交通区位、自然条件、增长空间以及未来定位来对比:
交通区位上,昆明地处西南边陲,昆明以西180度范围内,国内没有更大的同等数量级的省会城市,与昆明毗邻。
而贵阳位于西南腹地交通枢纽,北上成渝,西控川滇,南下两广,东进湖楚,堪称西南“小郑州”。

因此,在交通区位上,贵阳是和可以和重庆相提并论的,处于交通枢纽,而昆明的交通则没那么多相邻优势。
在旅游和人气方面,贵阳高铁四通八达,距离中原和两广消费市场又天然更近,可以这么说,从两广、江浙沪等地自驾或坐高铁来云贵川游玩的人,只要是准备进入云南的人,贵州是他们的最便捷路线的必经之途。

实话实说,城市建设和城建封面上,昆明近10年的变化,就不像贵阳那么大,贵阳随便一个CBD,比如花果园、金融城,拉出来都是一线城市即视感,而昆明的东风广场、巫家坝等,热度和高楼指数,和贵阳的城市封面,就没法相提并论,这也许是让人觉得昆明被高估、贵阳被低估的原因。

从宜居属性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来看,昆明和贵阳大同小异,夏季气温普遍不高,在云贵地区,很多居家住户,夏季都还没养成用空调的习惯,大多在一些商场写字楼、办公楼里面用得比较多,居民家庭使用空调并不普遍,因为夏季只要在室内通风处,在阴凉底下,就能感受到凉爽的体感。
冬季来看,昆明比较干燥,紫外线强,气温稍高,贵阳相对湿润一些,气温略低,但也低不到哪里去,总体而言,两座城市的气候条件都比较温和,少有极端天气。
地质稳定方面,贵阳没有处于主要的地震带上,这一点对于昆明而言,是巨大的优势。
毕竟,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作为宜居的减分项,权重还是很高的,甚至有的人选择城市定居的时候,有没有地震,是一票否决,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谁都不敢拿全家老小的性命作赌注。

从增长空间和未来的定位来看,昆明和贵阳的增长,都极大有赖于省内人口向省会迁移的规模和速度,这一点上,贵阳的增长空间是要稍微比昆明更大一些的。
一是因为贵州省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因为贵阳城市建设起步崛起比较晚,目前仍处于房价洼地。
贵阳就像一坨还没有吸饱水的海绵,对于省内人口的虹吸力是很大的,加之贵州当前的“强省会”战略,未来增长空间,显然要比房价更高的昆明更有优势。

定位上,贵阳的定位,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而昆明的定位,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贵阳的定位侧重于国内和西南,可预期性和稳定性更值得期待一些。
昆明的定位侧重于国际和海外,虽然空间前景更大,但也充满着不确定的因素,可预期性不及国内板块。
因此,两座城市的定位也是有所差别的。
综上所述,昆明和贵阳,其实并不存在哪里被高估或哪里被低估,只不过侧重面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