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跟着世界文化遗产游洛阳,感受千年古都魅力
洛阳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探秘游

路线:

龙门石窟——丝绸之路(汉魏洛阳故城、隋唐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中国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含嘉仓、回洛仓)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断续营造400余年。现存大小编号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近80座……


历经1500多个春秋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宝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经历东周至北魏多个时代,初唐废止,作为都城长达600余年,其承载的历史风云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延续发展的格局,也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在今白马寺东,距偃师商城约10公里。它始建于周,曾称成周。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隋唐城定鼎门遗址


定鼎门是隋朝、唐朝时洛阳城的正南门,与同在中轴线上的应天门、明堂、天堂遥遥相望。


作为隋唐时期保存最好、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城门,城门外近代发掘出了唐代行人、车辆、骆驼等脚印遗迹,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同时定鼎门也见证了多个王朝的兴衰更迭和无数历史事件发生。定鼎门采用一门三道过梁式建筑结构,由墩台、隔墙和门道三部分组成,是一座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其间以城墙相连的宏大建筑群。


新安汉函谷关


汉代函谷关东指洛都、西望长安,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是都城洛阳西行丝绸之路的第一关,为“洛阳八关”之首。


这座汉代函谷关向北抵黄河,向南抵宜阳散关,像长城一样守卫在洛阳通往长安的古道上。


现在的汉函谷关是1923年由张钫出资重修的,主要包括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南关墙、北关墙等。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将隋炀帝大运河文化“搬”进了展厅,展现着隋唐大运河不凡的成绩与过往,按展厅依次游览,便可领略到千百年来运河沿岸的繁华与沉浮,了解大运河的兴衰与变迁,感受到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含嘉仓


含嘉仓位于隋唐洛阳城内,唐朝时取代回洛仓,成为大运河上最重要粮仓。仓城共有400余个仓窖。


唐玄宗时期,这里储存了583万石约7亿斤粮食,可供200万人一年食用。这里储粮占全唐朝官仓储量的将近一半,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回洛仓


回洛仓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洛阳周边设置的第二大粮仓,其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城内的皇室和百姓。考古发现,整个仓城内有东西成行、南北成列的的仓窑700多座。


回洛仓是隋代大运河沿线重要的粮仓,是隋唐大运河的实物例证之一,是隋唐时期中国南北漕运发达的见证。回洛仓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隋唐时期大型官仓的仓储制度及粮食储藏保管等,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点亮文末
让更多人看到吧!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图片来源:洛报集团、洛阳文旅公益图库

统 筹:张人杰

主 编:孙梦雅 责 编:裴真真

编 辑:文 博 校 审:思 梦

觉得好看,请点~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