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刚挂断以色列电话,伊朗强援已到,中俄召集8国出手,雅法市爆炸
青史难废

导弹呼啸划破夜空,伊朗和以色列这次真刀真枪的对抗,瞬间吸引全世界屏息注视。


然而,就在以方占尽优势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突然公开提出条件,表示愿意暂停军事打击。


也就是几乎同一时刻,中俄召集八国发表声明,伊朗眼看强援已到,立马将炮口对准了以色列首都雅法,随着雅法响起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伊以冲突再次进入新的高潮。


那么,率先发动袭击的以色列,为何突然表示愿意停火?面对内塔尼亚胡提出的条件,中俄等8国又做出了什么决定?


硝烟下的政治戏码?

伊朗的袭击声势浩大,但更像是一种姿态,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表现出色,拦截了大部分远程威胁,实际损失很小。


两方打的热火朝天,大家最怕的是火势蔓延,都在冲着以色列喊话降温,美国不想被拖进泥潭,欧洲更是急得团团转,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劝和。


而就在这时内塔尼亚胡却突然表示,只要伊朗愿意接受美方的条件,和美方达成核协议,以色列愿意停止打击伊朗。这是打的什么算盘?曾经美国都劝不动,如今怎么突然就想要停战了?


其实他只是需要一个体面的台阶下,毕竟支援自己的国家已经轮番打电话,如果以色列还是固执己见,免不了之后会被世界孤立,所以,以色列放出这种话的,完全是一次高压下的缓和。


就在以色列感受着被国际舆论“烤问”的滋味时,东方的力量正悄然介入,面对中东战乱,中国和俄罗斯没有坐视不理,两边高层轮番致电,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局势需要降温。


接着,中国和俄罗斯拉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八个成员国,直接发出了一份联合声明,这份声明措辞严厉,批评了以色列的行动。

这一连串动作表明,伊朗并非单打独斗,对内外交困的伊朗来说,这份外部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极大地缓解了它在冲突中的外交被动局面,也同时向美国和以色列划下了一条线:想对伊朗动单边手,得掂量掂量各方力量的反应。

费解的外交操作

尽管危机时刻有人伸出援手,但回过头看伊朗这些年的外交牌,着实让人看不懂,像极了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烂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色列在中东东敲西打,收拾伊朗的盟友——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和也门胡塞武装——德黑兰的表现总是小心翼翼,缺乏实质性的行动支持,多数时候就只剩口头谴责,眼睁睁看着伙伴受难,自己却按兵不动。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伊朗似乎在处理与潜在“主心骨”国家的关系上也常常跑偏,有传闻它对中国提出过一些让人费解的石油条件,而在俄乌冲突的微妙局势中,它又时不时冒出批评俄罗斯的调子。

一方面削尖脑袋想跟美国搭上话,甚至姿态有些低,另一方面却在关键问题上,跟愿意伸出援手的伙伴国家制造摩擦,这种两边不讨好的玩法,非但没能换来西方的半点善意,反而可能疏远了真正能依靠的朋友,给美国提供了重拾极限施压的借口。


而对于这场突然爆发的危机,反应对比最强烈莫过于也门的胡塞武装和印度。

胡塞武装过去处境艰难时,伊朗公开的支持相对有限,然而,当伊朗自己成了对外冲突的风口浪尖时,胡塞武装竟然挺身而出,朝着以色列本土目标包括雅法发射导弹。这姿态,简直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据说还声称是与伊朗联手行动。


再看一些人嘴里的伊朗“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印度。在上海合作组织专门讨论谴责以色列的联合声明会议上,印度却表现得极为低调,甚至有说法它根本没参加。

为什么?

其实不外乎利益牵连,印度部分武器就是进口自以色列的,其次印度怕得罪美国。所以就当下发生的事情,伊朗实在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一直以来,是不是完全敌我不分?


想尽了办法去巴结那些靠不住的国家,却对真正愿意帮助自己的国家变着法捅刀,如果伊朗再不改变自己的错误,那么这个国家,恐怕还会继续多灾多难,看来在利益的天平面前,“全天候”似乎也有晴雨表。

战略清醒?

但国际关系哪有什么永远的朋友或敌人?


那些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表明立场的国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才能赢得尊重。如果总是在复杂的国际棋局中分不清谁是真朋友、谁是泛泛之交,甚至把力气和善意用错了地方,伤了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人,那将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这场风波,或许正是给伊朗的一次疼痛的清醒剂。学会辨别真正的盟友与靠不住的逢迎者,理解国际关系中利益与情义的复杂交织,直接决定着它未来能否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及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未来如何落子,取决于能否真正看懂这张复杂的大棋盘。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