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这种大型水面舰艇是现代海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级武器。
但说到底,它终究只是一个移动的海上航空作战基地,所以各国的航母从外观上来看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但有一个国家例外,它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是英国最先进的航母,同时也是世界上造型最为独特的航母,只要看上一眼,我们就能将它与其他国家的航母区分开来,因为这艘航母不仅有着笔直的飞行甲板,还有多达两座的舰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设计呢?

首先先来说飞行甲板。
纵观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航空母舰,无论是我国的山东号,还是法国的戴高乐号,又或是美国的福特号航母,它们的飞行甲板都是斜式的,也就是说它们的飞行甲板与船身都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唯有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飞行甲板是笔直的。老实说,伊丽莎白女王号笔直的甲板的确看起来是更加顺眼一些,但这么设计的初衷只是为了顺眼而已吗?当然不是。大多数航母的飞行甲板之所以采用斜式设计,是因为舰载机在降落时,要靠勾住拦阻索来进行减速降落。

这种降落方式存在着一个小问题,就是有时候飞机滑向甲板时会钩锁失败。
一旦没有勾住拦阻索,飞机就要继续向前滑行并重新起飞,此时,如果飞行甲板是笔直的,那么甲板的前方就必然存在着其它飞机,这些降落失败的飞机滑行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撞上甲板上的其它飞机,从而酿成严重事故。而把飞行甲板设计成斜式的,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伊丽莎白女王号之所以敢采用笔直的甲板,是因为这艘航母上搭载的固定翼飞机全部是F35B,这是一种拥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飞机,既然可以垂直降落在甲板上,自然就不会出现钩索失败的问题了。

接下来就该说说那两座舰岛了。
现代航母大多都是以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的,而燃气轮机工作时需要通过烟囱排出废气,而一个烟囱孤零零的竖立在甲板上肯定是很难看的,所以所有的航母都会将这个烟囱与舰岛结合在一起。而伊丽莎白女王号之所以有两个舰岛,就是因为它拥有两套燃气轮机作为动力来源。为什么人家都是一套就够用,它非要搞两套呢?都是因为在二战的时候被德国的潜艇给打怕了。

1941年11月14日,一艘德国U-81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的侧弦,爆炸撕开的口子导致海水涌入,几分钟就淹没了锅炉舱,于是这艘失去了动力的航母最终沉入了大海。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的教训,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就决定采用双动力系统,而且还要把两套系统的距离拉开,以保证当一套系统受损后,另一套系统依旧可以进行工作,从而避免悲剧重演。

因为两套动力系统相距太远,所以要是只建造一个舰岛的话,就必须要建造一个超长超大的,所以不如将其分开,建造两个舰岛。
当然,这种设计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原本航母的舰岛要肩负舰艇控制和起飞控制两项功能,分开之后,则变成了由前面的舰岛负责舰艇控制,而后面的舰岛负责舰载机的飞行控制,这样一来,协调性就会变差,需要更多的磨合与训练。而带来的好处就是,分开之后,两个舰岛各司其职,能够通过不同的设计分别强化各自的功能。