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前脚对采购中国战机进行可行性评估,后脚就斥资100亿购入土耳其 “可汗” 战机,这是为什么?
上月末至本月初,印尼本土舆论场曾因歼 - 10CE 战斗机掀起热潮。印尼国防部副部长达凡托公开盛赞歼-10CE这款中国战机,坊间更盛传印尼将在6 月11日开幕的 “印尼国防展”上正式宣布舍弃法国 “阵风”。众人屏息期待这场 “官宣”,甚至已开始推演歼 - 10CE 入列印尼空军的战术配置,没想到却迎来一个大反转。
歼 - 10实力背书获印尼初期青睐
认识歼 - 10的人大多先被其气动布局吸引,但真正打动客户的是实战能力与体系支撑。
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萨西尔・沙姆沙德・米尔扎就盛赞道:“使用中国设备的舒适感,不仅来自装备本身,更源于培训体系、协同作战生态的完整性。”
这种 “硬实力 + 软服务” 的组合拳,在印巴冲突中也得到验证 。印尼国民军发言人克里斯托梅·西安图里观察到:“中国未参与任何地区冲突,却在印巴实战中证明了尖端技术,这比美国武器的‘实战履历’更具说服力。”

从技术指标看,歼 - 10CE 作为三代半改进型战机,近距耦合鸭式布局赋予其瞬时盘旋优势,全权限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实现 “操控即响应”,有源相控阵雷达与霹雳 - 15 导弹的组合构建起超视距打击网络。
更关键的是,中国军贸从不附加 “使用限制条款”。 正如克里斯托梅·西安图里强调的:“中国尊重各国自主建军权,而美国武器的每一次出动都可能被远程‘遥控’。”
大逆转:印尼的 “五代机执念”
11 日展会开幕当天,印尼抛出的 “王炸” 却让所有人错愕,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亲自站台,与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签署 48 架 “可汗”(Kaan)战机采购协议,预计合同金额超百亿美元。

这不仅创下土耳其军贸史上最大单笔订单,更成为 F-35 之外全球最大规模的五代机出口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虽未到场,却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这是伊斯兰国家军工合作的里程碑。”
这场逆转的深层逻辑,要从印尼的 “航空工业野心” 说起。
此前印尼深度参与韩国 KF-21 项目,却因技术分享分歧不欢而散 。印尼要求获得飞控代码、气动参数等核心数据,韩国却将其视为 “出资方” 而非 “合作方”,甚至在 2024 年指控印尼工程师 “窃取资料”。

这场闹剧暴露了印尼的真实诉求:他们不仅要买装备,更要掌握 “造装备” 的能力。
土耳其 “可汗” 方案恰好击中印尼这一痛点。第一该项目尚处原型机阶段,正需联合研发伙伴分摊成本;第二土方承诺开放生产线,允许印尼本土组装;第三其打出 “伊斯兰国家技术共享” 的情感牌。
对印尼而言,“可汗” 的吸引力在于“五代机”、“重型平台”、“可转让技术”这三点。
尽管该机 01 号原型机从 2024 年 2 月首飞至今仅升空两次,且被曝因结构缺陷回炉重造,但印尼仍愿押注这场 “豪赌”。
“可汗” 的技术风险与印尼的战略投机
拆解 “可汗” 的技术底牌,不难发现其 “纸老虎” 本质:
动力系统:计划搭载的 TF-35000 发动机尚处图纸阶段,目前只能用美国 F-110 三代发动机 “凑数”,推力不足且面临断供风险。
航电整合:英国 BAE 公司参与设计的飞控系统,连英国自己的六代机项目都问题频出;所谓 “自主研发” 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实际是拼凑多国零部件的 “组装货”。
隐身设计:从整体来看,飞机在雷达上的 “身影” 比真正的五代机要大得多,隐身效果差不少。

但印尼似乎对这些风险视而不见。该国国防部内部文件显示,选择 “可汗” 的核心逻辑是 “声望优先于实用”。
作为东南亚首个装备 “五代机” 的国家(尽管是组装),其政治象征意义远超军事价值。更何况土耳其承诺 “无条件退款”,看似为印尼上了 “保险”。
实则是典型的营销话术:一旦项目延期,退款条款只会引发漫长法律纠纷。

中国军贸的 “务实路线” 与印尼的战略误判
对比之下,歼 - 10CE 的 “劣势” 恰恰在于 “太实在”。
中国军贸强调 “成熟技术出口”,不会为迎合短期需求承诺 “跨越式技术转让”。歼 - 10CE 作为三代半战机,虽在性价比、体系兼容性上占优,却无法满足印尼 “一步到位搞五代机” 的虚荣心。
这种需求错位,本质是印尼对自身工业基础的误判,该国连三代机大修能力都不完善,却急于跳过技术积累阶段,直接挑战五代机总装。

另外,印尼在 “可汗” 签约现场特意强调 “不排除未来采购歼 - 10CE 作为补充”。这种暧昧态度,既暴露了对 “可汗” 项目的底气不足,也折射出东南亚国家“多头下注”典型心态。
但军事装备采购不同于商品消费,体系兼容性、后勤维护链一旦选定便难以更改,印尼这种 “既要五代机牌面,又想保留备选方案” 的投机心理,最终可能导致军费浪费与战力断层。
印尼选择 “可汗” 而非歼 - 10CE,表面是装备性能之争,实则是军贸合作模式的博弈 ,土耳其用 “技术画饼” 换取订单,中国则坚持 “成熟可靠 + 自主主权” 的务实路线。

这场交易的讽刺之处在于:印尼为追求 “自主研发” 而选择依赖多国技术拼凑的 “可汗”,却对真正实现完全自主化的歼 - 10CE 心存疑虑。
未来十年,当 “可汗” 项目因技术瓶颈屡屡延期时,或许印尼才会意识到:军事实力的跃升没有捷径,而中国军贸 “不忽悠、不画饼” 的诚意,恰恰是最珍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