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北齐宫廷里,皇帝亲手扒掉宠妃衣服,命她赤身卧于堂前,大臣排队付钱围观。
这个令人震惊的荒唐场面,竟还被诗人写入成语“玉体横陈”。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北齐后主与冯小怜
北齐第五任皇帝高纬,自小娇养,登基没几年就活成了“无愁天子”。
不管军情战报,也不问朝纲国策,白日打球夜里饮酒,沉迷女色到几乎不理政务。
有名将劝谏一句,转头便是斩首。
杀掉斛律光后,北齐军中人人自危;贬走兰陵王后,边防彻底松动。
高纬反倒轻松了,每日与宦官、乐工、宫女成群饮宴,还专设伶人府、珠宝监,全为一人——冯小怜。

冯小怜出身低微,原本只是皇后穆邪利的贴身侍女。
宫中本来美人无数,但她偏凭一手琵琶赢得宠幸。那日宴会,她拨弦抚曲,惊艳满席。
高纬盯了她一眼没移开,第二天就把人从后宫拎走,册封为淑妃。
从此开始十年专宠,彻底压倒后宫其他人。
宠爱没边界。高纬给她造七宝车,嵌金贴玉连车轱辘都镀银。
她出行队伍常有百人相随,连身边侍女都封郡君。

宫内新建“怜妃苑”,专人伺候吃穿用度。
夜里饮宴,她坐金榻,高纬站在下首伺酒斟茶,不顾尊卑,只为讨她一笑。
他曾许诺“生死一处”,又在朝会上宣布:冯淑妃可议国事。
言出如风,谁敢驳?冯小怜甚至插手选官,朝堂风气一天比一天浮滑。
冯小怜也明白自己的地位靠什么。她每日梳妆六次,香粉入盒分十二色,衣裙春夏秋冬不重样。
只要高纬一说“看着不高兴”,她立刻换装再出。

日常十余次更衣,堪比上朝频率。
这种宠爱,是从金银堆出来的,也是从大臣身上碾出来的。
宫里流传一句话:谁见冯小怜多一眼,升官快;谁不献珠宝进贡,贬职慢。
宠爱没停下,理智却早已让位给疯狂。

“玉体横陈”事件
这一天高纬突发奇想,要把冯小怜“美色共享”,说得好听,实际就是一场变相的羞辱剧。
命令一下,正殿腾空,朝臣必须按位入座,一场荒唐大戏正式登场。
冯小怜照令脱去衣服,只披薄纱一层,随后被摆在白狐皮案上。
高纬亲自布置姿势,要求她侧卧、伸臂、转眸,尽显娇态。

屏风后点着宫灯,光线精准照到她身上。
最离谱的,是这场展示还设“门票”。每名大臣需交千金,换取一盏香时的观看权。
金银由宦官收,牌号一一编号,大臣们排队等着被“准入”,一些人低头不语,袖遮半脸;也有人咬牙瞟一眼便快步离开,没人敢不来。
缺席就是抗旨,观赏就是入局,全被困在皇帝布的局中。
朝堂名义未废,实则成了赏玩之地。
高纬站在幕后,嘴角带笑,逐一看他们的反应,谁看得专注,赐锦缎珠帘;谁表情尴尬,训斥外加扣俸。

冯小怜如物品般摆在前台,连她自己都神情僵直,但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这场“玉体横陈”的荒诞闹剧,被宫人记录在《北史》与《资治通鉴》中。
几代人之后,诗人李商隐写下一句:“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后人读到,只觉不寒而栗。
这个成语就从这个夜晚诞生,代表的不只是女色,也是君王无度的极限。

事后,京城一度传遍“千金一观”的冷笑话,可没人笑得出来,大家都知道这场闹剧背后,是北齐的命门。
朝中老臣陆续辞职、将士心灰意冷。外敌北周正步步南压,而北齐皇帝却忙着炫宠炫人。
荒唐到了顶点,国运就离崩塌不远了。

亡国前夕的荒唐
宫中还在摆香案设宴,城外战鼓已响到深夜。
北周武帝宇文邕挥军南下,进攻晋州,派出急使连夜送信至邺城。
信送到宫门,却被高阿那肱扣下,理由是:“皇帝正在饮宴,何必扫兴。”
晋阳告急,一句“无关紧要”把城门给断了援。

高纬直到傍晚,才知道北周攻城成功,但他没立刻调兵,更没召见将军,只拉着冯小怜出宫狩猎。
野营帐里,他抱着琵琶要她弹曲,一曲未终,外头将领已跪在地上催军备战。
冯小怜出行穿锦靴、戴金钗,光梳妆就要半个时辰。
偏偏高纬等得起。他命将士暂缓攻地道,必须等“淑妃装束整齐”再下令进攻。
士兵窝在土坑里冻得发抖,只为等妃子登场。
妃子一到,桥塌了。
木桥因匆忙修建根基不稳,冯小怜才刚踏入桥面,脚下咯吱一声,大段结构垮塌。

她惊慌倒地,群臣争抢搀扶,攻城又被耽搁一整天。
这一耽搁,北周城墙补上缺口,原本可以一鼓作气的进攻彻底失败。
士兵怨声载道,前线将军上表要求收回指挥权,但奏章刚送进邺宫,被宦官直接烧毁。
高纬仍在后宫弹琵琶,冯小怜则在镜前抚妆修眉。

577年,北周大军直捣邺城,城破之前,高纬传位给年仅七岁的儿子高恒,随后乔装逃走。
临走之时,他还命人将冯小怜的随身珠宝,一件件打包,装了整整三箱。
他没有逃远,在河北被俘。
北齐皇室彻底瓦解。十余年宠爱,换来一个空壳王朝。冯小怜还在宫车中不知城已陷,等她下车时,围墙已换旗帜。

冯小怜的结局:转赠、争宠与自杀
城破后,北齐宫人、宗室被北周收编。
冯小怜因为容貌依旧,被直接赐给北周代王宇文达。从“左皇后”变成“俘虏妾”,仅隔一场战役。
宇文达对她宠爱有加,安排住进王府后院,但这份宠爱引起王妃李氏的不满。
宫人记载,李氏屡次设宴羞辱冯小怜,甚至暗中下药,想让她毁容。

冯小怜靠机警避过几次陷害,但她身边再无保护伞。
宇文达病逝后,她被赏赐给另一人——李询。这个名字,她记了很久,因为李询的妹妹,曾被高纬强纳入宫中,不久死去,外界传言与冯小怜有关。
这回仇人上门,局面彻底逆转。
李询之母不忘旧怨,逼冯小怜穿粗布衣,舂米劳作,每日三次下跪,口喊“认错”。衣食不继,脚上常年冻疮破裂,无人照顾。
冯小怜曾试图逃出府邸,被抓回时披头散发,身上鞭痕斑斑。
她一度绝食五日,后来被强行灌粥。再之后,她不说话了,常对着墙角一坐就是一夜。
最终,她服药自尽。没有墓碑,没人收尸。

被记录下的,只是一行短短小字:“宇文达旧妾,自杀。”
大多数记载称她是“红颜祸水”,更有“亡国之妃”的恶名。
有人也提出不同的声音。她不过出身侍女,被推上权力巅峰,又被扔进泥沼深渊,一切皆非出自本意。
高纬荒唐,她只是陪演的一枚棋子。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详细记述“玉体横陈”背景、北周灭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