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一天八杯水对身体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响应。
毋庸置疑的是,在此过程杯子就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杯子本身也就有了不同的追求。
或是为泡茶方便,或是只为买个好看,以至于家家户户的杯子五花八门。

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生活用品,竟也存在诸多潜在隐患,一个搞不好就是白开水进“毒水”出。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们又该怎样辨别“毒”杯子呢?

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
01
相信很多人的家中,都会有着形状各异的玻璃杯。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潜意识认为玻璃杯要比塑料杯,更具安全性一些。

但事实却不尽然,任何杯子的健康指数都和它的材质息息相关。
而很大程度上,其材质会和其价格相呼应,贵的杯子往往材质也会更好些。

所以说,当碰到廉价或免费赠送的玻璃杯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警惕。
万不能因为自身贪图便宜,而掉入“毒杯子”的陷阱,从而拿一家人的身体健康去做赌注。

真到那时的话,可就一切都悔时晚矣。
仔细回想,各自家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冰川杯”。

它们或是有颜色渐变,或是通体都是透明的,而唯一不变的就是,这类杯子的杯身设计和冰川一般晶莹剔透。
好似一下子得到了升华,让人对喝水有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便宜,所以用起来也就更不觉得心疼,使用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
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拉长,部分原本有颜色的冰川杯竟在悄无声息间发生变化,直到完全成为透明色。

很多时候,人们根本就注意不到它的前后差别,甚至会将其视为购买之初就是这般模样,丝毫没有引起自身的警觉性。

像这位网友只有看到了相关报道后,她才惊觉原来自己的杯子早已与往日大不相同,这不禁令人感到疑惑,难不成杯子还会掉色?
另外,“冰川杯”这样看似美丽的外表下,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潜在危害呢?

澎湃新闻2019年11月2日发布关于“用错水杯等于喝毒?玻璃杯、不锈钢杯、塑料杯,哪种杯子最安全?”的报道

02
冰川杯的价格往往就是几块钱,又或者凑单被商家免费赠送。
然而,即是意料之外又属意料之中的是,其价格低廉的背后,必定会是极其粗糙的制作工艺。

像这样的劣质彩色玻璃杯,往往是采用电镀上色的手法,赋予其看似赏心悦目的外衣。
简单来讲,就是在杯子的表面涂了一层带颜色的涂料,随后通过高温烘烤将其烘干成一层薄膜。

所以说,玻璃杯本身和其颜色并非一体,是完全分离的两个部分,一旦工艺出现瑕疵,那么其涂料就很容易随之脱落。
倘若只是在一段时间里喝冷水的话也便罢了,应该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后果。

但如果是长时间将其用于盛装热水,又或者碳酸饮料及含酸性的饮品,那么这些涂料势必会有脱落的风险。
而这个时候,涂料中的有毒物质也就和饮品自身融为一体,从而再被人们送到自己的身体里。

这就不得不提到涂料中的诸多重金属,例如铅、镍、铜等有害以及有毒的元素,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严重些甚至还会有致癌风险,而这就是那些不良商家的黑心之处。

他们的眼中只看得到一望无际的利益,不仅无视了自己的良知,更是毫不在意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诸如此类的“毒”杯子还有很多,像“大肚杯”、“水晶杯”。

尤其是水晶玻璃杯,看似来清澈透亮,可这根本就不是纯天然而成的。
部分厂商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会为其注入大量的铅元素。

虽说外观上符合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喜好,但却会对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铅元素对人体的危害可谓是巨大的。
情节较轻的话就是感到恶心、呕吐,而情节较重的则会出现四肢麻痹,又或者极大程度降低人体免疫力。

那么,人体免疫系统降低后,结果可想而知,各种各样的疾病都与随时沾染的风险,必定要成为一个妥妥的病秧子。
而这最起码还有命在,倘若当真有人就是格外的倒霉,再因此患上不可治愈的癌症,那可就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说国家也在一直严格把控,但无良商家可谓是无孔不入。
在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制度的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同样需要加强自身的分辨能力。

毕竟相较于妄想商家都坚守道德底线,反倒不如将自己的健康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更为妥当。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底应该怎样挑选合格的杯子呢?

澎湃新闻2024年7月19日发布关于“马上停止用这种玻璃杯、陶瓷杯,越便宜致癌物越多”的报道

03
首当其冲,就是要优先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特别是具备国家标准GB4806.5,或者行业标准QB/T4165的产品。
像那些价格低又没有生产厂家或者产品信息的“三无产品”,一定要注意提高警觉,坚决抵制此类产品的使用。

当然,某些网红直播间吹嘘的“大肚杯”,其材质大多逃不过PC,虽说并无毒性的危害,但却十分的不耐热。
只是用来喝冷水倒也无伤大雅,但倘若灌入热水便会在高温下释放双酚A,是一种很常见的分泌干扰物,具有类雌激素效应。

长时间接触会提高诱发卵巢癌、性早熟、白血病等,再严重些也会出现胎儿畸形的情况。
如此说并非危言耸听,也不是说塑料杯都具备风险。
反而是希望大家在购买此类杯子时,能够留心一下杯底的标识,了解其不同标识相对应的含义,从而将危害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人们所常用的保温杯,也需要格外注意,尽量不要用来装泡茶水、碳酸饮料、以及牛奶核中药等。
别看它们一次能够产生的毒性并不畏惧,但关键在于杯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太过频繁。

日积月累之下,要说没有任何影响,那必定是不可能的。
故而再次提醒诸位,购买杯子又或者是其他日常用品时,切记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华丽的外观又或者低廉的价格所蒙蔽。
光明网2021年12月15日发布关于“加入热水,倒出毒水!这些有害保温杯,也许你正在使用”的报道

澎湃新闻2024年6月30日发布关于“把白开水变‘毒水’!这几种水杯最好赶紧换掉!”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