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当你不开心,毛孩子能感受到吗?研究证实:狗对人类的哭泣声敏感
人工智能学家

本文来源:生物谷

撰文:DD

编辑:lcc

当你不开心,毛孩子们能感受到吗?研究证实:狗狗对人类的哭泣声敏感,能迅速察觉并产生共鸣;猫咪也会依据人类的情绪变化来调整行为


如今,在很多养宠物的人心中,毛孩子们早已不只是陪伴的小动物,更像是理解我们、给予温暖、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想必很多人都曾在社交媒体上被这样的画面触动心灵:当主人独自在房间偷偷抹眼泪时,正在别处玩耍的狗狗像是感受到了什么,丢下玩具,跑进房间,用它湿漉漉的小鼻子轻嗅着主人的脸,还急切地舔舐主人的手臂;或者当主人坐在沙发上悲伤流泪时,猫咪悄悄地跳到主人腿上,用脑袋蹭蹭主人的手,同时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主人。这些温馨又略带治愈的瞬间,是否让你相信,我们的毛孩子是真的能读懂我们的情绪呢?


其实,这背后涉及一个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跨物种的情感共鸣,也就是情绪感染!


它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能否能感知并匹配彼此的情绪状态。而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的,就是两项聚焦于宠物狗、宠物猪、宠物猫面对人类情绪反应的科学研究,这些小动物是否真的能get到我们的情绪?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奥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验设计


过去研究已证实,狗能识别人类哭声并出现应激反应,如心跳加速、压力激素上升等。但这是否源于万年驯化塑造的“共情超能力”?


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团队搬出2个实验对象——来自匈牙利及其他多个国家(哥伦比亚、以色列、墨西哥、西班牙、瑞士、美国)的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30 只成年家养宠物狗和 22 头成年家养宠物猪。


这时,是不是有小伙伴好奇:为何要选猪做实验对象呢?


其实,选择猪猪并非偶然,理由有三:

1. 同为高智商社会性动物,猪群内已证实存在情绪传染;

2. 现代宠物猪数量激增;

3. 关键差异:猪的驯化以肉用为目的,缺乏与人协作的基因筛选


“如果仅靠声音的普适性就能触发情绪传染,那猪和狗应对人类哭声的反应应该相似。”论文第一作者Fanni Lehoczki解释道,“但若协作驯化才是关键,那么只有宠物狗才会「共情」。”


实验流程是通过研究者线上指导的方法,让宠物主人在自己家中对宠物进行行为测试。实验主要对比两种声⾳刺激:一种是高唤醒度、负性情绪的人类非言语声⾳(哭泣),另一种是低唤醒度、情绪中性偏正向的人类非言语声⾳(哼唱)。在正式测试前,主人需提前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布置测试房间、调试声⾳播放设备与音量、安置摄像头以记录宠物行为等。测试时,主人先将宠物引入房间,待宠物对房间环境稍作熟悉后,开始播放相应声⾳刺激,并全程记录下宠物的反应,以便后续深入分析。


图1:播放测试的房间设置示意图。其中布置为:摄像头与扬声器位于同一位置,主人必须坐在离扬声器至少1. 5米远的地方,将一个塑料容器(例如宠物的食盆作为吸引器)放在椅子旁边,至少相距1 m,宠物可以在房间里自由移动,而摄像机记录了它对声音的真实反应。


01. 宠物狗的表现


首先,狗狗的表现基本符合我们以往的认知与经验,它们对代表悲伤的哭泣声更为敏感,能够迅速察觉并产生共鸣。


从行为上看,狗狗的应激行为频率显著增加,像频繁舔舐嘴巴、伸懒腰、打哈欠、抓挠身体、抖动身体、抬起爪子等一系列表示焦虑不安的小动作变多了。而且,狗狗的发声行为也变得更加频繁,主要表现为呜咽、吠叫和低吼等,这些声音通常与它们的负面情绪紧密相连。与此同时,狗狗对主人的注意力更是高度集中,会更多次地看向主人,甚至倾向于主动与主人进行身体接触,比如靠近主人、用脑袋蹭主人等,仿佛在寻求安慰或试图给予安慰。


图2:(上方左图)两种宠物和刺激类型对压力行为频率的交互作用效果;(上方右图)两种宠物和刺激类型对朝向主人行为频率的交互作用效果;(下方左图)两种宠物和刺激类型对发声频率的交互作用效果;(下方右图)两种宠物和刺激类型对静止行为频率的交互作用效果


研究者表示,宠物狗对于人类的情感共鸣或归功于其在长期驯化过程中,被人类有意无意地筛选出了善于理解人类情绪的个体。毕竟,狗狗数千年来一直与人类并肩生活、协同工作,从最初的狩猎助手到如今的家庭伙伴,它们在一次次与人类的互动中,逐渐学会了捕捉人类的情绪信号,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身行为,以此来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环境,获得我们的关爱与庇护。


02. 宠物猪的表现


如果说宠物狗的表现是在我们的意料之内,那猪猪们的表现就可谓是有些出乎意料了——面对哭泣声,它们的应激行为和发声行为并无显著变化。相反,当播放情绪相对平和的哼唱歌声时,宠物猪却表现出了更多应激反应,例如耳朵摆动、咀嚼动作增多,而且哼叫声、偶尔的尖叫声此起彼伏,看上去似乎更加焦虑不安。这种对比鲜明的反应模式,初步表明宠物狗和宠物猪在感知人类情绪声⾳时有着不同的内在机制与逻辑。


不过,猪猪们也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当它们听到哼唱时,会更频繁地将目光投向主人,似乎在向主人传递某种信息或寻求帮助。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哼唱声对猪猪来说是一种较为陌生、难以解读的声⾳信号,身处陌生环境听到不明声⾳,它们的应激反应自然会被激发。相比之下,哭泣声虽然情绪强烈,但由于其声⾳结构在动物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或许猪猪们潜意识里能识别出这是一种表达痛苦或不适的信号,从而不会过度紧张。


说完了宠物狗和宠物猪,接下来不得不说下大家关心的猫咪了!


03. 宠物猫会根据人的情绪改变行为


2021年,一项发表在Front Vet Sci上的文章就对宠物猫进行了一番实验,研究者通过让志愿者在特定条件下与猫咪互动,以及在家庭环境中自然地观察猫咪与主人的日常互动,来探究猫咪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身体语言、发声频率以及与主人的互动方式等。


实验结果显示:猫咪不光能感知到人类的情绪变化,并会以此为依据,来调整它们的行为方式。比如,当猫咪察觉到主人情绪低落时,它们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亲昵行为,如在主人身边徘徊、用身体蹭主人的手或者发出呼噜声,以示安慰。



小结


综上,以上两项研究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宠物与人类之间情感交流的奇妙与复杂。可以发现,这世上,爱的接收器是千姿百态的!你的毛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却或多或少能读懂你的表情、感知你的情绪,并且被你的情绪所影响。


也正如研究者所述:此类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动物们能否成为人类的完美共情者,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解读它们的语言。当人类试着蹲下来理解宠物的情绪时,才形成了真正的情感联结~


参考文献:

1. Family pigs’ and dogs’ reactions to human emotional vocalizations:a citizen science study

https://doi.org/10.1016/j.anbehav.2024.05.011

2. The Mechanic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ats and Their Owners

DOI: 10.3389/fvets.2021.650143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